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企业疑未因事故停产

2013年01月08日02:02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实地探访山西苯胺泄漏 污染源约30公里 污水排放沟渠黄色冰水依然可见 山西长治承认政府“认识不足”因此迟报

  本报特派记者 邢云 陈正 发自山西潞城

  无疑,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给漳河下游的河南、河北造成很大“麻烦”。那么,泄漏事故如何发生,污染是否得到控制,为何事发5天后才知会下游?1月7日,本报记者赶赴山西潞城,沿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下称天脊集团)污水排放口,一路顺排污渠下行至辛安村,即排污渠和浊漳河交汇处,约30公里路程,所见情形触目惊心。

  此外,山西长治方面7日首次明确回应天脊集团苯胺泄漏事故未及时上报原因。新闻发布会上,长治市市长张保表示,事故在2012年12月31日发生,直到2013年1月5日才得以披露,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对污染事故严重性认识不足,因此向公众道歉。

  探访事发地

  苯胺泄漏排污口及下游正清理

  一家“超大”企业

  天脊集团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潞城建厂,是潞城支柱产业之一。在潞城县城东侧,除了天脊集团,还有多家规模不一的化工企业。潞城市区两侧,以“天脊”命名的宾馆、广场、医院、游泳馆、超市等场所不时映入眼帘。这家企业在当地地位可见一斑。

  据天脊集团网站简介显示,其前身为山西化肥厂,是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成套引进德国、日本、法国、挪威等八个国家十一项专利技术和设备建设的第一个以煤为原料生产高效复合肥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化肥为主、集有机化工、煤炭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为一体,多产品、跨地域的大型煤化工产业集团。

  112家企业停产整顿?

  1月7日中午,记者在天脊集团厂区外围多个分厂看到,载有货物的车辆不时出入,高高烟囱仍冒着浓烟,甚至有的排污口还在继续排水,一条长而窄的污水排放沟渠里,只见浓黄色水流还在流淌,部分渠段结上黄色冰面,有的水体呈浅蓝色。

  而在此前,据相关消息称,长治市政府对浊漳河流域112户化工企业进行停产整顿,排查隐患。

  记者所见场景,让人怀疑是否真的“停产”。据天脊集团一位门卫称,没有领导指示同意,无论是谁,一律不得进入厂区,“这里厂区没停,只有‘方元’停了。”

  门卫口中所称“方元”,即天脊方元公司。也就是此次苯胺泄漏事故直接责任单位。根据天脊集团官方网站介绍,天脊集团方元公司位于山西省潞城市中华东大街天脊集团南环路,公司2003年12月21日成立,2006年年底建成投料生产,是天脊集团实施“肥化并举”战略、全面推进第三次创业的“四大工程”之一。整个方元公司约有200名员工。

  此前,该公司总经理陈建温、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任勇杰、储运车间主任程新生、副主任宋涛已被撤职。

  当事罐体容量3000吨

  记者在厂区外围找到了那个泄漏苯胺的排污口。3名身着天脊集团工作服装的男子,正手执铁锹、铲子,对排污口的冰块进行清理。排污口隔着一条不宽的马路就是泄漏苯胺事故的厂区,发生泄漏的苯胺罐体直接映入记者眼帘。据施工工人称,该罐体容量是3000吨。

  问及天脊厂区工人具体爆裂时间,几乎所有受访者均称不知。有媒体援引天脊集团负责人的话说,2012年12月31日7时40分左右,企业巡检人员在例行检查时发现苯胺库区一根往成品罐输送苯胺的软管已发生爆裂,苯胺沿着雨水系统被排入河道。发现泄漏后,有关方面同时关闭管道入口出口,并关闭了企业排污口下游的一个干涸水库,截留了30吨苯胺,另有8.7吨苯胺排入浊漳河。

  追踪污染物

  排污沿线村民颇多怨言

  村民抱怨排污渠污染

  从当事公司的排污口出发,沿着排污沟渠,记者沿线下行,并对一些村民进行随机采访。

  据王都村一位村民称,村民从不引用沟渠中的水,只会在稍微清澈时灌溉农田,“家里饮用水只用地下水”。

  排污口下游不远,污水流速不一,有个别渠段拦截断流,但下游还是留下很多淡黄色残冰。

  谈及这条污水沟渠,微子镇不少村民怨言纷纷。他们说,从不敢将沟渠作为水源,虽然距离很近,“即便是洗衣服也不用”,因为水的颜色有时候发绿、发黄。

  没人通知苯胺泄漏

  关于苯胺泄漏的事,有的村民说,他们是通过看电视采知道污染事故,上级干部没人来通知他们。

  在上黄村村口附近,数片低洼地带,都是厚达10多厘米的污冰。两台铲车和很多身着天脊集团工作服的工人,正在忙着砸冰、堆起,而后装入编织袋运走。接下来如何处理,工人们态度谨慎,闭口不语。

