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复坟,政府公权力再次尴尬

2013年02月21日02:35  环球时报

  去年河南省周口市发起的“平坟运动”,曾引发社会各界议论。日前媒体又爆出,今年春节期间,此前被平掉的数百万座坟墓,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被周口民众自觉恢复起来,从而再次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再度使政府公信力陷入尴尬境地。

  周口民众自觉恢复坟墓的原因无非有三:首先,封坟护墓、安葬祖先是中国人最悠久、最深厚、最强大的一种传统精神信仰,强制平坟有违民意。其次,春节期间,外出打工的青壮年男劳动力纷纷返乡回家过年,扫墓祭祖必然会恢复祖坟。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去年11月16日国务院公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删除了强制平坟的有关条款,使民众恢复祖坟没有了法律负担和心理压力。

  无论如何,周口民众自觉恢复祖坟,显示出当地对传统精神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坚持。若是再度发起“平坟运动”,可能激起更大的民愤,甚至引发不必要的群体性事件。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大踏步前进,尤其是随着18亿亩“耕地红线”的不断逼近,农业人口减少,使田野中的坟头较少和较小,更能适应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需要。因此,周口“平坟运动”的关键,不在于“平坟”本身,而在于没有尊重民意疏导进行,相反却采取了大规模、强制性、暴风骤雨式的“平坟”措施,同时又未能提供良好的公共墓地服务。

  “平坟运动”带有强制性,整个过程中没有赢家,最大受害者与其说是当地民众,勿宁说是政府公信力。在初期,地方政府未经深入调查研究和社会听证,仓促发起且强制进行“平坟”遭到社会各界质疑。在中期,地方政府未及时有效回应质疑,也没有改进“平坟”。在后期,民众大规模恢复祖坟,地方政府不知所措、无所作为。所有这些,都使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损伤。

  遗憾的是,诸如此类事件,如污染环境的化工立项等决策出台,遭到舆论反对后匆忙收回决策的做法,使公权力陷入一个怪圈,即武断决策必遭受质疑,推行失利则往往采用“鸵鸟”策略。长此以往,有时即使一项决策是合理、有利的,但公权力面对各方质疑和批评时,也往往本能地选择退缩。

  那么,公权力如何走出上述怪圈呢?周口“平坟运动”带给我们一大启迪是,政府决策必须在以民为本和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能否做到这点,既是中国和谐社会与清明政治建设的一大任务,也是对公权力自身建设的一大挑战和考验!(慕朵生,作者是旅美学者)

  (原标题:周口复坟,政府公权力再次尴尬)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山西长治市长因苯胺泄漏事故被提名去职
  • 体育欧冠-博阿滕争议破门 AC米兰2-0巴萨
  • 娱乐《破产姐妹》手机失窃流裸照竖中指(图)
  • 财经多地酝酿提高天然气售价 部分地方涨7毛
  • 科技索尼推出新一代主机PlayStation 4(图)
  • 博客柴静:寻找智障儿 中国地图应该用竖版
  • 读书清末贪官为何横行:赃款存外国银行
  • 教育北京多年出现考城管热 女生为之拒国企
  • 育儿手掌大早产儿挑战极限已存活11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