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啼哭
多少周折(编辑视线·生孩子如何不再难①)赵蓓蓓
现如今,生孩子成了一道难迈的坎儿。如果连“生”的问题都解决不好,何谈生存发展?何以生生不息?
生孩子从来都是大喜事儿,婴儿的一声啼哭给全家带来多少欢乐与希望。可现如今,生孩子成了一道难迈的坎儿,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为了这一声啼哭,要费多少周折、平添多少烦恼呀!
且不说女人怀上孩子的难度、十月怀胎的艰辛、生产过程的苦痛与风险、哺育婴儿的辛劳,能不能生、在哪生、怎么生都成了生育夫妇及其家庭的一大难题。对外出打工者而言,开个“准生证”,真难;对城市夫妻而言,找个好医院给孕妇建档,太难;对偏远山区的孕妇而言,找个接生的人,难上加难……尤其是到了所谓的吉利年份比如今年(龙年),想要龙子龙女的夫妇扎堆儿生孩子现象使生孩子难的问题更为凸显。近几年,我所接触到的生孩子的夫妇,说起此事,大都是一肚子苦水。从本版刊登的读者来信也可以看出,生孩子者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的怨气。
是什么造成了生孩子难?如何让生孩子不再难?是我们这一系列报道所关注的。
生育是人生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特别是对我们这个资源相对匮乏、人口世界第一、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国家而言。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如何计划、如何管理,我们还有太多欠缺的地方。比如,办理准生证的服务,就有太多细节问题造成人为障碍,以致众多外出打工者的办证过程简直成了磨难;再比如,城市、乡村的优质医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生育者的需求;面对80后已进入生育高峰的现实,相应的医疗服务机构明显应对不力。现在许多城市的医院大楼不断扩建翻新,但妇产科有没有发展、产科医生有没有增加仍要打个问号。显而易见的是,近些年来,对于生孩子难的现实困境,政府相关部门缺乏应有的重视。日前,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出通知,要求简化办准生证程序,方便流动育龄夫妇办证。希望这一举措能尽早落实。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生大事、民生大事。生育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连“生”的问题都解决不好,何谈生存发展?何以生生不息?
生孩子如何不再难
辗转山西、辽宁、北京、河北,手续齐全,可是 挺着大肚子办不下准生证
我是东北人,2002年来北京工作,2004年买了一套房子,2007年结婚,生活过得很幸福。之前我认为,没有北京户口并不会影响我们在北京的生活。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错了。
2012年3月,妻子怀孕了,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第二天我就带着妻子去家附近的306医院建档、做相关的检查。医院告诉我们,要建档必须拿出准生证以及社区医院开的健康证明。我想这是国家的规定,那就办吧。从此就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办证过程。
妻子原籍在山西省,2005年因为工作调动把户口迁到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燕郊)。我的户口在辽宁省。
我们先到了我妻子的户口所在地燕郊,找到社区的居委会,把我们要办准生证的情况说明了。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说,你们必须回原籍开出“加盖三级政府公章的生育情况证明”。我不明白何为“三级政府”,向工作人员请教,工作人员不予回答。于是我回家上网查找,大致弄清楚了,“三级政府”即为居委会、区计生部门、市计生办。
既然燕郊居委会要求准备这些证明,我们就去开吧。于是我俩分别回山西与辽宁开证明。还是家乡好,很快就开出了证明。然而我们拿着这些证明再次去燕郊居委会办理准生证时,燕郊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又告诉我们,你们还需要开“现居住地的生育情况证明”。于是我们又回到北京,到我们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开证明。但社区居委会给的答复是,他们不了解情况,开不了这个证明,如果非让他们开也可以,必须让女方户口所在地(燕郊)先开出生育情况证明。崩溃!这是个死循环啊!于是我又去燕郊居委会,与他们沟通协调这个事。但他们态度很强硬,说这是原则问题,一旦出了事谁负责!我说我负责,出了问题把我拉出去枪毙都行……
现在,北京的社区居委会和燕郊的居委会互相以对方先开出生育情况证明为先决条件,否则绝不给我们开证明。我就不明白了,我的相关手续齐全,在北京有工作,有住房,有连续纳税证明,国家规定必须有的一切材料我们都有,但就是开不出准生证。
从我们家到燕郊有将近80公里的距离。为了这个准生证,我带着怀孕的妻子来来回回往返6次,每次都失望而归。妻子晕车,但又不能不亲自去,因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国家规定”。
孩子即将出生,但准生证至今还没有办下来。我们就是想生个小孩,而且是头胎,为啥这么难?
