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8月29日电(记者 艾福梅 赵倩) 近年来,中国一些地方开始突破传统的“输血型”扶贫济困慈善模式,探索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造血型”产业化慈善。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的吉德慈善园区是当地政府探索慈善产业化的一个尝试。来自福建莆田的商人严国圣因“慈善”两字将自己的事业搬到了这里,立足当地“中国马铃薯之乡”的资源优势创办宁夏国圣食品有限公司。
据介绍,国圣食品有限公司整个项目投产后,不仅解决当地群众马铃薯种植和销售问题,更可为当地群众提供近2万个就业岗位。“这必将增强贫困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严国圣说。
西吉县吉德慈善园区是宁夏“黄河善谷”战略构想中的一环。根据规划,宁夏将在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建设红寺堡弘德、利通立德、海原厚德、同心同德、原州圆德、西吉吉德6大慈善园区,通过低地价、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前来发展。
“宁夏将进一步创优慈善政策环境,出台慈善产业发展、残疾人就业、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的具体政策,用法规政策、章程等规范和保护慈善行为,用优惠政策引导和发挥好社会慈善力量。”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说,宁夏立足实际、提出“黄河善谷”战略,通过慈善事业与生态移民、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慈善兴业、慈善扶贫、慈善富民的慈善之路。
目前,在宁夏贫困带上的6个慈善产业园区,已入驻企业45家,项目投资达182亿元,慈善产业已经逐步开始发挥扶贫助残的“造血”功能。
今年26岁的张东利是最早入驻弘德慈善产业园的宁夏汇川爱德服装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因为下肢残疾,年纪轻轻的他已经辗转多地“讨生活”。“过去出去打工的时候,人家看到我这个样子,话都懒得说,更别说招聘去干活了。”他回忆说。
去年,在听到家乡打造“黄河善谷”,大力扶持残疾人就业的消息后,张东利从南方返回,来到弘德慈善产业园,顺利找到了工作。
“现在厂里帮我们交了五险,每个月工资在计件的基础上比健全人要高大概20%。一个月下来,别人赚1200元,我就能赚1400元。”张东利说。
据了解,在宁夏汇川爱德服装公司150多名职工中有残障职工44人。残障人士在这里不仅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得到了尊重和认同,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记者在黄河善谷慈善博览会期间采访了解到,宁夏虽然是全国第一个开始探索产业化慈善的地区,但却并不是唯一一个。
据四川省遂宁市副市长邓为介绍,今年遂宁市也在积极探索慈善产业园区化,以著名景区船山区龙凤古镇为依托,建设慈善旅游文化产业园,吸引国内外慈善组织和企业参与到遂宁慈善、旅游、环保、残障康复、养老、教育、文化等公益领域建设,并通过慈善产业带动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认为,慈善产业是慈善事业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是慈善事业相当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可以为慈善事业注入持久强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