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法修改16年仍未修正定案

2013年03月13日01:02  经济参考报

  预算法修改16年,至今仍未修正定案。全国人大代表吴晓灵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并不意外,因为在人大常委会内部审议过程中委员们的分歧就很大,核心的问题包括预算该公开到什么地步等。对此,许多博友表示,财政预算公开宜早不宜迟。公开透明的原则是现代预算制度的核心原则,只有预算的透明,才有“看得见的政府”,人民才能行使监督权。

  公开只是第一步,还要进一步细化经济分类。博友“@马靖昊说会计”表示,预算只有细化了,预算公开才有实质意义,目前公开的政府预算都是汇总的大数,人大和公众没办法提意见。

  针对当前政府预算的收支科目按“类、款、项、目”四级划分,财政预算只落实到“款”,重点项目到“项”,而“项”这一级是动辄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预算,这些资金分配到哪些项目上去均由政府部门决定,公众很难知道,人大也难以审查。

  财政预算如何公开?公开到何种程度?

  博友“@胡星斗弱势群体经济学”认为,按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和公共财政理念,财政预算必须详细到每一项采购或支出的明细清单,说明开支的理由和轻重缓急;政府所有部门的预算统一到一个政府预算之中,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开;预算没有列入的项目不能开支,列支的资金不得挪作他用;未经纳税人或其代表同意,不得征税;钱袋子掌握在议会或纳税人代表手中,财政预算及支出经由纳税人代表的审查、批准,并且接受纳税人或其代表的监督。

  也有博友认为,预算公开在当下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步来。博友“@白明便携博客”表示,预算需要有透明度,但现阶段由于受管理体制、认识程度、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预算公开这件事也不能够操之过急,除了要一步一步来,更要有选择。可以公开的尽可能公开,暂时不便公开的也要向老百姓解释。不要仅仅为公开而公开,要创造条件朝着提高预算透明度的方向努力。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俞正声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 体育亚冠-穆里奇救主恒大1-1全北 舜天憾平
  • 娱乐组图:疑朴施厚性侵案女孩曝光 性感火辣
  • 财经315随手拍维权活动启动 第五届网络315
  • 科技陆兆禧将任阿里CEO 构架调整暂告段落
  • 博客十年回忆:62天非典日记 两会博客
  • 读书解密:邓小平为何唯独不与林彪来往
  • 教育俞敏洪:大学分等级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 育儿一线城市儿童安全座椅使用仅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