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3日消息(记者冯悦)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一次“回归本位的校庆”、一场“引领明天的聚会”就在中国人民大学建校75周年的今天(3日)拉开了序幕。此时此刻一场“人大之夜”校庆主题文艺晚会正在人民大学的中心草坪上热热闹闹的举行着。
与其他高校的校庆活动不同,中国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主打“公益校庆”的理念。倡导师生和校友多为社会做公益,提升大学的公益服务意识。
现任《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和夫人都是人大的校友,他们夫妇今天带着孩子一家三口来到了母校。
何刚:虽然人近中年,但是仍然朝气蓬勃的回到青春、浪漫的学校。我的感觉是一个很自由、很充实、很多样化、很丰富的一次以团聚、沟通、交流为主的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主任郑水泉介绍说,人民大学75周年校庆的一大亮点,就是开创性地提出了“公益校庆”的理念,其中一项活动就是人大的学者走出校门、走进社区,举办一百场公益性、惠民性的讲座。
郑水泉:这些讲座都是我们学校非常知名的学者主讲。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个教授对十八大背景进行解读;赵启正教授作为百场公益讲座的第一课,讲的是《公共外交》;有一些老师将钓鱼岛问题;还有一些老师讲青少年的心理成长。
人大校庆主推的这项公益模式让人惊喜,而公益校庆的最初确定,恰好是源自回归大学本位的考虑。
郑水泉:大学应该把对社会的服务、公益的理念体现在办学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一个为社会、为人民、为百姓服务的意识。同时,我们特别强调,这次校庆要体现学术性、公益性和你我共同参与的特点。所以,我们整个校庆的过程中也非常尊重教师、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好多创意都来自教师、来自学生、来自校友。
细数各大高校每到校庆时分,总会举办各种庆祝大会,邀请领导人出席并讲话。诚然这是一种庆祝方式,但是,如何才能让校庆办出各高校自己的特色,让校庆更具备思想性?《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给出了他的建议。
何刚:我觉得,我们应该参考引入一些像欧美大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叫主题演讲。请来演讲的人是真正有思想、有见地的人。他不一定是高官、不一定是名人,但他确是能够和这所大学思想、价值理念能够一致、能够有所呼应,这样无论是对老校友,还是对新同学,都能够有一个非常好的大学精神和传统的传承。
(原标题:人民大学迎建校75周年纪念日 公益校庆回归大学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