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湄公河“10.5”案件审讯十揭秘
人民网北京9月20日电 (记者 李楠楠) 今日,云南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发布湄公河“10.5”案主犯糯康等6人庭审相关消息,并介绍审讯的10揭秘。
揭秘1:严格依照法律程序 充分体现司法文明
内容 :由于语言、地域、文化、法律等差异,“10.5”案件在调查取证、侦查抓捕、嫌疑人审讯、司法合作等方面困难重重。专案组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办案。从立案到移送起诉,从讯问到调查取证,均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充分体现司法文明。
揭秘2:针对性的促使犯罪嫌疑人面对现实、认罪伏法
专案组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收集掌握了每名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个人喜好等详细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刻画,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谈话规劝和情感引导,或强化亲情责任,或激发生活愿望,或唤起道德良知,促使犯罪嫌疑人面对现实、认罪伏法。
揭秘3:坚持全程讯问录音录像
审讯过程中,专案组及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等权利义务,依法通知相关国家使领馆,坚持全程讯问录音录像。
揭秘4:强化政策攻心和法律教育
针对嫌疑人不懂我国法律,甚至认为可以用金钱赎买罪责等思想,专案组在审讯中强化政策攻心和法律教育,打消其不实幻想,让其明白坦白交代是唯一出路。
揭秘5:针对嫌疑人安排相对固定的翻译人员
针对嫌疑人属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使用多种不同语言的情况,专案组为每名犯罪嫌疑人安排2至3名相对固定的翻译人员,确保审讯问答准确顺畅。对在押犯罪嫌疑人给予人道对待,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减少抵触心理,促进了审讯工作,充分体现我国法制文明。
揭秘6:担任桑康翻译的民警累晕
翻译既要令犯罪嫌疑人听得懂,又要传达审讯的语气。每次审讯前,翻译和审讯员要一起熟悉案情。双方商量怎样才能最精确地表达审讯员的意图,又怎么才能把嫌疑人的回答全面地传达给审讯员。在审讯桑康的时候,一位担任翻译的老民警累得当场晕倒: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揭秘7:糯康连换四个翻译
对糯康的审讯中,语言问题成了首当其冲的困难。审讯开始阶段,糯康连换三名翻译。到第四个,糯康也有点不好意思了,表示百分之百听得懂。
揭秘8:糯康多疑且缺乏家庭责任感
糯康有两个心理特点:一是多疑。他对任何人都不太信任,几乎不在人前接电话;二是缺乏家庭责任感,很少承担责任,“他到底有几个孩子,自己都不清楚”。这些对糯康的心理刻画,成为在审讯中和糯康心理交锋的凭据。
揭秘9:糯康起初张狂、紧张 不配合审讯工作
糯康起初有些张狂、紧张,不配合审讯工作,甚至撒泼耍赖,毫无大毒枭行事风格。曾假装晕倒并小便在裤子里。医生检查发现他并没有休克,眼珠还在眼皮下不住转动。有时候他也会承认是装的。生活上的照顾和尊重,令糯康等人态度逐渐转变、配合讯问。
揭秘10:糯康怀恨在心 伺机报复中国商船
糯康交待,两条中国商船长期在湄公河上航行并不交保护费,其很生气,几次要求船主商谈均被置之不理。2011年9月,缅甸军方征用一条中国商船突袭糯康组织阵地,打死打伤多人。糯康怀恨在心,便决心伺机报复中国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