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完善社会保障让民众敢花钱

2013年03月06日13:40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程贤淑 冯兰蔺 报道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介绍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五年经济年均增9.3%

  有记者问,本届政府这五年赶上金融危机最严重的一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作为宏观调控部门的负责人,如何评价?

  张平说,过去五年可以说是我们应对风险和挑战的五年,最大的挑战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应该说我们取得了巨大成绩。我们的一揽子计划包括: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发展;进一步调整和发展产业,出台十个行业的调整与规划;鼓励科技创新,用科技成果支撑长远发展,能够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做好社会保障和民生。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过去五年做了全面细致、实事求是的陈述。回过头来看,这五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完全正确的。在这样一个风险和挑战面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我们的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这五年年均增长9.3%。 ”张平说。

  张平说,2008年我国的经济规模超过30万亿元,2010年超过40万亿,去年超过50万亿。这样一个经济增长的速度,在主要经济体中,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是最快的。 “我不愿意用‘风景这边独好’这句话,但是我们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张平说,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我国结构进一步优化,最突出的是需求结构。扩大内需是战胜这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应对外部危机的最有效手段。正是由于扩大内需抵消了外需的负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技术水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五年当中,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应该说这一时期群众的收入、社会保障水平都显著提高。当然我们还有许多困难,不可以掉以轻心,从宏观角度来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群众收入达到新水平

  有记者问,去年GDP的增长是7.8%,今年跟去年相比会有怎样区别,去年的增速比前年降低1.5个百分点,对这个数据怎样看?中国今后经济增速是怎样的趋势?

  张平说,正如你所说,去年我们的经济增长是7.8%,和2011年相比下降1.5个百分点。对于这个7.8%,我认为还是应该给予积极评价。第一,这7.8%应该说是超额完成了去年年初确定的7.5%目标。第二,我们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影响继续显现的大背景下取得这个增速的。第三,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第四,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规模已经很大,现在的经济增长基数和10年前、20年前相比已经不是一个量级。

  张平说,我国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去年物价上涨2.6%,群众收入也达到一个新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0.7%,城镇居民收入增长9.6%。现在评价去年的经济形势、经济发展,应该说是经济企稳、结构优化、物价稳定、民生改善,用这样四句话来评价去年的经济形势,还是恰当的、实事求是的。

  “对于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我还是充满了信心。 ”张平说,我们有一个最大的政治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的体制能够保证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来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这当然也包括我们走过来的道路和积累的宏观调控经验。在前进的道路上,可能还会遇到许多风险和挑战,我们自身发展中确实也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保持我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52.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记者问:“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出现大跃进一样的城镇化或者像摊大饼一样的城市扩张,国家在这些方面会不会推出一些措施来保障城镇化能够顺利健康的进行? ”

  张平回答说,从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这30多年的改革开放应该说我们的城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经历了从起点低到发展快这样一个历程。到去年我们的城镇化水平按照常住人口来计算,已经超过50%,是52.6%左右。也就是说,超过了50%,这就使得我们中国的城乡结构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可以说大部分人已经在城市生活。城镇的繁荣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也促进了我们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

  “当然,城镇化也确实正如你所说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现在我们有不少的农民工以及随迁的家属、子女进城,还没有能够真正地、完全地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就是我们现在城镇化的二元结构,户籍和常住人口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应该说这还会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我们城市的基础设施也还有不适应的地方,我刚才说到去年包括东部城区在内也发生一些洪涝灾害,城市的交通拥堵等问题。还有从更广阔的范围来看的话,我们城市的布局、城市的规模也不尽合理,大城市继续在膨胀,因为聚集了比较多的优质资源。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显然还是不够。我们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也还确实存在着需要注意和需要克服的问题。 ”

  “城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包括城市本身的建设,也包括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以后他的消费会成倍的增长。所以,城镇化既作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扩大内需潜力之所在。今后我们还要引导城镇化健康的发展。最重要的对于我们实现城镇化来说,就是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不仅仅要看它的速度、它的规模,更要看它的质量和水平,这是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注意的。 ”

  下一步的工作,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今年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规划。

  “前海”新政逐步落地

  有记者问,目前对于“前海”支持的22项政策能否落地,今年我们还会出台哪些改革的重大事项?

  张平说,前海是我们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探索内地、尤其是广东和深圳加强跟香港合作的一块试验田,也是我们深化改革的一块试验田。下一步要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内地、尤其是深圳和香港的合作,所以在深圳的前海这样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要采取一些新的先行先试的措施来进行探索。你刚才说到我们制定了22条政策,这22条政策大部分已经落实和正在落实。应该说各个方面都是积极支持的,但是确实也有一些需要深入的探索。前不久,相关部门又进行了研究,还有6项需要深入研究的政策,各个方面都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我们也定了一个时间的界限,就是你刚才说的今年的上半年一定要确保这些措施都有一个结果。

  关于中国的改革,我想应该这样来回答,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今天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改革。

  消费增长拉动经济51.8个点,已超过投资

  有记者问:今年在刺激内需方面有没有进一步的刺激政策?怎么看待台湾在大陆扩大内需的时候可以扮演的角色?

