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雄电线老化无力改造 碾米机深夜才敢开

2012年11月01日00:25  南方网-南方农村报
线路老化无力改造,南雄市6个小水电自供区谋求纳入电力直管体系 线路老化无力改造,南雄市6个小水电自供区谋求纳入电力直管体系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黄进 见习记者叶香玲)《新闻联播》还有5分钟就结束了,突然,电视机屏幕闪过一道光后便没了画面,电灯也随之熄灭,屋里一片漆黑。“唉,又停电了。”村民刘梅林(化名)叹了一口气。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熟练地从柜子里摸出一根蜡烛点燃。这是10月24日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广东韶关南雄市百顺镇百顺村亲历的一幕。

  刘梅林说,2008年以来,停电成了村里人的“家常便饭”。南方农村报记者了解到,针对百顺镇部分村民的用电难题,南雄市政府正在与有关部门交涉,争取早日解决。

  碾米机深夜才敢开

  百顺镇地处南雄市西北部山区,水资源丰富。长期以来,该镇村民用电主要依靠星罗棋布的小水电站自供。1987年,当地政府还成立了小水电公司。目前,该镇有小水电站29个,其中27个由私人投资建设,装机容量10695千瓦,年发电量3200万度。近年来,由于线路老化严重,小水电逐渐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用电需求。

  百顺村距离百顺镇中心不到1公里,700多人。在通往该村的路上,记者看到,路边的电线杆有的水泥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的钢筋。杆上的电线是旧式的细铝线。

  “轰轰轰……”10月24日深夜12点,在百顺村村民张民强的家中,碾米机发动的声音打破了乡村的寂静。

  “这个时候用电的人少,一般不会停电。”张民强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几年前,他买回碾米机后却发现,由于电压不稳,这台功率上千瓦的机器白天根本无法启动,“风雨天更不敢开动,因为没有自动跳闸装置,机器可能会被雷电击坏。”

  2008年至今,刘梅林已经换了4台电视机,都是因电压不稳或被雷电烧坏。因同样原因,同村村民李某家里的电视机也被烧坏了3台,一台DVD机刚买不久便报废了。

  在百顺镇,许多人家都备有稳压器,否则即便是功率40瓦的日光灯,在晚上也用不了。“有时用电饭煲煮饭,煮到一半突然停电了,饭还是生的。”当地村民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农网改造擦肩而过

  频繁的断电、停电,电压不稳定,严重影响到百顺镇万余名村民的正常生活,村民多次向镇政府反映这一问题。

  对此,百顺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坦承,用电难“是不争的事实”。该镇副镇长吴在海表示,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中,百顺镇电力线路受损严重,“距离镇政府23公里的湖地村受灾最严重。”他说,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当地的电力供应才逐渐恢复,但灾害过后,当地线路老化问题变得愈发突出,许多木质电线杆已经腐化,“今年上半年,镇政府投入6万元更换了20根水泥电线杆。但以镇政府的财力,无法完成线路的全面改造,村民用电出现困难。”

  对于镇政府的解释,部分村民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几年前,国家投资委托输电企业对农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但百顺镇却没有搭上这班车,“镇政府一手创办的小水电公司有不少经营收入,这使得镇政府不愿将百顺镇电网与大电网合并,错失了农网改造的机会。”对此,百顺镇小水电公司经理卢梅树予以否认。

  卢梅树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2001年,原属镇政府所有的新村一、二发电站被南雄市凌江电力投资公司收购,百顺镇小水电公司目前只是为凌江电力投资公司代收电费,已无发电站的产权,“百顺镇每年以每度0.51元的价格从凌江电力投资公司购买250多万度电,但由于线路较长、老化严重、沿途损耗多,输到镇上的入户电价按每度0.55元收取。即便如此,算上线损、变损、维修、人工等成本,小水电公司每年要亏损近20万元。”

  有村民还曾写信给南雄市供电局,请求其对百顺镇进行农网改造。南雄市供电局回复称:百顺镇圩镇目前仍属小水电自供自管地区,“由于其产权不属我局,故你所反映的问题请转至镇政府协商解决。”

  10月25日,南雄市供电局叶副局长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没有对百顺镇小水电资产进行接管之前,该局并没有责任对其电网进行改造,这符合公司的规定。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在南雄,与百顺镇情况相似的还有澜河镇、帽子峰镇、江头镇以及全安镇的部分片区,“早在1998年第一轮农网改造时,供电局便曾经提出接管这几个镇区的农村电网进行改造,但当时小水电对乡镇政府和村集体来说,是一笔重要的经济收入,加之部分村民使用小水电可以享受优惠价格,因此那时并网的阻力比较大。”

  人大代表年年提议

  南方农村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小水电已无法满足百顺等镇区村民的用电需求,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小水电经营者无力或不愿对供电线路进行改造,导致居民用电出现困难。在此情况下,百顺镇等电力自供自管地区要求并入大电网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百顺镇副镇长吴在海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2008年起,该镇人大代表每年都会连同澜河镇、帽子峰镇和江头镇人大代表在南雄市人大会议上提交关于尽早将相关镇区纳入农网改造范围的建议。2008、2009年,南雄市政府也先后向韶关市政府打报告,要求将百顺等6个镇区列入农网改造范围并纳入电力直管体系。

  而对于南雄市供电局来说,接过百顺等6个小水电自供区伸过来的“橄榄枝”,首先需要付出的是巨额的改造维护成本。该局叶副局长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要求并网改造的镇区多在山区,如果将原有线路设施全部更换,资金投入很大,“以百顺镇为例,该镇共有77个台区,三相四线16.775公里,单相线11.39公里,10千伏线路150余公里,全镇现有输电设备运行年限普遍超过30年,其中80%的10千伏配变设备属于淘汰型产品。”他表示,单就百顺镇而言,电网改造预计总投资5700余万元,“如果加上澜河镇、帽子峰镇,则共需投入2.5亿,收上来的电费连还这笔钱的利息都不够。”

  叶副局长同时表示,作为国企,南雄供电局也并不完全看重经济效益,根据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广东电网《关于开展全省趸售和小水电自发供电的镇级农村电力体制及现状调查的通知》、韶关市供电局《关于南雄市百顺等六个小水电自供区列入农网改造并纳入电力直管体系的意见》的要求,该局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并网的摸底调查工作,并对百顺等6区域的农网改造工作进行了规划,“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待上级指示下来就可进入实施阶段,3到5年,这些地方的百姓就能用上‘舒心电’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北京140万志愿者将参加十八大安保
  • 体育NBA-詹姆斯26+10抽筋热火胜绿军 湖人负
  • 娱乐传新欢为王石生下一子 前男友是豪门公子
  • 财经传王石与新欢已生下孩子 长江商学院走红
  • 科技三星发布Galaxy Premier:针对亚欧市场
  • 博客美国博主亲历飓风 马未都:老外捡宝物
  • 读书解密:彭德怀为何提议将毛岸英葬在朝鲜
  • 教育白领辞职办班每天工作4小时月入上万元
  • 育儿质检总局:谨慎邮寄新西兰婴儿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