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受邀来兰出席兰州黄河母亲文化园项目发布会的中国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了我国的“飞天”梦。
嫦娥二号:中国航天史上最远“太空长征”
“大家其实还是应该多关心一下嫦娥二号,嫦娥二号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与嫦娥一号撞月的归宿不同,嫦娥二号将在太空工作到最后一刻。”欧阳自远笑着说。他告诉记者,1月5日,嫦娥二号成功飞越探测图塔蒂斯小行星,已突破1000万公里,这是中国航天飞行历史上最远的“太空长征”,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飞行控制能力得到新的跃升。
嫦娥二号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日地系统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成功飞越700万公里外的图塔蒂斯小行星。与近地飞行器8万公里、嫦娥一号卫星38万公里的距离相比,此次1000万公里是中国航天器迄今为止到达的最远距离,并首次掌握了1000万公里外的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同时,嫦娥二号在燃料最优化分析利用、轨道衰变规律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使我国深空探测能力得到新的跃升。
嫦娥三号:实现着陆器与月球车联合探测
在谈到嫦娥三号时,欧阳自远说,2013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年,按照我国探月工程总体安排,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嫦娥三号发射和软着陆落月任务,这是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着陆器与月球车的联合探测,对月球开展着陆器的就位探测和月球车的巡视探测。同时,嫦娥三号的月球车底下还装有测月雷达,将切开月球下面100米深度的地方,边走边探测,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欧阳自远表示,嫦娥三号将于今年6月(如果错过窗口也可能推迟)择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发射,着陆地点基本确定在虹湾地区。嫦娥三号任务最难的是降落,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因此,月球车下降时不能采用降落伞,需要开启发动机反方向将探测器往上推,“一边落一边往上推”,等月球车慢慢下落至距月球4米的位置时,发动机熄灭,月球车采用自由落体的方式,软着陆在月球虹湾地区。各项技术参数表明,这辆月球车是我国最高智能的机器人,它全部自主导航,自己选路线、上坡、下坡、避开障碍,自己指挥身上的仪器操作,并配备360度全景相机、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谱仪,将进行月面“巡视”,然后把数据传回地球。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将共同在月球上软着陆,之后,着陆器不移动,而月球车则在月球上“行走”,两者联合完成探测任务,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
月面“过夜”:原子能电池帮忙
欧阳自远说,嫦娥三号落月后的主要任务是精细探测月球局部地区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地质结构、月球表面环境等,探测过程中将遇到很多难题,如月球表面尘埃带电,会给太阳电池、光学器件等带来不利影响,这些困难都是近地卫星不曾遇到的;此外,在月球上“过夜”也是一大难题。月面条件比近地环境更加恶劣,长达14个地球日的月昼,太阳热流照射时间长,月表温度可达120℃,月夜14天内没有太阳光照,温度可降至-180℃。为此,科研人员专门研制了一种能持续工作30年的原子能电池,以帮助月球车在月面“冬眠”。等太阳光再次照到月面时,电池自动重启,月球车开始工作。
我国载人登月:目前没有确切时间表
欧阳自远告诉记者,嫦娥三号任务的实施将获得第一手科学探测数据和资料,这必将促进月球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材料科学等的原始创新和发展,进而带动更多基础学科交叉、渗透与共同发展。我国第三步探月目标是掌握月球探测器自动钻探取样与铲取样品并返回地面技术,在月面分析取样的基础上,采集关键性样品返回地面。这一阶段月球探测的成果将为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月面环境、地形、月岩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等科学依据。但他透露,无人月球探测的实施将为我国载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设积累技术和经验,但我国载人登月计划目前还没有确切时间表。
嫦娥五号:将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
欧阳自远还透露,嫦娥五号计划在2017年完成我国无人月球探测“绕、落、回”中的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即取样返回任务。嫦娥四号将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星,未来到月球取样并返回的重任将由嫦娥五号来完成。由于嫦娥五号重量很大,我国现有的运载火箭无法承担发射任务,未来计划用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
本报记者 武永明
(原标题:“嫦娥之父”欧阳自远在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嫦娥三号有望今年6月择机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