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称保持对台政策连续 两岸要肯取势能谋势

2013年04月09日04:09  京华时报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习近平会见萧万长一行。新华社发 习近平会见萧万长一行。新华社发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昨天上午在博鳌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时强调,大陆方面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决心是坚定的,方针政策是明确的。我们将保持对台大政方针的连续性,继续实施行之有效的各项政策,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更好造福两岸同胞。

  两岸中国人要肯取势能谋势

  习近平在会见萧万长一行时表示,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已经实现,尤其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实施,开启了两岸经济关系新的发展阶段。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习近平说,对海峡两岸中国人来说,重要的是真正认识和切实把握历史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凡事考虑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习近平对促进两岸合作提出4点希望。

  第一,希望本着两岸同胞一家人的理念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我们会更多考虑台湾同胞的需求和利益,积极促进在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加快给予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第二,希望两岸加强经济领域高层次对话和协调,共同推动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有必要更好发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内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功能,加强形势、政策、发展规划沟通,增强经济合作的前瞻性和协调性。

  第三,希望两岸加快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议商谈进程,提高经济合作制度化水平。两岸应该争取尽快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力争在年内完成货物贸易、争端解决等议题的磋商。

  第四,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要两岸凡事都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考虑,就一定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阻碍,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萧万长表示,过去5年两岸关系开启和平发展的崭新局面,获致极为丰硕成果,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巩固互信,深化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两岸应加强政策协调和经济战略共同探讨,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希望两岸共同面对全球经济新局,共同构筑两岸愿景,共同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携手合作,互利共荣,振兴中华。

  □议程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闭幕

  三天年会安排54场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昨天下午落下帷幕。本届年会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共安排54场论坛,重点讨论公共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地区安全等议题。

  论坛秘书长周文重介绍,本次年会受到亚洲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关注,2000余名各国政要、工商界领袖、专家学者、媒体人士等出席了今年年会,论坛总接待规模达到3800人。

  周文重说,论坛年会期间,参会的代表涵盖各大洲、各主要经济体,既有产业界、教育学术界、媒体人士,也有各国官方代表。大家围绕年会主题,在诸多热门领域、热点问题上形成广泛共识,为今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自2001年成立大会起,致力于推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为本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新闻分析

  博鳌论坛渐成“亚洲达沃斯”

  4月6日至8日,海南小镇博鳌,再次吸引全球瞩目。自2001年正式成立至今,博鳌亚洲论坛已经走过12个不平凡的年头。“12年来,博鳌亚洲论坛日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重要论坛。在中国文化中,每12年是一个生肖循环,照此说来,博鳌亚洲论坛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希望能更上一层楼。”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时如是说。

  过去的12年,是博鳌亚洲论坛地位和角色不断发生嬗变的12年。它扎根中国,立足亚洲,放眼全球,正悄然变成“亚洲的达沃斯”,为中国、亚洲和世界的共同发展奉上一道道“思想盛宴”。

  过去的12年,也是中国、亚洲和世界关系互动交融不断加深的12年。在偶然和必然之中,这12年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发展历程高度重叠;这12年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初步实现了群体性“崛起”,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和外交版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13亿人的梦想正在一点点照进现实,而“中国梦”与“亚洲梦”、“世界梦”紧密相连。这是一幅全世界人民共迎挑战、共享繁荣的壮阔图景。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聚焦改革议题

  迟福林:政府分走“大块蛋糕”

  专家称政府改革重在调整优化权力结构

  “宁愿苦考公务员,也不要当个小白领。”近几年,“国考热”高烧不退。参会嘉宾认为,除了工作体面、工资福利相对稳定,很多考生看上的是公务员的“公权”,这说明我国在用人机制上还有问题,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衡还不够。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国考最热岗位招录比近4000比1,可见政府部门自身利益的诱惑力。这是很危险的现象。近两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均高于城市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政府仍然分走了经济发展的“大块蛋糕”。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论坛上表示,改革不好推,原因是主导改革者是既得利益者,自我改革难度很大。经济学家张维迎说,如果政府不逆转国有部门主导的、国企主导的经济,中国经济将无法继续增长,在今后的10年中国必须继续放松市场管制,缩小国有部门,要让市场发挥作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曾表示,解决政府错位问题“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参加论坛的嘉宾们认为,政府削权,核心是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行政权力结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机制。迟福林说,政府改革重在调整优化权力结构,为职能转变提供组织保障。放权则是改革重要的破题点。最近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已经明确释放了“放权”的信号。

  本届论坛年会上,“政府放权”作为热词一次次被提及。经济学家张维迎建议彻底废除政府审批制度,迟福林呼吁推动垄断行业的经营权向社会资本放开、中央下放部分权力到地方,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则希望宏观调控通过间接市场化方式进行。

  樊纲表示,政府应成为鼓励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的推动者,鼓励新的思想不断涌现出来。

  需有解决问题的“明确预期”

  中国新一轮改革从哪突破?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路线图和时间表是什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与会嘉宾高度关注中国改革进程,他们认为,相比于重复强调改革口号,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明确预期”更为重要。

  “社会主要矛盾没变,但老百姓的物质文化需求变了。当前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阶段的诉求已经不相适应,这一点政府很多职能部门还没有感觉到紧迫性。”与会嘉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老百姓的发展需求强烈,强烈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但是政府的发展理念却不能适应这种需要。

  迟福林指出,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改革在推动消费主导经济转型上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依然滞后,这与利益相关部门固守自身利益,不愿触及利益有关,而且观念上的障碍比较多。

  在论坛上很多嘉宾指出,不少地方政府投资“依赖症”严重,忽视了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2年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超过投资贡献率50.4%。但目前的普遍现象是居民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仍偏低,地方政府对于刺激消费不够重视,也缺乏操作办法。“政府主导型增长特征依然突出,这种常态化倾向反映了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经济学家张维迎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直言,改革的难度和阻力加大,改革领导力减弱,怕冒风险和畏难情绪削弱改革驱动力,甚至出现了打着改革旗号的“假改革”,这背后却是政府自身利益的不断固化。

  “政府的定位没有摆正,即便是一些立法,也是以对口部门来牵头,就变成了部门利益的强化。本来是改革要取消部门利益,结果在一些领域是通过立法强化了部门利益。”高尚全说。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团审议时强调:改革“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国务院参事夏斌说,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顶层设计”。

(原标题:习近平:将保持对台政策连续性)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独家策划:全国H7N9确诊地图(实时更新)
  • 体育英超-阿圭罗绝杀曼城客场2-1曼联 视频
  • 娱乐疑似海天涉淫女星曝光 3天赚60万
  • 财经3月经济数据今日公布 CPI或回落至2.5%
  • 科技WinXP明年今日将正式谢幕
  • 博客柴静:叔侄被冤强奸始末 萌版彭丽媛(图)
  • 读书解密惊心动魄间谍战:中统特务实录
  • 教育北上广毕业生买不起房没户口去留两难
  • 育儿部分双独家庭放弃二胎:申请手续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