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江创造”破冰民营经济

2013年01月24日16:29  综合

  浙江--“浙江创造”破冰民营经济                                          

  新浪网2013年各地两会报道之浙江篇

  导语:浙江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地下钱庄”融资已经在事实上存在多年,但一直没有获得政策许可。在地下钱庄的背后反映出近年来浙江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主出走,地方经济遭遇困境。业务的“繁荣”也折射出民间金融市场的畸形现状,在实体经济突飞猛进中,金融业的严重滞后以及原有金融体制的尴尬。

  地下钱庄“惊涛骇浪”

  温州已然成为一座“借贷之城”。在温州随便买上一份报纸,分类信息版几乎都是借钱和贷款的广告,民间借贷已渗透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在高利率高回报的驱使下,民间资金对借贷市场趋之若鹜,一些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甚至小额贷款公司等“异化”经营,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钱庄”。他们挂着担保公司的牌子却不做担保业务,许多担保公司进入高利贷市场,成为附着在经济肌体上的吸血鬼。但是企业家们把非法钱庄视为帮助致富的有效工具,他们不愿把这些地下钱庄称作“高利贷”,并感谢其为自己企业发展提供帮助。这也许就是浙江地下钱庄无言的现状。

  明星企业深陷高利贷

  飞跃集团申请破产,金乌集团董事长出走躲债,东洲集团董事长举家外逃…… “资金链断裂危机”,已经波及到了众多浙江明星企业。2008年5月,台州飞跃集团资金链断裂,创立者邱继宝向政府提出破产申请。 6月浙江省“青年星火带头人”、义乌金乌集团董事长张政建出走躲债,留下全面停产的厂房和巨大的资产黑洞。6月,浙江东洲实业集团董事长何炜东因资金链断裂,负债数亿举家逃往新西兰;丽水青田欧星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侨商李焕军远遁杭州。台州市发改委“一季度金融形势分析汇报材料”进一步显示,自年初以来的三个月,台州共发生涉及银行融资的企业关停或企业主逃匿事件28起,危及银行债权2.18亿元。

  地下钱庄成为定时炸弹

  银行一直不愿将资金出借给私企,这为私营钱庄提供了机会,许多拥有资金的储户也希望投资收益率高于银行利率的产品。当地警方和执法机构很少打击非法钱庄,认为它们与银行互补,扮演着积极角色。但有证据表明,一些借贷者将贷款资金用于赌博或其他非法行为。有学者说,这一直是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今年,浙江的黑市利率已达到每月10%,尽管如此,一些企业主仍表示不得不寻求地下钱庄帮助来解决现金流问题。但专家说,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达到120%的年回报率,一旦运营遭遇困境,借贷企业将被高利贷拖垮。

  中小企业“一声叹息”

  2011年

  温州知名餐饮连锁企业波特曼因无力偿还高利贷而倒闭,老板严某夫妇“出逃”前留下20万现金与4辆汽车给工人发工资;温州当地明星企业江南皮革厂因老板黄鹤“赌博输掉好几亿”,导致公司资金断链而破产;温州一家制鞋公司老板因欠下巨额债务而跳楼自杀;这一桩桩风声鹤唳的“倒闭”“自杀”新闻的背后是企业资金链断裂、融资难、银行惜贷等现状,在浙江民企纷纷出走的背景下,留下的只是一地的叹息...................。。

  受困资金链断裂

  满眼担保公司的同时,记者听到最多的是中小企业资金链吃紧、从银行贷不到款的烦恼。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中小民营企业头上都悬着“四把刀”———汇率、退税调整、《劳动法》带来的用人成本上升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众多中小企业因此资金链紧张。

  难耐经营成本高涨

  对当前浙江民营企业成本上升影响最大的,实际上是原材料成本及相关生产要素导致的经营成本的上升。调查显示,在浙江台州,原材料成本因素占到了总成本飙升部分的69.4%。原材料加上土地、能源、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涨,才真正地构成了当前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最主要的不利因素。必须认识到的是,这还是一个

  长期性存在的因素,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这应是解读当前中小民企困局原因的最大的意义所在。

  银行惜贷“坑爹”中小企业

  现有的金融机构设置不合理,没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机构更多地是为大企业服务,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银行较少。其次是资本市场发育不全,企业过多地依赖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发债发不了,上市的门槛也是挺高的,直接融资的比例在整个银行贷中仅占1%。三是,目前的担保体系也不齐全。尽管社会担保公司很多,仍不能满足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担保业务也是对流动资金的担保,对固定资产的担保还没有,也就是说不可能对项目建设进行融资担保。四是中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差,银行不愿意为小企业贷款,许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贷款抵押物,再加上企业财务制度不明晰等因素,在银根收紧后,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自然减少。

  “浙江创造”破解困局

  2012年“温州金融改革”成为了整个浙江地区的热词,针对近年来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国家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温州金融改革任务包括制定民间融资管理办法、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开展个人境外直投试点等共计12项。温州的商人赵瑞生说:“温州民间借贷很正常,信誉也好,一般几百万连借条都不打。”但去年,他第一次遇到接连两笔资金收不回来。“没有法律保护的民间信用体系是脆弱的。那么,在金融改革的扶持下浙江的中小企业会走出哪些困境呢?企业自身又应该如何调整摆脱目前困局呢?

  金融改革

  “松绑”民间资金

  业内认为,作为一直以来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的温州,此次进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将有利于规范和促进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并且有助于促进“金融回归实体经济”。

  温州试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

  温州“金融八条”提出,要利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时机,把民间资本引导到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地方经济建设上。要引导商业银行合理定价,落实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实施重点企业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减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此前,地方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已上调10%。

  加快中小企业升级转型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非常困难,但是“转型升级”无疑可以帮助浙江企业走出阴影,并继续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二法门。而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除了政府必不可少的政策支撑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外,最主要的,是企业家要有坚定的意志与明确有效的转型升级手段。

  “浙江创造”才是增值王道

  中小企业要选择苦练“内功”,尤其是科技创新作为活下去的第一要务。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对产品创新及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技术

  人才,加强员工培训,着力为企业创新提供内在动力;还有企业积极与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讲,从“制造”到“创造”的过程必将是一个比较痛苦的阶段,但在优胜劣汰的同时,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存活下来的企业综合实力无疑会大大增强。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朝鲜宣布正计划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 体育澳网-李娜横扫莎娃 第3次进大满贯决赛
  • 娱乐于是之清晨告别 人艺演员鞠躬哀悼(图)
  • 财经基尼系数官民数据打架 灰色收入是主因
  • 科技谷歌CEO佩奇暗示X Phone手机确实存在
  • 博客李银河: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信任危机?
  • 读书天国往事:三千女兵成洪秀全最后屏障
  • 教育中国留学生哪些问题最让老外看不惯
  • 育儿女子趁产妇熟睡抱走婴儿被监控拍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