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30日电(记者 孙丽萍)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不知不觉中,自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确定中秋节为我国法定节假日起,“法定”中秋节已历经五年。
五年间,中秋节一举跃升为举国休闲、人气鼎沸的重要假日,但中秋节变成“月饼节”和“加长版周末”的批评声也不时萦绕人们耳侧。如何找回更纯、更浓的“中秋味道”,依然考验着国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智慧。
中秋小长假:人气升温但略显“尴尬”
“这个中秋节,终于可以带着孩子回家看看父母了。”今年中秋、国庆两节叠加制造了长达8天的悠长假期,任职于上海某外企的池女士早早制订了回温州赏月团圆的“回家计划”。
“跟父母在一起过中秋节是最幸福的事”,这样的共识正在“80后”“90后”族群中回归。不少网民温情转发微博:“今年中秋,你是否回家看望父母?”“中秋节,你会去看望最爱的人吗?”……浓浓的思念之情和节日氛围提前在互联网上发酵蔓延。
在中秋来临之际,《爱,不停炖》《回家》《家在·情在,我的中秋节》等多部感人至深的微电影走红网络。这些影片都聚焦一个主题——“中秋回家、看望父母”,别让放不下牵挂的父母在这个团圆节里依然望眼欲穿、无尽等候。
“中秋回家”连日来在互联网上成为热门词汇,象征中秋的月饼更是占据商场食肆的显著位置,风头一时无二。
民俗学家指出,中秋成为法定节假日,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对人民大众休闲权益的充分保障,实施四年来更显著提升了国人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程度。
但也有人认为,和同为法定节假日的端午节、清明节等相比,中秋节成为法定节假日之后一方面影响力大增,另一方面还是略显“尴尬”。
这是因为:从放假时间上来看,主打“团圆”的中秋节,如果作为单独的小长假,则时间长度不足以让人返乡团聚;而如果和国庆重叠,又变成了一个敷衍了事的“过渡性”节日,节日氛围也往往被国庆冲淡。
别让月饼“喧宾夺主”,节俗革新势在必行
更受争议的是,已经成为法定节假日的中秋节,仍未能形成“赏月”习俗,倒像是每年固定时间给“月饼”搭台唱戏,好端端一个中秋节总是被月饼喧宾夺主。
“感觉中秋越过越成了‘月饼节’。真正吃月饼的没几个,每年节日过完月饼都成堆地扔,其实不过是在给商家过节罢了。”一位网民如此抱怨。
事实上,即使是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逐渐因为容易使人摄入过高油脂和糖分而显得“过时”,不符合现代都市人的健康养生观念。中秋节的节俗革新势在必行。
“与春节、端午、清明等其他传统节日相比,中秋节的节俗的确存在空洞化、符号化、单一化的趋势。”民俗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指出,端午可以说是中国“狂欢节”,每年龙舟竞渡、热闹非凡;清明节扫墓习俗也具有强大生命力。唯独中秋赏月,在日益喧嚣浮躁、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当代城市生活中,已很难重拾以往的清幽雅趣。“仅仅吃点月饼,是不足以让中国人感受节日气氛,达到产生文化认同、传承民族精神的作用的。”
中秋味道变浓 有待今人“创新”
“在厦门,因为有一种‘博饼’的传统民俗,所以中秋节一直都有很浓的味道。”在上海复旦大学就读的“80后“女生邵辰芳很怀念家乡的中秋节。
厦门中秋节的传统民俗“博饼”,相传是郑成功在中秋之际带兵驻扎厦门而创造的。为缓解思念亲人之情,人们用大碗掷色子,小赌博彩,赢得节日礼物。这个习俗一直保留到今天依然趣味不减。
邵辰芳说,历年中秋节曾博到过什么样的礼品已经忘记了,唯独那和父母亲人在一轮明月清辉之下兴高采烈游戏的场景,一幕一幕、一年一年地沉淀,凝成了心底里那份最温柔、最感动的亲情记忆。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省民俗专家聂元龙说,中国佳节众多,但中秋情韵最浓、最美。“中秋时节,天空一轮皓月。中国人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作为民族的节日,把追求人与宇宙的和谐,运用到了家庭团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上。”因此,人们在中秋时刻品尝的不是月饼,而是“生活的甜蜜,家庭的温馨,国家的安定”。
眼下,工业化和都市化让人际关系日渐疏离,恢复传统社会浓郁的人情味正当其时。田兆元呼吁,今人不能只守着老祖宗的“遗产”,把中秋节越过越单调、越过越乏味,而应该创新地去传承,让中秋节日益丰富。“中秋是雅致的、从容的、富有诗意的。我们的社会能否在中秋节形成一些高雅的节俗,让整个民族多一些精致优雅和从容不迫,少一些粗俗焦躁和戾气?”
“再如,有多少人还在中秋赏月的夜晚给自己的孩子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在鲁迅《故事新编》之后,还有没有文学家以中秋传说为素材进行新的文学创作?”
田兆元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秋作为法定节假日,并非结果,而只是传统文化回归现代社会的“开始”。今人需要“踏上”中秋这座桥梁,走入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并且不断创新,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
(原标题:新华调查:“法定”五年间,中秋味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