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兰考县一民办收养所4日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名弃婴死亡。失火户主袁厉害因为长期收养弃婴和孤儿,有“爱心妈妈”之称。但当地有关部门表示,相关收养行为并未办理合法手续。意外的大火仿佛一面镜子,在袁厉害“违法”的爱心背后,照出的是政府救助工作的缺失和不足。
兰考称将杜绝非法民间收养
5日下午,河南兰考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火灾事故公开回应。该县有关负责人现场表态称,悲剧事件的发生,和一些部门对民间收养弃婴行为监管不力有直接关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兰考县副县长吴长胜表示,袁厉害拥有子女,经济条件不足且没有在民政部门办理弃婴收养手续,比照国家收养法的有关规定,其并不具有收养弃婴的资格。
吴长胜说,考虑到袁厉害的做法是一种珍惜生命、社会担当的爱心之举,因此政府部门对其收养行为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吴长胜介绍,鉴于袁厉害的实际经济能力以及孩子的生存需要,此前兰考县民政部门先后为其家庭的20人办理了低保,公安部门也给一些孩子办理了户籍手续,这些举措是不符合规定的。
“造成目前这种局面,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有意放松监管有直接关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正是我们工作的漏洞。”吴长胜说。
发布会还介绍,今后兰考县将加大联合执法监督力度,力争从源头上杜绝非法的民间收养行为。
首家儿童福利机构今年开建
既然收养行为不合法,为何袁厉害能坚持收养弃婴和孤儿长达20多年?此间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有何作为?
面对普遍的公众质疑,兰考县民政局局长杨佩民表示,2007年以来,兰考县、开封市民政部门及福利院领导多次与袁厉害沟通,要求其交出收养儿童,由政府统一收养。2011年9月,开封市福利院从袁厉害家接走5名弃婴。同时,袁厉害也最终同意不再收养新的弃婴。
记者在调查中也注意到,针对袁厉害的收养行为,兰考县公安部门先后给20名孩子办理了户口;民政部门也给20名孩子办理了农村低保,目前每季度发放低保金共5520元。
一方面认定收养行为不合法,另一方面又给其进行救助。表面上“摇摆不定”的政府救助,暴露出的是当地救助活动的制度“短板”,以及儿童福利机构的缺失。
兰考县民政局提供的一份材料直言,造成袁厉害违法收养不能控制的更深层次原因是,全县至今没有一所儿童福利机构,安置弃婴的方式只有送到开封市儿童福利院,而早年开封市儿童福利院养育条件有限,不能做到送一个接一个。
这种情况在大火之后将有所改观。吴长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不惜财力、物力,2013年全力建好兰考县社会福利中心。
(原标题:只提“监管不力”兰考认错避重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