  黄牛蹄村外就是百里潭水库,下游为平顺县。该水库目前紧急拦截了大量含有苯胺水体,当地有关部门称,其中约含有30吨苯胺。记者步行水库堤岸,看到已然成冰的水面上抛撒了大量黄土遮盖。一辆环保监测车辆停在附近。村民说,平时水库存水不多,几天前突然水多了起来,看了水库边竖立的警示牌,才知道库存里的都是有毒的水。“要是水库里的污水渗到地下,该怎么办啊?”有的村民表示担心,却又无可奈何。

  漳河里曾漂有死鱼

  从水库下行数公里,就是山西潞城与平顺县交界的黄牛蹄乡辛安村。这个村外就是水流湍急的浊漳河,风景秀丽,是一个有着“华北第一漂”美誉的旅游区。这个旅游区以经营水上漂流项目闻名。浊漳河是上党地区最大河流,流域内不仅可以“漂流”,还是辛安泉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

  但是,就在这美丽的风景区边,却有一条来自天脊集团的排污渠。沟渠连着浊漳河,泄漏的苯胺就是在这里汇入浊漳河,然后顺着哗哗的水流,一直流进了河南安阳、河北邯郸境内。

  虽然泄漏事故已经发生了7天,这条排污渠已干涸,但现场仍有刺鼻气味。其上面白色石灰粉痕迹下,隐约露出含有苯胺的冰层。在排污渠入河口处,很多活性炭袋子砌成一条“炭坝”,截断了污染物流入浊漳河的通道。

  从远处望去,这条排污沟渠就像一把利刃切入浊漳河。几天前,可怜的浊漳河水就这么裹挟着有毒物质,流淌到河北省涉县合漳乡境内,与清漳河汇为一处,而后继续前进。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因为紧临浊漳河缘故,有不少村民临水而居。现场目测,浊漳河水没有结冰,水比较清澈,也没有明显气味。沿着河道步行一段距离,也没有感觉到异常颜色。

  然有村民称,几天前浊漳河下游曾有死鱼漂浮,“现在估计看不到了”。

  长治市长为迟报事故道歉

  去年12月31日发生的泄漏事故,下游邯郸直到5天后才接到通报。事发突然,使得邯郸城区大面积停水,很多市民在商场超市抢购矿泉水。这起由下游城市大面积停水倒追出上游城市水污染的事件,很快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涉事企业和事发地政府是否存在信息漏报、迟报,甚至瞒报等问题一时成为焦点。

  为何事故发生5日后天脊集团才通报泄漏事故,该事故是否存在瞒报、迟报情况?

  1月7日上午,天脊集团苯胺泄漏事故举行了第三场新闻通气会。给在场记者同行们的感觉,这场发布会的关键词是“道歉”。山西省长治市市长张保首先作出道歉。

  张保说:“我们对环保污染认识不够、警惕性不高,特别是对苯胺进入浊漳河以后污染危害性估计不足,因此没有及时上报省政府,对此我们表示深深歉意。”

  随后,天脊集团董事长王俊彦也表达了歉意:“事故发生后,我们一开始对事故危害程度认识不够、估计不足,各种因素考虑不周到。现在,我诚恳地向大家道歉。”

  值得注意的是,张保在会上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及时上报山西省政府。他如此解释:事故发生后,当时企业上报的苯胺外泄量是 1吨到1.5吨,我们认为这是一般的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有效处置,没有想到现在会成为环保环境污染的大事故。

  王俊彦也解释说,从事故发生后,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采取多种措施,清除污染物,并对事故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但对事故严重性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企业采取投放活性炭、洒石灰粉等措施,认为能把污染控制在进入浊漳河之前。但后来发现有外泄现象,遂加快堵截,因此影响到及时上报。