北京 吴 耐
无人告知何时手术,产妇被晾4个小时
医生是否看惯了生老病死
年初,妻子因分娩在即而入住郑州市一家颇具盛名的妇科医院。出于种种考量,我们决定采用自然分娩的方式来迎接宝宝的出生。在待产室,经过一个上午的产前多次剧烈阵痛,身心疲惫的妻子终于进了产房。在外焦急等待的我满以为很快就可以迎接新生命的降临,不料却接到了主治医生从产房内打来的电话,说妻子子宫内有肌瘤,无法正常自然分娩,让我来决定是剖腹产还是继续自然分娩。
考虑到阵痛给妻子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继续自然分娩有可能带来的风险,我当即要求医生剖腹产,并请求医生马上进行手术。但此时主治医生慢条斯理地从产房出来,从值班室里取出一沓风险告知书,“无比耐心”地向我解释剖腹产手术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并要求我签字。想到妻子的痛苦,心急火燎的我不等她介绍完毕就签了名,央求她马上手术,并承诺自愿承担风险。
也许是不满于我打断了她的介绍,主治医生没有告知我是否马上进行手术就走出门外,不知所向。在随后的4个小时里,没有人来告诉我手术什么时候开始,也没有医护人员对躺在产房里备受阵痛折磨的妻子采取任何护理措施。4个小时的产前阵痛是怎样的难以忍受,作为男人我无法体会,但看到妻子独自在产房忍受痛苦,甚至因为过于疼痛而喊叫受到医护人员训斥时,我心里对医院的不满陡然而生。
也许是因为医护人员每天看惯了生老病死,所以他们才会在听到妻子因阵痛喊叫时没有采取任何医护措施,而是说“别喊了,喊什么也没有用,我们见多了”;也许是因为病人多医生少,手术要排队,我们才需要等4个小时;也许是医生目前仅仅习惯于告知手术风险并要求患者为免责签字,不习惯为缓解患者家属焦急心情而对手术安排等细节进行告知;也许……
但事后妻子说,还不是因为你没有找熟人送红包,否则,我会受这么多罪吗?我无语。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晓海
外出打工者因难以办准生证、进行妇检而生的烦恼
孩子快上学了还是“黑户”
含辛茹苦,可怜天下父母心。且不说生孩子十月怀胎不容易,也不说漫漫养育路之难,就是一个证明身份的户口也足能令人唏嘘不已。
我有个农村朋友,由于夫妇两人长期在外地工作,不能及时回家参加当地的妇检,一时无法办理准生证,自然也享受不到住院分娩等相关优惠政策。在孩子出生后,他们就赶回老家上户口,当地派出所非要他们出具计生办的证明才行。找到计生办,被告知没按程序办理准生证就要罚款。村里人纷纷出谋划策,似乎不走正常渠道更容易些。但找熟人托关系总离不开钱权交易,这着实让看不惯此类现象的朋友左右为难。眼看孩子快到了上学的年龄,至今还是个“黑户”。
浙江永嘉县瓯北镇 廖辉军
村里没有接生员,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
偏远山区生孩子真难
生孩子难的现象,在一些偏远落后的乡村表现得尤为突出。
现如今,村子里昔日“实惠便利”的接生婆越来越少甚至销声匿迹了。更何况,出于对农村卫生条件和安全状况的考虑,政府也不允许接生婆接生孩子了,哪怕是经验再丰富的村级接生员也不能为产妇接生。加之没有孩子的“出生证明”是很难过计划生育这一关的,也无法到当地派出所为孩子报户口,所以农村妇女生孩子,至少要到乡镇卫生院去。但是,医生医术欠佳、医疗条件良莠不齐的乡镇卫生院,让许多孕妇的家人不太放心。因此,一些村里人生孩子大都到更远的县区医院,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便提前到省市一级的大医院去待生。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大都到了“跟前”才匆匆雇车或者拨打“120”去医院。往往有些产妇在一路颠簸的半途中就要分娩。
在城市医院里生孩子,如果是顺产,花费还少些,如果是剖腹产,则要付出不菲的花费,包括医疗费、家人陪护的食宿费、来来回回的交通费等,算起来要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
应尽快解决偏远农村生孩子难的问题,完善接生服务体系和技术服务配套设施,比如,成立专门的接生服务机构,选派专业的流动服务队等,形成安全、健康、快捷的综合服务网络。
山东济南市长清区 马洪利
要过事业关、人生风险关、医疗关、费用关等
生孩子的代价太大了
我有个“80”后的同事,是个独生女,她丈夫是独生子。夫妻俩生育了一个儿子,读小学一年级。工作之余,我们常聊孩子的一些事。
我鼓励她生二胎,不料她回答道:“我们双方属独生子女,符合生二胎的政策;但我与先生商量后,不打算再生了。”
