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议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太虚是理解误差

2013年03月07日17:22  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特派记者 刘红杰 宋立山 任志方 王光营 3月6日发自北京

  2013年两会,中国人最关心什么?人民网近日的调查表明,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反腐倡廉名列前三。

  今年春节前夕,历时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终于出台。该如何看待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今后改革的“空间”在哪儿?这都是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总体方案出台已实现破题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出来后,不少人觉得比较空、有点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则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理解上的误差,中央政府的分配方案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思路性或方针性的东西,还需要一个过程,把它变成各部门具体实施的方案。

  “分配方式的改革一定是渐进的,因为分配方式涉及到群体利益的调整,这个调整一定是弹性的,绝不可以采取特别激烈的方式。”韩康说。

  “能迈出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已经从根本思路上实现破题。过去哪有什么收入分配方面的改革方案?”韩康说,这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央政府的决策者不仅关注发展,也关注分配。至于这个方案的下一步实施,将来一定还会有很多具体化的东西。

  ■改革核心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收入分配改革下一步应从何入手?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重点应放在初次分配改革上,效率与公平并重。

  厉以宁说,公平在初次分配中应体现为两点:一是让农民有产权,有财产收入;二是在市场竞争中,保护弱势一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则认为,以“民富优先”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改革是缓解并缩小贫富差距的治本之道,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则是改革的核心。

  他建议尽快制定《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国家规划》,到2020年使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40%左右,人口规模达到6亿左右。

  迟福林分析,目前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只占23%左右,如果能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提高至40%以上,这将奠定“橄榄形”社会基础,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低收入群体会进入到中等收入的行列。

  ■“控高”关键在垄断行业改革

  与“提低”、“扩中”相对应的是“控高”。迟福林表示,控高的关键是打破垄断。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亦认为,垄断行业的不合理高收入问题,对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化问题起了强化作用。

  就平均水平来看,2010年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9471元,而同期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为20759元,前者是后者的1.8倍,差距非常明显。

  贾康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要改革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提高国有企业分红比例,扩大红利上交范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要更大比例调入公共预算,统筹用于民生支出,进入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的“大循环”;要加大垄断行业改革,按照“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加强对垄断行业的薪资管控,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