  山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大山表示,随后会及时向社会各界公布最新调查进展。

  五日之谜初解三大疑问犹存

  山西长治“12·31”苯胺泄漏事故发生5日后才上报引起公众强烈质疑。1月7日,长治市市长张保及肇事方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党委书记王俊彦初步解释了“未及时上报”的原因:一是事故发生时企业上报给长治市环保局的苯胺泄漏量仅为1吨至1·5吨,长治市政府接报后认为数量小可由企业和环保局自行处置;二是长治市有关方面、天脊集团在5天里“专心治污”,直到5日11时天脊集团向长治市环保局报告苯胺泄漏高达8.68吨后,长治市政府才在17时书面向山西省政府报告,山西省政府立即报告国务院,并向下游的河北、河南省通报。

  截至记者发稿时,围绕着“12·31”仍有三个疑点悬而未解:原本应该封闭的苯胺罐区为何有条“捷径”直通河流?苯胺外泄量上报的一直都是1吨至1.5吨,但到第5日企业才“知道”是8.68吨,企业“迟报”之外是否还有谎报?为何山西泄漏的苯胺,而污染河北漳河的却主要是挥发酚,挥发酚从何而来,是否还有其他污染源?

  疑问一/

  污染物为何能直排河流?

  记者在苯胺泄漏事发地——— 山西潞安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方元公司苯胺罐区看到,苯胺罐区是一个由一道两米左右高的围墙围起来的封闭区域,进出需要经由一座类似天桥的铁架,以翻越围墙。

  然而,这座原本应该封闭的区域,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漏洞:苯胺罐区有一根管道分别与雨水处理池和事故池相连,下雨天,通往雨水处理池的阀门打开,罐区的雨水经由地形引导流入管道进入雨水处理池后排入浊漳河;不下雨时,这道阀门是关闭的,一旦发生苯胺泄漏,苯胺将会通过管道进入事故池。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12月31日7时40分以前,通往雨水处理池的管道阀门竟是松开的!这直接导致当日38.68吨苯胺经过排水系统直排浊漳河,尽管天脊集团拦截下了30吨苯胺,还是有8.68吨的苯胺排入河道,造成下游河流水体污染。

  山西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在管道阀门现场指出,企业做了很多排查隐患的工作,但是真正的隐患却在这儿,没有排查出来。

  那么,雨水处理池的管道阀门是容易发生意外的最薄弱环节,为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看似最终成为苯胺罐区“阿喀琉斯之踵”的安全盲点,是否恰恰暴露了一些化工企业偷偷排污的隐情?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最终调查结论。

  疑问二/

  迟报之外,还有“谎报”?

  尽管仍未明确承认是“迟报”,但1月7日上午,长治市市长张保承认“未及时向省政府上报有关信息”并作出道歉。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此次“苯胺泄漏”信息报送路线图是这样的:2012年12月31日7时40分,天脊方面发现苯胺泄漏,这意味着泄漏发生在7时40分以前;12月31日18时,长治市环保局接到天脊集团报告泄露苯胺1吨至1.5吨,报送市政府后的结论是自行处理;1月5日上午,山西省环保厅接到国家环保部的通报,环保厅随即通知长治方面;1月5日11时,天脊集团向长治市环保局报告苯胺泄漏达8.68吨;1月5日17时,长治市最终书面向省政府报告,省里随即报告给国务院。

  而根据山西省2011年制定的《山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山西省政府应当在当天就接到报告并上报。“12·31”事故迟报不仅体现在纵向上,还表现在横向上:5日下午,长治市才向河北、河南方面通报有关情况。

  除了迟报,企业是否存在“谎报”同样存有疑点。记者了解到,天脊集团在苯胺泄漏后一直向有关部门报告称,苯胺泄漏量仅为1吨到1.5吨,根据张保的说法,此数量等级污染“自行处理即可”,导致地方政府未能及时向上报。

  而5日上午,天脊集团突然向有关部门报告称苯胺泄漏量为8.68吨。那么,前4日企业一直报告1吨至1.5吨是计算错误还是谎报?有关方面对此一直没有给出具体说法。

  疑问三/

  何来挥发酚,有其他污染源?

  此次“12·31”环境突发事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山西方面是苯胺泄漏,但是造成河北方面停水的主要污染物却是挥发酚。

  河北方面数据显示,1月5日,在浊漳河河北入境处,挥发酚浓度高达0.644毫克/升,超过国家地表水单位标准127.8倍。邯郸市政府5日发布公告称,邯郸接山西省有关部门通报,漳河上游浊漳河山西境内发生了事故性污染物排放,但当时山西方面并未明确指出是苯胺。

  山西苯胺泄漏,河北却是挥发酚超标,有关专家认为,苯胺不在特定条件是无法生成挥发酚的。那么,挥发酚从何而来?是否还存在其他的污染源?

