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8日开始,今年的诺贝尔奖各奖项将逐一揭晓,而国内又进入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喧嚣季,尤其是日前有外媒报道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有可能在莫言和村上春树中间产生,许多人更不淡定了,围绕着两位作家或褒或贬争议四起。但记者采访书市发现,诺奖只火在人们的“舌尖”上,与谁会获奖引起的关注相比,往届很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引进后却少有人问津,青岛市作协主席郑建华认为,我们不能忽视诺贝尔文学奖,但也无需太过在意,淡化奖项等名利的光环回归真正的文学,才是作家和阅读者应该做的。
莫言有戏?
有人鼓掌,有人要吃iPhone4
诺贝尔奖的官方网站已经列出了本年度各大奖项的颁奖日期,从10月8日开始,诺贝尔医学奖、物理奖、经济学奖等得主将逐一揭晓。但只有诺贝尔文学奖至今没有宣布确切的颁奖日期,文学的评选不像物理 、化学等奖项有硬指标,行内人根据过去一年的研究进展就能猜个七七八八。
作为诺奖各奖项中最具悬念、最难预测的奖项,文学奖成为博彩公司的大爱。今年,在全球著名博彩公司Unibet公布的赔率表上,首次出现在名单上的莫言排在第一 ,村上春树紧随其后。一个作家在赔率表上排名越靠前、赔率越低,就意味着博彩公司认为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越大。日前法新社的报道也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可能在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中产生。
这一消息引发各方热议,一位读者说:“如果莫言真的得诺贝尔文学奖了,我就可以说我也参加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签售会了,好高端大气。”作家叶开说:“我赌莫言,如果他得奖,我写的《莫言评传》你们就必须看了。”还有人并不看好:“如果莫言得奖了,我就吃了我的iPhone4。”很多文化界人士从作品的思想性、意识形态,作家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角度,就莫言是否有资格获诺奖展开激烈争论甚至是骂战,网友“郭闷骚”评论道:“人家莫言还没拿奖呢,这边就吵成这样了,嘿,贵圈真乱!再说了,莫言也不是一两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大热门了,每年都这么闹腾一回,你们不累吗?”
书市遇冷!
作家多陌生,作品太晦涩
每年,谁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都能引发公众关注,引进获奖者作品或拿出之前引进的压箱底图书加印,也成为国内出版界的“条件反射”,诺贝尔文学奖的“新科状元”被书商请来中国也成为惯例,略萨等都在获奖后有过中国行。
青岛市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图书搭诺贝尔奖的东风始于2003年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的《耻》,他获奖后销量在一年内从此前的5000册飙升到5万册,之后2006年奥尔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等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更多诺奖得主的作品只是在短暂的小阳春后就被读者迅速遗忘,而且近年来诺奖的招牌越来越不好使,2008年获奖的勒·克莱奇奥的《战争》在国内则总共只销售了一万册,在青岛市新华书店也依然有库存。2010年诺奖得主略萨的《城市与狗》等5部作品同样销量惨淡,有的在市新华书店只卖出不足10册。去年,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奖后,也没出现出版社抢着出其作品的局面。
市新华书店企划部经理崔立群认为 ,虽然诺贝尔文学奖鼎鼎大名,但近年来的很多得主都是评委会宣称的“伟大的边缘作家”,让普通读者觉得陌生。市作协主席郑建华表示,文化背景和创作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也让很多诺奖得主的作品更显晦涩艰深,让中国读者经常有“读不下去”的感觉。引进文学的翻译水平也非常重要,但一些出版社为了赶时间,不讲翻译质量,只求翻译速度,大大损伤了作品的魅力。
误读诺奖!
候选人名单50年内不公开
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各种争议甚嚣尘上,中间也存在很多误读。博彩公司的预测屡被拿来说事儿,其实进入新世纪以来,有一家博彩公司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年猜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近年来则连连失手。
国内也不时就冒出诺贝尔提名者、“复评名单”之类的说法,其实,评委会成员向来对提名情况严格保密,他们在电子邮件中或在就餐等公开场合进行讨论时,提及候选人要用代号,如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就曾被称为“哈利·波特”。即便在公布最终获奖者的名字后,候选人名单在50年内都不得对外公开。
郑建华表示,诺贝尔文学奖是一种认可,我们无法忽视它但也没必要对中国作家能否获奖一事过于关注和焦虑,“我不会刻意去买诺奖得主的作品,始终选择的是自己认为的好作品,《 悲惨世界》《红楼梦》等都是我反复读很多遍的,读者的口味很多元,有 自己 对文 学的 理解 ,不必一切唯诺贝尔文学奖是从。”莫言 东方IC供图
谁荣耀了谁?
电影人有奥斯卡情结,搞体育的有奥运情结、金牌情结……文学领域也概莫能外,“诺贝尔情结”已经纠结很久。
时下,诺贝尔文学奖在很多人眼里,也越来越像奥斯卡了,揭晓前,先搞搞气氛吊吊胃口,列出个候选人名单,然后各方评论者们俨然权威,七嘴八舌将候选者逐一排排坐,品评谁大热谁没戏。
尴尬的是,瑞典文学院似乎并不在意来自遥远东方的呼声,不管你分析预测的热乎劲儿有多高,最后往往是当头一盆冷水就给泼下来了,近年来每每有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我们惯用的词都是“爆冷”。维·苏·奈保尔、凯尔泰斯·伊姆雷、哈罗德·品特……一直到2011年的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21世纪以来的11位获奖者中我们熟悉谁?说到底,围绕诺贝尔文学奖的种种喧嚣、热议,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盲目地自娱自乐而已。现在甚至有人出于商业等各种目的,利用诺奖博眼球,炮制所谓的候选人名单,上榜者有时是国内名不见经传的作家,而过不了几天,就出现了“被爆进入2012诺贝尔文学奖复评,某某作品遭抢购”这样的新闻,娱乐圈明星出新戏前炒作的路数这么快就被拷贝到文学圈了。
这年复一年呼啸而来、很快又会呼啸而去的诺贝尔情结,能给我们的文学创作、阅读带来些什么?假如真的有一位中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又能改变些什么?悲观地说,“诺贝尔”依然只是如闪闪发亮的奢侈品商标,被出版商炫耀似的印在腰封上,诱惑那些没有文学判断力的人买回家去装点客厅或书房。
诺奖只是一层“糖衣”,真正的文学和作家从来不仰仗诺奖的“加冕”,卡夫卡、列夫·托尔斯泰等都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丝毫无损他们作品的伟大,萨特拒领了诺奖,他也依然是哲学大师。因为,从来都是文学荣耀了诺奖,而不是诺奖恩赐了文学。记者 王法艳
(原标题:莫言能否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引热议 众获奖者书市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