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联动求突围——晋江寻求新突破报道之二本报记者 阮锡桂 何金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曾经深情说:“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永远不会忘记,这就是母亲的脸庞和城市的面貌。”
晋江,正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扮靓城市面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晋江工业化进程加速,创造了一个个奇迹。2011年,晋江人均GDP达8467美元,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水平。然而,与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相比,晋江的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如,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功能较单薄,特别是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阻滞了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城市品牌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十八大指明了城镇化发展的方向,爱拼会赢的晋江人,正大力谋划城市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踏上“以城促产、产城联动”的突围之路。
突破软肋:
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驱车从泉州市区往晋江,进入梅岭、青阳一带,只见高楼错落有致,广场灯光璀璨,人工湖波光粼粼,古厝美观整洁,公园植被茂盛……一座现代化新城呼之欲出。
在梅岭街道竹树下社区的晋江教育公园,记者遇到正带着孙女散步的蔡福英老人。她说,以前这里是低矮破旧的危房和充满污水的水塘。这两年,修建了教育公园,环境变好了。现在,只要天气好,她每天下午都会带着孙女来散步。
梅岭、青阳是晋江市中心所在。过去,城市化发育不足、水平偏低、配套不完善,是晋江的一大软肋。城乡布局、建设章法缺失,“城非城,村非村”,不仅导致外地高端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就连不少晋江本地人也外出买房置业。
产业转型倒逼城市化提升。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晋江制造”全面转型被提上日程,对城市化提出了新要求。工业产值占比过大,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凸显。没有城市化,服务业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晋江,必须踏上城市化的快车。
说干就干!2009年底,晋江启动梅岭组团征迁。紧接着,滨江组团、青阳组团、城北组团等八大组团开始逐步推进。大规模城市建设由此展开。
登上晋江电力大厦,眺望梅岭组团,低矮破旧的危房不见了,随处可见的是已建成或在建的高楼和繁忙施工的场景。梅岭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志雄说,去年施工高峰期,仅梅岭街道就有154台施工塔吊在运行,施工之密集、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短短两年多时间,从青阳到梅岭,从池店到罗山……晋江中心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统计显示,2006年,晋江的城镇化率仅46%;2011年,提升到60%。今年,这一指标有望提升到65%。
作为晋江城市巨变的见证人,位于梅岭街道的晋江芙莱茵信息公司的总裁姚俊峰说,受惠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芙莱茵这几年的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深深扎根晋江。
张志雄告诉记者,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梅岭街道有超过200家的中低端制造业工厂搬迁出去,同时,一大批的高端设计、商贸、信息等服务业企业入驻。去年,该街道财政收入达6.9亿元,同比增长147%。服务业的进入,不仅填补了制造业企业搬迁形成的财政收入缺口,而且形成了更大的财政收入增量。
中心城区建设的大规模推进,淘汰了低矮破旧的危房和高污染的中小作坊型企业,换来的是以万达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端服务业企业,极大地改变了晋江中心城区的原有面貌。同时,由于规划得当,梅岭一带中心城区的绿化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35%提升到46.6%。
有高楼,有绿地,有商贸……如今的晋江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正在显著提升。“目前,晋江的城市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业转型与城市化的推进,正在晋江深度融合,两者相得益彰,深刻地影响着晋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晋江市经济局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全市一城: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
晋江的决策者们始终在思考,城市规划与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产业。
晋江的民营经济发端于草根,多数布局在乡镇。从产业分布看,东石的伞具、英林的夹克、陈埭的运动鞋服、罗山的食品……一镇一品特色非常明显。如果只是简单地做好中心城区建设,根本无法带动和辐射密布在乡镇的众多产业与民企。近年来,由于城市、城镇软硬件配套偏弱,不少民企总部外迁。这深深地刺痛了晋江。
晋江的决策者开始思考应对之策并全盘布局。
2009年,晋江委托同济大学规划院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按照“全市一个城”思路,把全市陆域649平方公里、121公里海岸线作为一个城来规划建设。建设便捷晋江、宜居晋江、生态晋江,小城镇建设成为重要的突破口。
2010年,全省小城镇建设拉开大幕,晋江的金井、东石两镇被列为全省试点镇。晋江市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将众多乡镇建成晋江中心城区的卫星镇,与中心城区接轨。
交通先行。目前,晋江城区外围正在建设泉州绕城高速及围头支线等线路,在市区内构建环主城区与环晋南两条快速环路,并建设双龙路、社马快速等五条连接线。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把七大组团紧密连接起来。
日益改善的配套,让昔日略显偏远的众多乡镇,全面与城区对接。12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晋江最南部的金井镇。经过两年的建设,这个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已今非昔比——拔地而起的办公大楼、优美的现代化小区、遍地是绿的公园、崭新的星级酒店……这与中心城区的青阳、梅岭、罗山等地相比,不相上下。
金井镇镇长洪建立告诉记者,金井镇的发展规划,聘请了天津城市规划院来编制,高标准、高起点。目前,镇污水处理厂即将投用,滨海度假区、生活区已全部规划好。
七匹狼实业有限公司是发祥于金井镇的国内服装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毅然决定将总部放在金井,并新建了1000多亩的工业区和品牌工业园。“如今,这里各项配套都在完善,和晋江、泉州城区并无二致,我们很多外来人才都扎根这里。”谈到金井镇这几年的变化,七匹狼公司一名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陈埭镇的江滨商务区,这个晋江北部与泉州城区的接壤处,正在崛起一个泉州最大的总部经济区,一大批民企将总部设在这里。这里,如今被称为“泉州的陆家嘴”。
“目前,晋江的城市化进程加快,但质量有待提高。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继续加快城市化步伐,全面提升晋江的城市品质,为产业转型提供条件。”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说。
记者手记
发展之迫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晋江来说,既是民生之需,更是发展之迫。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个宜居宜业的环境。另一方面,晋江城市化相对滞后,吸引力、带动力不足,难以留住企业、吸引人才,更难以承载众多民企“二次创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之需。
瓶颈摆在眼前,如何突破?加快城镇化建设,成为不二选择。
专家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具有扩大投资、拉动消费、改善城乡面貌的多重效应。城镇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同时城镇化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由于历史原因,晋江的城镇化,是由农村工业化带来的质量并不高的城镇化,亟须把握机遇,迎头赶上,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把发展城市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结合起来。
眼下,晋江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和功能的逐步完善,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更高平台;第三产业正在逐渐成为提升工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发展空间巨大,发展潜力倍增。
从以产兴城到以城促产、产城联动,晋江正走出一条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发展之路。
(原标题:“产”“城”联动求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