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州社工,人少年轻阅历浅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09-22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蒋隽
应推进公众参与,加大服务透明度,建立淘汰退出机制,促进良性竞争合作。
——市政协委员骆美全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蒋隽 实习生 杨云 通讯员 李志洁)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政协获悉,政协委员提案指出,广州的社工缺口达近4000人,而且77%的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阅历浅经验少,建议成立评估社工服务的专家库和专业评估团队。
社工:人少年轻阅历浅
市政协委员骆美全等提案指出广州市社工缺口大。省和市都要求在“十二五”规划期末实现每万人中有5名社工的目标,即全市社工应达到6000人;市委文件提出:“到2015年,登记在册的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员达到18000人”。而现在通过社工职业水平考试的有2103人,纳入注册管理的才1424人(中级344人、初级1080人)。
广州现有7所高校设社工专业,每年毕业生不足500人,社工人才呈现严重紧缺的态势。此外,我市社工机构普遍缺乏素质高的管理人才。广州社工机构大部分是这一两年发展时间起来的,缺乏人才积累。
就是这样人员不足的社工队伍,还面临年纪太轻,经验太少的问题。据抽样调查,全市21~25岁的社工占了77%,从业时间在2年以下的占83%,在专业经验和人生阅历上较欠缺。
社工行业缺乏具有督导水平的专业人才,也缺乏督导、培训费用。一些社工机构反映,想聘请督导,费用缺乏;社工想进修,不易找到正规的渠道;即使是政府购买项目,在定价的时候也没有考虑督导的费用。广州目前对社工督导要求方面还未有明确的规定,不利于督导人才的成长。
社工机构:职业水平不高资金紧张
社工机构方面,骆美全表示,社工机构运作项目的职业发展水平不高;分工也不够细。不少机构管理不够规范和专业,缺乏专业研发意识;制作项目服务计划时,往往目标设定不当导致项目难以有效完成。
大部分社工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购买项目资助,企业和公众捐赠的比例很小。社工机构不能因为项目到期立即解聘社工,也不能不给社工发工资,时常因资金拨付不及时造成机构运作经费紧张。在开展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时,大部分经费用在支付人员薪酬、场地费用、设备费用等,可用于直接服务市民的资金非常少,不利于长期开展专业服务。
建议:政府改进拨款方式
骆美全等建议,改进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拨付方式,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政府财政常规预算中支出。同时,建立评估专家库和专业评估团队,成员包括社会工作领域专家、政府代表、民间组织、服务供需方和社区居民群众。推进公众参与,加大服务透明度,建立淘汰退出机制,促进良性竞争合作。
民政局:探索“使用者付费”的低偿模式
广州市民政局答复称,2012年市本级财政安排社会工作试点及政府购买服务经费13985万元,其中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购买服务经费11800万元,政府购买专项个案服务项目经费1400万元。今年4月,已经增设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评标专家库,凡属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领域的政府采购均需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评标专家库抽取评标专家,增强了政府购买服务招投标的专业性和公平性。今后,将引导民办社工机构探索“使用者付费”的低偿服务模式,将低偿服务所得用于补贴资金不足的部分费用,减少对政府拨款的单一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