早报记者 栾晓娜
仅相隔两天,强度更大的台风“海葵”又逼近上海。昨天14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昨天下午的最新预测,“海葵”将于7日下半夜到8日中午在浙江中北部沿海(象山-温州之间)登陆,对上海的风雨影响将明显大于“苏拉”和“达维”。
自今天起,本市风力将增大到5-7级,而风雨影响最严重时段将出现在7日夜里到8日。上海将有可能位于“海葵”7级大风圈内,最大风力可达8-10级,长江口区和沿江沿海地区9-11级,上海市沿海海面和洋山港区阵风可达10-12级。
由于“海葵”带来的水汽充沛,降水效率高,预计7日至9日,本市过程雨量普遍可达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可能伴有雷电天气。此次台风预计将为上海带来100-250毫米的降水量。
上海中心气象台副台长姚建群强调,由于受到大气环流、海表温度、结构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海葵”的路径、强度以及对上海的风雨影响等方面都仍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海葵”加强为台风
昨天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称,今年第11号热带风暴“海葵”已于昨天17时在东海东南部海面加强为台风。昨天17时,其中心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方约41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预计“海葵”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转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逐渐向浙江东部一带沿海靠近,并将于7日晚上到8日上午在浙江舟山到温州一带沿海登陆。
受其影响,7-9日,苏皖中南部、上海、浙江、福建东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中东部和北部、江苏南部、上海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东海、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浙江东部及其沿海、杭州湾、长江口区、上海、江苏东南部及其沿海将有8-10级大风,部分海域或地区风力可达10-11级,“海葵”中心经过的附近风力有12-14级,阵风可达14-16级。
上海气象部门表示,目前“海葵”处于东环副高和大陆高压之间的弱环境场中,引导气流仍偏弱,“海葵”主要靠自身内力向偏西方向移动。从今天起,受大陆高压东移南落影响,“海葵”偏北分量加大。目前海表温度、海洋热容量和高空风切变有利于“海葵”继续加强,预计登陆时风力可达30-33米/秒(11-12级)。受“海葵”外围环流影响,本市风力逐渐加大,并将出现阵雨天气。随着“海葵”继续西北行,后期其本体将对本市带来明显的风雨影响。
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据分析,“海葵”具有五大特点:生成纬度偏高;移动速度变化快,刚生成时移动较快(约30公里/小时),5日起移动明显减慢,目前移速仅为15公里/小时;非对称结构明显,东侧、南侧云带发展强,北侧、西侧弱;环境条件复杂,目前副高处于减弱阶段,已出现分裂高压中心,同时高纬度有槽脊移动,对副高位置有显著影响,未来路径和强度存在不确定性;由于大陆高压东移,引导气流由偏东顺转为东南,登陆后有可能少动或向偏北方向移动,对本市的影响可能持续时间较长。
姚建群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海葵”的路径、强度、对上海影响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中高纬度槽脊移动与大陆高压及海上副高位置密切相关,如大陆高压与海上副高不叠加,对其引导气流仍以偏东风为主,不排除‘海葵’在浙江中南部登陆的可能。”姚建群分析说。
此外,由于“海葵”位置偏北,水汽补充不足,同时移速缓慢,造成冷海水上翻,其登陆时的强度还存在减弱可能。但是,如果“海葵”登陆后继续北上距本市较近,对本市的风雨影响仍较强。如果“海葵”的登陆地点在浙江南部,本市受其外围环流影响,风雨的影响程度将有所减小。但如果“海葵”登陆后移速缓慢,对上海的风雨影响持续时间也会比较长,累积效应也就比较明显。另外,“海葵”登陆前后的结构变化也将对本市的风雨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姚建群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气象实况资料与预报资料的分析,不断地对预报结论作出修正。
台风预警将适时升级
随着“海葵”的逼近,中央气象台已于昨日发布台风黄色警报,中国气象局于昨日9时签发应急响应命令,相关单位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按照职责分工和应急流程做好相关工作。
国家防总已于昨日启动Ⅲ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做好防御台风“海葵”的应对工作。另据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的风暴潮黄色警报:预计6日下午到7日下午,长江口到浙江温州一带沿海将出现50-120厘米的风暴增水。
昨日14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本市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并将视“海葵”的位置以及对本市风雨影响的预测,适时升级为台风黄色或橙色预警信号。此外,还计划于今天发布上海市台风警报,后期将视“海葵”位置及对本市的风雨影响情况,提出发布上海市台风紧急警报的建议。
