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希望博鳌有更多样声音

2013年04月08日07:46  山东商报
 傅高义在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接受采访 新华社发  傅高义在博鳌亚洲论坛新闻中心接受采访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在博鳌亚洲论坛,《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并非注意力的中心。他往往是站在人群外围的那一个,等记者们散去后,再上前找焦点人物“寒暄”。更多时候,这位知名中国研究专家静静地坐在报告会或座谈会的后排,衬衣口袋里插着纸笔名片,手里拿着厚厚的会议资料。

  “我一直讲真话,不想讨好别人”

  傅高义在中国交友甚广,这在他的《邓小平时代》中得以体现。为了研究邓小平,他跟一些中外领导人、邓小平的家属、中国许多知识分子都交流过。因此,在中国商界和学界领袖云集的博鳌论坛,傅高义的朋友多并不奇怪。

  中国人常常会觉得这位有点秃顶的外国老人随和可亲。他喜欢笑,通汉语,没有专家的架子。可谈起话来,又往往透着锐利。

  被问及对论坛的印象时,他毫不客气地说,和达沃斯论坛相比,博鳌论坛上外国人太少,希望这里能够有更多样的声音。“你可以看得出,我一直是讲真话,也不想讨好别人。”傅高义说,“我觉得我应该尽可能反映客观的标准,这是一个学者的责任。”

  “我只在意,写的是不是事实”

  傅高义作为学者的责任感成就了《邓小平时代》。为写此书,他历经十年综合文献资料、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子女,以及西方官员。“我只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写的是不是事实……我试图把人还原到历史背景中去,让读者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傅高义曾如此回应这本书引起的一些争议。《邓小平时代》英文版2011年出版,在国际上曾多次获奖,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的“纪念碑式”著作。中文版于今年1月18日全国首发。

  但傅高义仍不满足。82岁的他这次一个人来中国,就《邓小平时代》 中文版在多个城市举行交流活动,为期一个多月。

  他说,他“跑来跑去”的目的不是赚钱,在中国卖书的钱都捐给了他在美国中西部小镇曾就读过的大学,而最重要的目的是了解中国各地不同人的看法。

  下一本书:还是亚洲

  在博鳌,傅高义每天花40分钟乘班车从酒店到会场,步履缓慢地在会议厅间穿行,没有助手陪同。在西装革履的与会嘉宾之中,他腰间戴着的一圈黑色护腰十分显眼。

  尽管已进入耄耋之年,傅高义还在考虑他的下一本书。他说,亚洲经济体从高速发展到低速发展的转变可能成为他下一本著作的主题。

  “我正考虑写,但还没有最后定,因为我82岁了,我的身体是不是批准我写,我还不知道。”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独家策划:全国H7N9确诊地图(实时更新)
  • 体育中超-申花0-0杭州负分归零 AC米兰2-2
  • 娱乐周迅被拍帅哥陪逛街 陈坤同行作掩护(图)
  • 财经北京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提高至7成
  • 科技三大运营商否认高层更迭传闻
  • 博客罗援将军:首尔是韩国命门 关注H7N9
  • 读书<养生堂>专家于康教授力作:你吃对了吗
  • 教育高中防男女交往:须5人在场地方明亮(图)
  • 育儿快递员多次在小区电梯内强奸猥亵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