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前将不开放高职之外异地高考

2012年12月31日07:19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万学忠张维

  12月30日,北京市有关部门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透露,2014年起允许随迁子女报考“高职”;2016年前,北京不会放开“高职”之外的异地高考;长期政策将努力保障京籍生源录取比例不受影响。

  过渡期政策开了一个小口子

  上述《方案》由北京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联合制定,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

  根据该《方案》,在北京市出台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办法之前和新办法公布后三年内,实行如下过渡措施:

  自2013年起,允许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报考北京中等职业学校。条件为: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3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

  自2014年起,允许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报考北京高等职业学校。条件为: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自2014年起,北京对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提供高考文化课借考服务,学生回户籍所在省参加高校招生录取。条件为: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及合法稳定住所,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北京市有关部门解释,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调整是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升学考试服务,需要严格对家长的社保和职业的年限要求,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出现“高考移民”,扰乱教育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具体办法争取2013年出台

  《方案》透露,北京市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办法争取在2013年出台。虽然目前看不到该办法的具体内容,但《方案》披露了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保障北京市中考高考录取总体比例不受影响。这一原则的政策依据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46号),该《意见》提出“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

  第二,在北京市出台随迁子女在京升学考试办法之前和新办法公布后三年内,实施上述过渡期政策。也就是说,2016年之前,不会放开异地高考。

  第三,异地高考条件将重点考虑如下因素: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居住、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

  第四,通过增加教育资源来缓解升学压力。

  政策出台面临三大难题

  北京市有关部门解释,北京作为首都和特大城市,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面临很多难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需要妥善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目前,北京常住人口2000多万人,已经远远超过国务院2003年批复的总体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北京人口控制在1800万人的调控目标,北京的资源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人口过快增长同时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从深层次制约着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需要妥善处理各级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持续快速增长,从2011年开始随迁子女高峰期与北京本市户籍学龄人口高峰期叠加,到2014年,全市小学一年级入学人口将由目前10万人左右剧增到18万人左右,增长率高达80%,小学在校生总量将由目前的68万人左右增加到84万人左右,之后几年仍将呈持续增长趋势。

  三是需要统筹考虑京籍学生和非京籍学生升学考试利益。国务院办公厅《意见》提出“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但由于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的客观限制和现行高考招生体制的束缚,同时,增加高校招生计划、提供借考服务等工作还需要国家主管部委的统筹协调以及人口流出地省市的协调配合,如何有效平衡京籍学生和非京籍学生的升学利益,难度很大。

  本报北京12月30日讯

(原标题:北京2014年起允许随迁子女报考“高职”)

(编辑:SN010)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了此文的人还看了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重庆女警自述被黑打:戴脚镣坐老虎凳
  • 体育CBA首例兴奋剂 山西外援吸大麻禁赛6月
  • 娱乐平安直通春晚 金池淘汰惹争议 视频
  • 财经年终盘点:郭树清履新1年70新政难救A股
  • 科技新浪科技2012年终策划:见证
  • 博客新周刊:2012年最让人痛心的十件事
  • 读书揭秘:被日军掠夺的中国十大国宝(图)
  • 教育北上广等17省市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 育儿怀孕给女人带来的10种惊人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