目前,上海市气象局已利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电视、广播、移动电视、社区电子显示屏、微博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滚动发布信息,同时会配合市应急办、市防汛办做好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扩大信息覆盖面。
上海气象部门提醒,此次台风可能对本市交通安全、城市运行、农业生产、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请相关部门及单位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认识“海葵”
“海葵”的台风命名系第一次亮相。国际统一台风命名由14个国家提供140个名称,循环使用。当某个台风造成重大危害时,会被除名,由其名字提供国再命名替换。
“海葵”前身系中国命名的“龙王”,其2005年在福建登陆,造成15人死亡,370万人受灾。2006年“龙王”被除名,世界气象组织下属台风委员会在中国提交的“哪吒”、“海葵”、“水仙”、“麒麟”、“梧桐”5个备选台风名中选取了“海葵”。海葵是中国各地海滨常见的一种无脊椎动物,色艳似花朵,移动缓慢,寿命较长。
气象专家介绍,本次来袭的“海葵”,其实是“苏拉”留在西太平洋的尾巴发展而来,就在“苏拉”刚登陆一个小时后,“海葵”便开始生成编报了。
一致预测登陆地:台州
早报记者 仇锋平
台风“海葵”具体将在什么地方登陆?除国家海洋预报台预报,“海葵”将在宁波石浦登陆外,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4个国家和地区的气象机构一致预测,“海葵”将在台州登陆。浙江台州市气象局副局长陈宏义预计,“海葵”极可能成为近七年来首个登陆台州的台风,登陆时间约在8日凌晨。
8月3日8时,“海葵”在日本冲绳东偏南方约136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的高纬度地区生成,随后以20-30公里的时速快速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直扑浙江。它在生成之初,云团不规则、中心空虚、云系疏松,能力并不强。经过3天的演变,其先天缺陷被弥补,云团整合成型,形成了台风雏形。陈宏义表示,现在的“海葵”螺旋结构完整、规则,再加上海水温度比较高,源源不断地给其补充能量,目前来势汹汹。
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浙江台州的台风达到17个,平均3.3年登陆一次,占同期登陆浙江的台风总量的46%。其中,1997年的“温妮”和2004年的“云娜”给当地造成较大影响;台州的温岭、石塘地区则受灾较频,先后有6个台风登陆过。
昨日17时,“海葵”位于北纬27.3°、东经125.3°,最大风速12级(33m/s),中心气压970hPa。预计未来将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继续缓慢加强。浙江省气象台于昨日10时58分发布了台风黄色预警信号;昨日11时,浙江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由Ⅲ级提升为Ⅱ级。
“海葵”可能较长时间滞留华东
综合新华社电 台风“苏拉”、“达维”前脚刚走,今年第11号强热带风暴“海葵”即将接踵而至。在短短的7天左右时间内,“三台风”相继扑向我国华东沿海,是比较少见的。气象部门说,“海葵”目前移速慢,甚至少动,可能在华东地区的滞留时间较长,须加强防范。
据上海市气象局专家的分析,“海葵”具备一些明显的特点:首先是移动速度变化较大。刚生成时移动很快,约每小时30公里;5日起移动明显减慢,目前移速仅为每小时15公里。6日下午有一段时间,甚至不动、少动。
其次是结构的变化大。一开始,非对称结构明显,东侧、南侧的云带发展强,北侧、西侧比较弱。至6日傍晚,结构正在趋向对称,北侧、西侧云带的发展也在加强。
再次是环境条件复杂。目前副热带高压处于减弱阶段,高纬度地带又有槽脊移动,对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有显著影响。这些因素都使得“海葵”在未来路径和强度上存在不确定性。从目前的情况来判断,海表温度、海洋热容量和高空风切变都有利于“海葵”继续加强,预计登陆时风力可达11至12级,而且是在其“鼎盛期”登陆。
最后,“海葵”的影响持续时间可能较长。由于大陆高压东移,引导气流由偏东转为东南,“海葵”登陆后有可能少动或向偏北方向移动,在华东地区滞留的时间较长,浙江、江苏、上海等地部分地区的降雨估计会在3天左右。
上海市气象部门说,受“海葵”风雨的影响,预计上海沿海风暴潮增水70至140厘米,靠近杭州湾沿岸的奉贤、金山和浦东南部等地应特别关注海塘和防汛墙的安全。“海葵”登陆后,对太湖流域的风雨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其中东部和南部的雨量较大,可能导致太湖水位升高,甚至超过警戒水位,须严加防范。
中央气象台昨日预计,“海葵”将于7日晚上到8日上午在浙江舟山到温州一带沿海登陆。由于“海葵”后期移动速度较慢,登陆后在浙北及上海地区滞留时间长,影响持续的时间可能会较长。该台风具有移速慢,时间长,半径小、强度强,风雨大、预期灾害重等活动特点。由于与前期台风“苏拉”强降水叠加,浙江等地需特别防范山洪、地质灾害等衍生灾害。
来势汹汹的“海葵”是否会正面登陆上海?此次台风对上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关于台风“海葵”的多种说法在各大网站论坛、微博上被广泛传播,包括“海葵”将二次登陆上海、上海面临1949年以来最严重台风威胁等。昨天,上海气象部门相关负责人对此作了回应。早报记者 栾晓娜
“海葵”将会在上海二次登陆?
