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2013年02月17日12:01  城市晚报

  城市晚报讯 你会写汉字吗?你能把汉字写好吗?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这两个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感到气短。网络时代,便捷的电脑替代了纸笔,书法在孩子们的眼中,变成了遥远而又新鲜的事儿。近日,教育部颁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从2013年春季开始,书法教育将全面进入课堂。一时间,“写字进课堂”成了家长、老师和学生热议的新话题。

  数据显示>>

  提笔忘字的占四成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许多青少年对电脑越来越依赖,汉字书写越写越生疏,患“电脑失写症”的人也越来越多。一项对平常手写时“提笔忘字”的情况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的人数占45.2%;“稍微想一下就能记起来”的占41.2%;“基本上没有忘”的仅占13.6%。

  今年上小学六年级的洋洋说,现在他们常常会交电子作业,用智能输入法,只要敲打声母字就都出来了,同音就觉得对了,导致对字的印象模糊了,再用笔写就分不清了。“有一次我就把‘身残志坚’写成‘身贱志坚’,老师说错了,我看了半天才看出来。”洋洋说,偶尔在老师的逼迫下也会写两张字帖,但多半都是走走形式,应付作业,根本没往心里去。

  家长担忧>>

  电脑使用影响孩子书写

  “给孩子买电脑,是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现在看来,还是存在弊端,因为孩子很少写字了。”刘女士的儿子读小学三年级,自打有了电脑,学会了打字,儿子连交作文都用打印机打出来,别说练书法。像刘女士一样担忧的家长不在少数,吴先生读初二的儿子书写不工整,错别字特别多。“除了课堂上写字,孩子回家几乎不碰笔。”吴先生说,儿子在考试中卷面被扣分是常事,他更担心的是中考和高考丢卷面分。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的作业和寒暑假作业必有练字的作业。‘字如其人’是长辈们常在我们耳边说的话,所以,字写得不好的学生经常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吴先生感慨地说,从总体水平来说,人们的书写能力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现状调查>>

  书法课常被挤占或取消

  2011年,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书法教育进入中小学校,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至少上1节书法课。但书法课仍然不能摆脱不受重视的尴尬处境。大多数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的学校,书法课都是由美术老师或语文老师兼任。

  记者了解发现,在很多地方,中小学的书法课还经常被其他课程挤占,甚至被取消。在上课时,许多中小学生写字、握笔姿势不正确,甚至一些学生站着写字、趴在桌上写字,但任课教师却视而不见。

  长春一位民办中学的校长表示,“这几年学校把精力用在了电脑的普及上,而对书法的重视不够,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是一个好现象。”

  委员建议>>

  语文老师必须书写合格

  “以前,亲戚来往都用书信,写个材料也都是手写,老师基本都是书法高手。但现在,有电脑、有智能手机,有快捷输入法,老师上课都用幻灯片,书写能力自然下降。”在今年吉林省两会上,这一话题也引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

  省政协委员穆志刚说,现在虽然大部分老师是师范院校毕业,但相当一部分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板书训练,这就造成了中小学老师难过“写字关”的现象。“严格中小学语文教师准入制度。”穆志刚建议,录取汉字书写规范的老师,对于不合格的,坚决不能担任语文教师。此外,还应增强教师培训体系,推动校园书法教育。

  专家建议>>

  师资急需调配和培育

  采访中,社会各方对教育部要求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的通知,都一致表示支持,认为此举很有必要,既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然而,在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难度也不小。

  我省教育专家赵士英表示,在中小学全面推进书法教育,师资力量急需“调配”和“培育”。“目前,中小学校园中,能写一手好字的教师并不多。而中小学全面推开书法教育,相关师资会变成十分抢手。”赵士英建议,我省目前需要建立中小学写字教学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写字教学教师的专业培训,并在考试评价标准上做适当调整。同时,还应该把教师的书写水平作为教学基本功的重要内容,将板书纳入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记者 郭美佳/报道)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习近平:发展公共交通治理雾霾
  • 体育NBA-詹韦62分热火擒湖人 书豪6犯火箭负
  • 娱乐各地春晚精彩回顾 赵本山收山作
  • 财经日媒称中国外贸首次超美国成世界第一
  • 科技传苹果正测试腕表类智能设备
  • 博客唐师曾:庄则栋逝世 庄则栋最后一篇博客
  • 读书真实战斗力:朝鲜军事实力大公开(组图)
  • 教育超七成年轻人认不全亲戚 统称叔叔阿姨
  • 育儿深圳白领月薪低于4千不如回家做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