  山西省政府6日召开会议,要求从浊漳河晋冀交界处往回倒查其他污染源。目前,调查结果尚未公布。此外,山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大山7日凌晨说,国家有关部门已现场对岳城水库进行全面采样和检测尚未发现苯胺类有机物污染。但河南省安阳市方面监测结果显示,安阳市境内岳城水库、红旗渠等部分水体有苯胺、挥发酚等因子检出和超标。同样是针对岳城水库的检测,为何会有不同的结论?对此,事故处置工作组尚未作出解释回答。 (据新华社)

  涉县积极应急处置漳河污染

  本报邯郸电(记者陈正、邢云)1月7日,记者从涉县获悉,从目前情况来看,群众饮水安全,市场没有销售“问题死鱼”现象,没有出现一例人员中毒事故,因此此次事件尚未对该县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当前相关部门和乡镇仍在持续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据了解,浊漳河经涉县合漳乡合漳村与清漳河汇合后入漳河,所以此次事件只涉及该县合漳乡14个村、4137户、14706口人。因这14个村全部饮用机井水,而且6日涉县对离河道较近、井深不足100米的2眼饮水机井采集水样,经邯郸市环保局监测,水质不超标。

  同时,6日晚,涉县对井深不足100米的其他4眼饮水机井采集了水样,并已送达邯郸市环保局进行监测分析。另外,当前已过小麦冬灌时令,群众没有用漳河水进行农田灌溉。

  此外,涉县县委、县政府还做好了应急救治准备。一方面,县水利局积极配合合漳乡政府开展群众饮水安全隐患排查;另一方面,卫生部门正积极开展应急救治各项准备工作。

  浊漳河山西境内水域污染下降

  据新华社电 7日,山西省环保厅在新闻通气会上宣布:根据浊漳河上四个断面最新水质监测数据,天脊化工“12·31”苯胺泄漏事故处理已取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浊漳河山西流域两个断面水质采样中,苯胺含量已低于标准限值,且未检测出挥发酚。在浊漳河河北流域两个断面采样中,苯胺含量下降至1.5毫克/升,为标准限值的1.5倍,挥发酚含量下降至约0.01毫克/升,超过标准限值2倍。

  邯郸居民对山西迟报表示不满

  据新华社电 1月5日到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水污染突袭河北邯郸,一场毫无征兆的大面积停水让邯郸市民措手不及。据邯郸市环保局5日提供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从山西流入的浊漳河在邯郸入境处挥发酚浓度为0.644毫克每升,超过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127.8倍,岳城水库入口观台水站挥发酚浓度为0.008毫克每升,超过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0.6倍。

  邯郸市政府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邯郸市官方1月4日下午接到水利部漳河上游管理局通报说,漳河上游山西境内出现大量死鱼,邯郸方面立即进行了排查,于当晚发现山西河北交界处河道有死鱼现象,显示可能出现污染。邯郸市连夜迅速对邯郸境内漳河沿线以及邯郸水源地岳城水库等进行排查监测,5日初步确定河里有挥发酚等污染物。但山西长治方面直到1月5日下午才正式通报邯郸市,称2012年12月31日一家企业发生苯胺泄漏,对邯郸水源地上游造成了污染。

  记者在邯郸当地采访时,许多市民对山西方面迟报信息也表示不满。一位姓苗的市民告诉记者,如果山西方面早点告诉邯郸,也不至于现在闹得邯郸人不得安宁。“除了直接的停水损失,还有更多水产养殖业的损失目前很难估量,我们养鱼用的水都来自漳河,目前虽没有显示异常迹象,但万一将来死鱼了算谁的责任?而且估计市场上很长一段时间没下家敢买这一区域的鱼。”岳城水库附近一位渔民说。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了此文的人还看了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将推进劳教制度改革
  • 体育西甲C罗两球卡西登场皇马4-3 巴萨4-0
  • 娱乐撒贝宁首认与章子怡恋情 获赞爷们
  • 财经三星等1.7亿垄断退款被曝遭行业协会截留
  • 科技苹果App Store下载量突破400亿次
  • 博客警惕权贵阶层毁灭中国梦 艺人吸毒疑点多
  • 读书如履薄冰:中国历史上酷吏们的下场
  • 教育武书连2013中国大学排行出炉 浙大三连冠
  • 育儿网友提议设“公交孕妇卡”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