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堡,在11月3日16点前是个陌生的地名。28个小时之后,刘斌堡成了这场大雪的代名词。
刘斌堡乡是北京这次降雪最大的乡镇。从3日16点开始,大雪就在刘斌堡倾泻。到4日20时,降水量已达72.5毫米,积雪深度达80厘米,创造了北京之最。但到昨天下午,全乡的主要道路已经基本打通。
■村支书开自家铲车推雪
11月3日,当天降小雨的时候,刘斌堡村的村支书侯纪广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天气预报还没有提到有大雪。然而,晚上6点左右,侯纪广坐不住了——他收到了乡里发来的短信,里面的内容告诉他市气象局已经发布了暴雪蓝色预警通知,要求各村做好防范。
10点30分,侯纪广又接到了乡里的电话,对方的言语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防雪。他打开屋门观察了外面,屋外漫天疾雪。他首先想到的是养殖场,立马给场主打了电话,随后他又电话嘱咐了村里值班人员:备勤。
这一晚的后半夜,侯纪广失眠了。凌晨三四点钟,他在屋里观察到雪又大了。熬到了次日的早晨7点钟,他看到了积雪,开始给村委会的人员打电话,调查受困人员以及财产损失。
昨天上午,当大雪终于停止的时候,村里的路已经完全被封了。村上的人都开始出动了。乡里的推土机和铲车开到了积雪更严重的村子。侯纪广想到了自己家的那辆铲车。“只能用它了。”侯纪广没有多想。
昨天下午,村里的道路大部分已经畅通。但是侯纪广依然紧张地在村间小路上巡查着,渴了随手抓了把雪吃了一口。“这里没有融雪剂,干净的。”侯纪广说。
■91岁老人被紧急转移
郑瑞凤,女,91岁。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郑大妈的时候,她正躺在邻居吴玉家的热炕头上午睡。说起这场大雪,她说,自己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见过这么大雪。
3日大雪开始下,郑大妈没太当回事,第二天中午,郑大妈取柴生火,发现雪已经完全把柴垛盖住了。郑大妈立刻慌神了,赶紧收拾衣服鞋袜,拄着拐棍去了邻居韩建栋家求助。韩建栋跟大妈商量后,把大妈背到了吴玉家。
刚到吴玉家两个小时,郑大妈的心脏病突然犯了。大雪已经不允许他们去医院了,好在吃了速效救心丸以后,大妈的病情得到了缓和。
吴玉告诉记者,平时跟郑大妈就关系不错,老人家一个人住,需要照应,这次帮忙不算什么,既然来了,就多住几天。
■小卖部坚决不涨价
道路打通了,村民们开始外出采购日常用品。记者随村民走进了一家小商店,探访雪后的物价。
矿泉水多少钱一瓶?一块钱。售货员小姑娘回答。
菜价涨了吗?没有。小姑娘又回答。
西红柿,两块钱一斤。黄瓜,一块五一斤。白菜,五毛一斤。
售货员告诉记者,“今天已经去县城上货了,能保证菜价不涨,也不会断货。”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