昨日,一则关于“海葵将以二级台风左右强度在宁波一次登陆,随后进入杭州湾,在嘉兴-上海金山之间二次登陆”在网上被广泛传播。上海中心气象台副台长姚建群昨天对此回应称,这种可能性并不排除。不过,根据目前预测,可能性更大的是在浙江中北部登陆,登陆后进海北上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海葵”的移动路径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预测也有很大难度。
据上海台风研究所研究员李永平介绍,由于上海南北跨度只有100-200公里,相对于整个华东沿岸来说,上海只相当于一个点,因此台风直接登陆上海的概率较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直接登陆上海(包括登陆浙江北部后又穿过杭州湾再登陆上海)的台风一共只有5个。
据上海市海洋环境预报检测中心龚茂珣介绍,“海葵”的走向和路线与历史上几个台风比较相似。如1956年的12号台风,登陆位置与登陆后的路径与“海葵”预测走向非常相似,当时该台风登陆时的最大风力达到16级,吴淞口的风暴增水位2.4米。还有1997年的11号台风也和“海葵”的预测走向有些类似。
面临1949年以来最严重台风?
昨日,网上还有消息称,随着“海葵”逼近,上海将面临1949年以来最严重台风威胁。这则在微博上广泛传播的消息称:“台风级别的热带气旋直接登陆上海的很少,约50年一次。上一次登陆的是4906号台风,上海持续狂风,市区气压968百帕,造成上海1670人死亡。如今“海葵”可能以同样方式登陆,这是4906以来首次。”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现在还不能说对与不对,目前下这个结论还太早。”李永平表示,此次台风对上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要看其实际登陆地点与强度。据他介绍,发生在1949年的4906号台风确实较强,在浙江舟山-宁波一带登陆后,又穿过浙江北部二次登陆上海金山,对上海造成了比较大的灾害,几万户农户被淹,1600多人死亡。
“我们在对‘海葵’进行预测时,也把4906号台风作为相似的台风例子来考虑。同时作为相似例子考虑的,还有2005年第9号台风‘麦莎’,‘麦莎’是近十年来影响上海最严重的一次台风。”李永平说,2005年8月上旬,“麦莎”在浙江玉环登陆,登陆时风力达到13-14级,从历史上来看,此次台风也是比较典型的对上海产生较大风雨影响的台风。当时,上海市区风力达到8-10级,沿江沿海风力达到10-12级,最大雨量出现在市区,其中徐家汇雨量达到160多毫米,达到大暴雨级别,对上海市政、交通都造成了很大的灾害。
不过,李永平也强调,“海葵”与4906号台风和“麦莎”有相似之处,但并不是说“海葵”就一定能达到此前这两个台风的强度。
为何双台风刚走,“海葵”又来?
“苏拉”、“达维”刚携手离去,“海葵”又来势汹汹地逼近上海。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为何最近华东沿海地区台风频发?
李永平解释说,这与整个大气环流形势有关。最近半个月,赤道辐合带(生成台风的基本条件)的位置偏北,因此生成的台风位置也偏北。随着副热带高压引导气流往西移动,比较容易在华东沿海地区登陆,现在这个形势也仍然维持。
此前,双台风“苏拉”和“达维”几乎是同时在华东沿海地区登陆。“双台风同时登陆华东地区,这在1949年以后也是极少见的。”李永平说,特别是“达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长江以北地区登陆的12级台风,也可以说是“百年一遇”。此次“海葵”又紧随其后生成,强度也在不断加强,预计对上海的影响会较大。
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7月份以前,生成并登陆我国的台风较少。进入7月中旬以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异常活跃。在7月16日至8月3日短短18天内,连续生成5个热带气旋及台风,其中3个登陆我国并造成影响。除即将登陆的“海葵”外,未来还将有新的热带气旋生成。当前的台风活动,呈多发、频发、连发的态势,防汛防台风形势异常严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