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立之间武汉城变
过去一年多武汉大兴土木,建起新长江大桥,开通地铁,但武大牌坊被拆也给市民留下遗憾
在2013年农历新春到来之时,回望已经走过的2012年,对于华中重镇武汉来说,是有着众多标志性建设的一年。在老武汉市民看来,这是“大兴土木”的一年,似乎到处都在施工,到处都在兴建,也到处都在堵车。
细看之下,这一年的建设并非是修修补补的小工程,打造的都是较具标志性的建筑:市内第七座长江大桥、第一条地铁线等等。但“立”的同时,也有标志性建筑的“破”:武大正门牌坊似乎不可逆转地被拆除。实用、便捷的建筑和交通投入使用,凝聚情感和人文色彩的建筑为修路让步。一破一立之间,代表的已不仅仅是武汉的发展。南都记者新春之际,实地走访带您体会这破立之间的武汉情怀。
新长江大桥拔地而起
腊月二十八,由于春运的缘故,高铁上的乘客比往常要多许多,不少人是站票。作为武汉人,南都记者每年都要乘坐几次武广高铁,与以往不同的是,此趟从广州出发的高铁上,多了许多北方口音。去年12月,京广高铁正式开通,从广州到北京只需8小时,目前虽然每天只有3趟车,到对飞机票价的冲击还是明显的。自京广高铁开通后,武汉的龚先生每每去北京看望女朋友,都能买到极低的飞机票,“就算加上190块机建和燃油费,还是比高铁便宜。”
约4个小时,高铁已到武汉站,该站处于武汉市城郊,一般乘客下车后都选择打车进市区。上车后,司机走了一条南都记者不认识的道路,正欲开口质疑是否绕路宰客,司机就开始半自言自语半解释了:“这是二环线,前面连接着二七长江大桥,都是去年建好的。”二环线类似广州的内环路,全程没有红绿灯,平时南都记者从武汉站回家需要近40分钟,如今只需20分钟左右。
而二七长江大桥的建成,大大节约了汉口东边市民过武昌的时间。武汉市被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大致分为三块:汉口、汉阳、武昌,其实汉口到武昌和汉阳到武昌需走长江桥,汉口到汉阳需走江汉桥。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桥梁投入使用或者计划修建,目前甚至大部分武汉人都无法准确说出,武汉到底有几座跨江大桥,实际上长江桥有7座,江汉桥有5座。
“满城挖”数年 终圆“地铁梦”
除了二环线和二七长江大桥,地铁二号线也一直处于修建状态。连续几年,由于处处都在施工,武汉的交通状况都不是太好,很多在武汉读大学的人回忆那几年时,常常调侃:“(武汉)现在还像一个大工地吗?”连武汉市市委书记阮成发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他知道很多人叫他“满城挖”。
好在2012年12月28日,地铁二号线终于通车,不仅多了一条公共交通,地面也因施工完毕大大拓宽,交通终于有所缓解。地铁开通当天,欲“尝鲜”的武汉市民挤爆了地铁车厢,一名湖北经视台记者笑称,当时想报道第一列列车出发的新闻,结果市民太多,这名记者硬是没挤上列车,只得乘坐第二趟。
之所以叫“二号线”,是因为几年前修建好的汉口轻轨被称为一号线,建在空中的轻轨由于路线较短,最初没能起到太大的缓解交通作用,直到二号线通车,两条路线接驳,地铁走江底通往武昌,才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围绕地铁,去年有一场“站名争议”和“冠名争议”。最具代表性的站名争议,是街道口站,有些站名为突出周边的景点和知名学府,选择在后面加括号注明,比如街道口(武大)站。但此举引发了较大争议,一是因为武大离街道口还有约1公里距离,不少市民建议以旁边的妇幼医院取名,称为街道口(妇幼)站。同时,离街道口稍近的武汉理工大学学子普遍不满,认为应以本校名称命名。最终,定为街道口站。
与此相比,“冠名争议”更受人瞩目,传播范围更广,武汉以外的地方也知道了“著名”的“周黑鸭·江汉路”。“虽然周黑鸭和江汉路都是武汉的标志,但联在一起,并放在地铁站前,我们就不依了。”陈先生的意见代表了许多人的想法。
其实,早在前年年底,江汉路的冠名权就拍卖给了周黑鸭公司,但未引起关注,直到去年年中,一张印有“周黑鸭·江汉路”的站牌照片在微博传开,舆论始哗然。去年11月,包括江汉路在内的二号线所有站名冠名都被取消。
武大牌坊被拆 学子叹惋
同样引起争议的标志性建筑,还有武大正门牌坊。
2012年10月9日,在众多送别者的注视中,一台吊臂车仅用了2分钟,就将武大牌坊拆除。作为武汉大学乃至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这个牌坊竖立在珞珈山旁已经有19个年头了。
但在去年,牌坊与大家暂别了。按照规划,武大门前的八一路下穿通道完成后,文理学部和信息学部将被一个大广场联通,新牌坊将建在广场中间。
其实,被拆除的牌坊并不是历史最悠久的那个,武大最早的牌坊目前位于街道口劝业场,建于1931年,木制结构。但木牌坊建成次年,就毁于龙卷风。1937年,武大在原址建造钢筋水泥冲天式牌坊。随着附近的发展和变迁,老牌坊渐渐被林立的高楼包围,留在劝业场。
1992年,为迎接建校100周年,武大以老牌坊为蓝本,于1993年建成了新大门牌坊。此次拆除的,就是这个牌坊。虽然是只有20年的仿制牌坊,基本不具有任何文物价值,不属于历史保护文物,可对于不少武大学子来说,牌坊凝聚着他们的感情。
牌坊被拆除后,引起许多武大学子的诸多口水,武大校长李晓红在珞珈山水论坛上发帖《关爱学生是学校的天职》安慰学子:“现在的大校门根据规划要拆,但要在附近重建,不是拆了就没有了。最老校门附近市里答应给予整治,还武大的历史风貌。大家不用担心,您会找到自己心爱的校门。”
一封信平息不了学生的怒气和疑惑,直到现在还会有学生不断地在问,“为什么一定要一拆了之”、“为什么不能原貌迁移”。
大年初一下午,一位武汉的哥告诉南都记者,年前有一位外地游客搭乘他的出租车,提出要去武汉大学转转。但他只能遗憾地告诉对方,现在连武大的标志性牌坊都没了,真不知道该带他去哪里。在过去的那一年里,武汉人都以为武大牌坊不会拆,但最终还是拆了。
统筹:南都记者 张立璞
采写:南都记者 张钊
回家感言
同家人朋友交谈中,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里,从最初武汉城里遍地工地,交通堵塞严重,百姓怨声载道,到如今二七长江大桥建成,地铁通车运营,武汉人明显感受到了交通、市容等多方面的大提升。
在辞旧迎新的这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武汉城内,无论是破与立、好与坏,这一年的变化,都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了每一个武汉人的心中。 南都记者 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