她说,现在生一个孩子已很不容易了,生两个小孩“压力山大”,因为生小孩要过六道关:一是事业关。职业女性生小孩多在30岁左右,正是事业的黄金期,通常要为生小孩耽误半年时间的工作,既影响单位工作安排,也影响自身进步。二是人生风险关。女性怀孕后,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生理反应,而且在怀孕过程中还要面临很多风险,特别是生小孩的过程,是女性必须跨越的生死关。三是医疗关。为了母子健康平安,怀孕后要到医院孕检七八次,小孩足月临产前,要找熟人托关系联系医院。四是费用关。生小孩需花费一大笔费用,孕检七八次得花费1000多元;生产时花费更大,若顺产,市级三甲以上医院住院费6000—8000元;若剖腹产,住院及治疗费12000—15000元,要耗费一般工薪阶层近半年工资。五是办证关。想生小孩,必须先办准生证,办准生证手续繁琐,需出具双方单位证明,然后双方要到医院体检;小孩生下来后到派出所上户口,又要出具双方单位证明,经计生部门盖章、医院出具上环证明之后,小孩才能落户。办这些证件若不顺利,来回折腾,耗费时间,搞得人精疲力竭,不胜其烦。六是教育关。小孩从3周岁进幼儿园开始,教育压力剧增。一是资金压力。稍好一点的幼儿园每学年学杂费、生活费约1万元,3年幼儿园就是3万元;小学6年虽然不用交学杂费,但第二课堂、特长班开支就是无底洞了,一般得花3万元左右;初中3年开支也不会低于小学开支;到了高中,支出就大了,3年下来得花上四五万元;上大学花费更多。二是精力压力。小学通常要辅导,作为家长必须要尽责;小孩升初中、高中,不仅要成绩,而且还要找关系、请客送礼等等,使家长们一直处在比拼实力的竞技状态,让人疲惫不堪。
听完小同事的话,我默默不语,心生感慨:时代不同了,现在生孩子的确不容易,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湖南怀化市 莫开伟
办理准生证
规定应统一(公民论坛·生孩子如何不再难①)山西临汾 张奇平
生育服务证,老百姓称之为准生证,是国家管理人口政策的产物。准生证难办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流动人口身上。如果夫妻双方属于同一地区且户籍都在当地,办起来还是相对简单的。 由于各地办理准生证所依据的规定不同,造成了异地办理准生证困难,进而怀疑准生证存在的必要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准生证的产生有其法律依据和政策要求,在法律依据没有变化的时候,想通过废弃准生证的行政作为来解决办理准生证难的问题,有悖于依法行政。当然也不能因此而把异地办理准生证难的问题束之高阁。
正是由于各地准生证所依据的规定不同,造成异地办理准生证困难,解决问题就得从此入手,即办理准生证所依据的规定应当统一。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值得思考的是,像这样关乎老百姓生活细节的规定需要统一的情形还很多,准生证难办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政府机构
不太给力(公民论坛·生孩子如何不再难①)上海浦东 陈淑芬
笔者认为,生孩子难,根源在于政府相关机构的不作为。一是不少拟生育夫妇对国家生育政策以及各种手续不熟悉,而这在新人领结婚证时,民政部门就应以文本形式一一告知。二是办准生证手续异常繁琐、老套,使外出打工夫妇申请生育证难度增大甚至“难产”。实际上本可以通过各地计划生育联网工作及时跟进来解决,就如医保卡、交通卡可异地使用一样。三是一些发达地区基于发展需要,把原本有接生能力的镇级医院改成社区卫生中心,而这些社区卫生中心不再具备为产妇接生资格,进而导致产妇需到县级以及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些发达或相对发达地区的待产者家庭对医院选择标准高,导致接产医院人手紧缺,甚至不得已出现“拒绝”产妇入院现象。
生孩子难,折射的是涉及生孩子的相关政府部门对民众需求的漠视、工作的懒散、不作为及缺乏有效的监督与惩罚机制。
实行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如何让更多即将步入父母行列的人对国家生育政策及生孩子流程了解清楚,如何把 “生孩子难”降低到最低点,不仅需要社会舆论的呼吁,更需要政府部门从新婚夫妇领取结婚证的“源头”抓起,同时要注重社会资源的共享,让更多的夫妇不再沮丧于“生孩子难”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