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中央“八项规定”给中国吹来一阵改进作风的新风。而今,新风是否依然强劲?好作风有没有被过年的热闹冲淡?那些根深蒂固的陋习有没有死灰复燃?节后上班第一天,记者深入基层,实地见闻、感受了种种“变”与“不变”。
南京:群众不满意的直接点名
尽管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从记者的察访来看,多数地方部门、机关的工作作风已出现明显好转。南京市江宁区上班当天召开了全区机关作风大会,首先播放了区纪委拍的一部“执行力的拷问”专题片。片中对去年区级机关履职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其中对一些有欠缺、群众不满意的部门直接点名。江宁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被点到名的部门负责人当场面红耳赤,相信今年的工作一定会有所改进。 记者在甘肃、河南、江苏、上海等地走访服务窗口单位,绝大多数都有足够的人员值守;出租车投诉热线、市长热线、消费者投诉热线等服务电话,绝大多数都有人热情接听。
上海:政府官微管理员不怠慢
16日清晨7点整,已拥有530万粉丝的上海政务微博“上海发布”发出了蛇年上班第一天的首条微博。紧接着在不到半小时内,该微博又陆续发出PM2.5最新观测值和交通路况信息等。
这样生动的晨间服务信息,“上海发布”自开通之日起每天坚持,“雷打不动”。蛇年上班第一天,微博管理员更是不敢怠慢。 记者了解到,许多地方政府的政务微博平台也陆续加入“改进作风”行列,力求改变以往“花瓶式”的网上作秀及政务微博“僵尸”现象。不少省级政务微博提高了更新频率,增设“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栏目。
武汉:按时值岗成铁律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记者暗访武汉市不少机关窗口发现,以往一些公务员迟到早退,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的现象明显好转。一些公务员称,往年节后头天上班,大家都得相互拜年聚餐,现在谁也不敢“脱岗过年”。
2012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武汉市治庸办曾暗访发现,部分政府部门干部职工迟到、脱岗现象较为突出,共问责处理了19名直接责任人和13名相关领导。 武汉市税务系统一名公务员说,往常上班头一天,大家都讲究要相互走访拜年,加上办事人员也不多,因此习惯于上午报个到、中午聚个餐、下午打打牌,要到正月初九后才能逐渐进入工作状态,“现在从中央到市里都在抓干部作风,谁也不敢脱岗了”。
春节值班排到3月6日
16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党委政府大院,但见偌大的一个院子只有门房里有人。不见有人开门搭理,记者拨通了水川镇党委书记年平的电话:“你在办公室吗?”
年平答:“没,我在外面呢!”
“你们哪一天上班?”
“还不一定呢!现在有时候去有时候不去。”
“哪一天会正式上班?”
“可能到七八天以后了。” 从办公室门前的一张值班表来看,这个镇党政干部的春节假期显然远比国家规定的长。这张表显示,值班从1月18日开始,到3月6日结束,每天有一个乡镇领导和六七位乡镇干部值班。
热线电话半小时没人听
从下午3点30分开始,记者在约半个小时内连续6次拨打河南省郑州市车辆管理所咨询服务热线,根据语音提示按“人工服务”键后,一直没有人接听,只有音乐在持续播放。
4点30分,记者来到这个车管所的驾驶人管理科办事大厅,看到12个受理岗位只有6人在岗,其中2人在摆弄手机,面前摆放着“暂停服务”的牌子。 4点40分,郑州车管所收费大厅14个受理岗位,只有1人在岗,边收拾包裹边和别人聊天。收费处8个岗位,只有4人在岗,有两人正在整理衣服、物品。 据新华社
●上海市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
转作风,目的是提高办事效率、贴近群众。只有把百姓满意度作为“试金石”,转作风才能形成常态。如果,过个年“松一松”,“转作风”不能变成常态,则是功亏一篑。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
从长远看,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牢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也才能更牢固。地方上若时刻不懈怠,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公务人员的精神面貌也自然更加振奋。
●武汉市民周强:
公务员不混日子,老百姓才能舒心过日子。武汉市近两年开展“治庸问责”,使以往“门难进”“脸难看”,尤其是节后办事找不到人的现象出现好转,希望机关这种工作状态能够形成常态。
(原标题:甘肃一镇党委春节轮班从1月18日排到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