  张平表示,扩大内需是我们的战略基点,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扩大内需重点是两个方面:第一,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第二,发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从我们过去两年的实践来看,刚才说到的我们需求结构的变化,不仅仅是内需发挥了作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两年超过了投资。去年消费的增长拉动经济是51.8个点,投资是50.4个点,消费超过投资。在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挥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

  首先是提高消费能力,提高消费能力就是意味着要增加居民的收入,让老百姓有钱花。 “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来扩大就业,对于企业的职工工资要建立正常的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的增长机制。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现在农民的收入除了外出务工之外,在家庭经营上我们今年要继续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这都已经对社会公布。只有增加了居民收入才能够提高消费能力,包括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

  张平进一步介绍,二是稳定消费预期。就是要让老百姓敢于花钱,最重要、最基本的措施就是要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否则的话,老百姓有钱不敢花,存了钱养老,存了钱给孩子读书。我们社会保障、医疗、养老这一些基本的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水平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学前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对困难的家庭要实行补助、支持。要让老百姓敢于花钱,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我们要培养新的消费热点,包括像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养老消费,包括节能、绿色消费,让老百姓愿意花钱。最后是改善消费环境。包括我们的产品质量要让老百姓放心,市场的经营要规范有序,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我们增强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应该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张平说,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都还处在一个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国家还有很大的投资需求。如果我们的记者朋友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和各个方面去走一走、看一看,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们现在把投资的重点放在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上,安居工程和农村的危房改造、学校、医院的建设上,就是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公共服务的这些条件。继续加强“三农”,我们农业现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改变,农业的水利建设、农田的建设、农村的道路建设、农村电网的改造、水电路气等等,这都还有大量的工程要做。

  “三是基础设施,包括城镇基础设施的问题。去年即便是像东部一些发达的地区、城市都遭受了洪涝灾害,我们的地下管网、供排水和交通通行还有很多的欠账,这都是投资的空间。当然西部地区的公路、铁路、机场都还需要继续的建设。再就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继续的投资。关键是优化投资的结构。我们扩大内需还有巨大的空间。这一点是我们长期要坚持的方针。 ”

  “我们将加强两岸的交流,加强两岸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台湾的企业到大陆来发展,也鼓励大陆企业到台湾去发展。从大陆来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台湾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我们赋予了厦门在对台经济合作上先行先试的权利。我们加强平潭实验区的建设,昆山台商协会和台商企业发展的试验区等等。 ”

  正研究油价形成机制改革方案

  凤凰卫视记者问: “我们看到,经历上个月24日油价涨价之后,有大学生向发改委提出申请,要求公开涨价的依据,我们也注意到行政规定在15个工作日回复,想问发改委这方面的情况。每一次油价提价都会引起老百姓对于垄断的担忧,能否从国务院机构改革以及理顺能源资源价格方面给我们做解答。”

  “你问了很敏感的问题,我想我的回答可能并不会使你满意或者说还有很多批评的意见。”

  张平说,油价定价机制从1998年就开始和国际接轨,按照国际价格来确定我们国内相应的成品油价格以及其他一些化工产品的价格。“我们能源消费,特别是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去年我们自己生产的原油是2亿400万吨,进口是2亿 8000万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是58%左右。这些石油都是在国际市场上采购的,对于我们自己生产的这一部分,生产的成本会低于国际市场采购的价格。正因为如此,国家从2006年,也就是国际油价开始比较大幅度上升的时点上,就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过去石油的价格是三四十美元,当时到了一百多美元。这里有生产成本提高的成份,也有供求关系改变所引发的价格变动,也包括地缘政治造成的影响。另外也不可否认,这里面还有一些游资炒作的因素。

  大家可能都还没有忘记在2007年的8月国际油价最高的时候达到147-148美元一桶,当然我们的成本没有这么高,所以国家财政就是从我们自己生产的原油中提取了特别收益金,就是要石油生产企业,你生产多少油得向国家交多少钱,这个钱做什么呢?对农业、林业、渔业、公共交通、农村交通实行补贴。现在我们有农机补贴、林业补贴、草原的补贴、城市公交的补贴、农村客运的补贴,对于出租车我们采取了类似补贴的方式。”

  “现在油价的定价机制是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如果平均油价的波动超过4%,我们就相应进行油价调整。现在的操作一直是按照这样的机制来操作。这个机制现在看来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周期太长, 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国际的油价每一天都在变动,我们时间长,就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二是我们设定了一个调价的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这22个工作日油价如果国际的波动达到4%,我们就调。如果达不到4%,油价就保持稳定,不调,这就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及时反映到我们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

  “去年我们调了八次油价,是四升四降,调升四次,调降四次。成品油的消费涉及到千家万户,涨价的时候对消费者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大家有批评意见,这方面社会上也有很多的反映,包括很多的段子,许多朋友都说给我听。说国家发改委一调油价,航空公司就要出事。前两天调油价是发生了地震,把这些都联系起来。我刚才说油价是按照形成机制来确定的,特别是最近几年严格按照这个机制走,从一定意义上说,今年最后一次调油价,窗口期应该是2月9日前后,因为是春节,我们一直等到2月24日夜里,也就是过了正月十五以后才调的。这样正好遇到了国际油价那两天向下走,由原来116美元降到113美元,但是我们原来油价的定价水平大体上是108美元到109美元,还是处在调价的窗口期,我们还是按照机制走,所以社会上也有很多批评的意见,这些我都听到了,也都理解。”

  张平透露: “我们现在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针对我刚才说的两个突出的缺陷,一是周期太长,我们计划把周期能够调得更短一些,以使得能够适应国际油价频繁变动。二是准备取消4%,按照一定的周期该调就调,不管达没达到4%,我们该升就升,该降就降,使油价定价机制更加灵活,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动。”

(原标题:城镇化规划上半年有望出台 油价升降可能取消4%杠杆)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