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致两层房屋倒塌 小孩从废墟出来毫发无损

2013年04月22日03:10  华商网-华商报
7岁的李红云和家人在一起。本报特派雅安记者 李浩 摄 7岁的李红云和家人在一起。本报特派雅安记者 李浩 摄
昨日,7岁的李佳骏在地震发生后,从一处倒塌的洞口脱身。本报特派芦山记者 胡国庆 摄 昨日,7岁的李佳骏在地震发生后,从一处倒塌的洞口脱身。本报特派芦山记者 胡国庆 摄

  灾难面前,孩子的命运最让人揪心。好在,这些柔弱的生命有父母亲人守护,爱心人士关注。孩子们在灾难中,感受到恐惧,但感受更多的是爱。

  灾难面前,生者无畏;不幸过后,生者弥坚。

  讲述1

  在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临时病房里,一个小男孩躺在病床上,双手举着个馒头,奇怪的是,10分钟过去了,他迟迟没有下一步的举动。“为什么不吃?”记者问。

  “这是给妈妈留的,她腰不舒服去治疗了,还没吃饭呢。”小男孩说。“为什么要举这么高?”

  “我怕放低了,馒头碰到病床的灰,就不干净了。”小男孩微笑着说。小男孩的爸爸李成华刚好过来,他说,儿子名叫李红云,今年7岁,还没上学。地震发生时,他在田里忙着收庄稼,孩子的妈妈在房里准备早餐。突然,他感觉地面一阵剧烈的震动,“感觉和汶川地震那次一样”,就赶紧往家里跑。

  此时,李成华家一楼的旧房子也在地震中来回摇摆,村民劝他不要进去。他担心妻儿的安危,硬是冒着坠落的砖瓦的危险冲进房间,一只手拽住妻子,一只手提着孩子,用身体半驮着往房间外走。

  “要不是孩子妈妈奋力的一扑,孩子就被淹没在房子里了。”说起那惊险一幕,李成华依旧心悸。

  孩子的妈妈王清凤说,感觉到剧烈震动后,锅碗瓢盆开始往下掉,摔得噼里啪啦响,她赶紧往孩子房间冲去,一脚踹开房间门,看见孩子正在哭喊,一旁的床摇得吱吱响,她一个箭步冲上去,扑在了孩子的身上,房梁木一头坠了下来,她下意识地蜷缩起来,将孩子紧紧围住,而自己的腰部和背部则被重重地撞了一下。

  事后,李红云被诊断为轻微的外伤,王清凤伤势较为严重,腰部、背部、腹部多处撞击性外损伤。

  本报特派雅安记者李浩袁小锋

  讲述2

  “房子塌了可以建棚子,小孩没得吃就是要命”

  53天婴儿眼见奶粉断顿,记者帮这家人解决燃眉之急

  地震后,55岁的骆成慧坐在已搭建一天的简易竹棚里,抱着53天大的“小双”,眼里充满迷茫。老伴张锦兴正给这个双胞胎小妹妹冲兑仅剩的一勺奶粉。眼下,双胞胎姐姐大双被女儿女婿带去雅安市人民医院治病还没回来。作为外公,张锦兴已跑遍了附近的超市小卖部,但都没有买到奶粉,眼见小双就要断顿。

  这是四川雅安市芦山县清仁乡横溪村四家坝永林组罗家山下的一个帐篷里的生活。

  记者决定,帮小双找点奶粉。沿着横溪村四家坝山下开车往芦山县城赶,一路上只要有店铺的地方,尽可能的都问了,最终在芦山县城人民医院附近的一家超市买到两盒圣博奶粉,并送到张锦兴家。

  奶粉与房子,如今哪一样更重要一些呢?骆成慧说:“房子倒塌了没地方住,可再建棚子住,小孩没得吃的,就是要命。这是个小小的生命。”据《重庆时报》

  讲述3

  4月21日清早,天空阴沉沉的,远处的青山笼罩在薄雾里,绿色的稻秧郁郁葱葱。余国梅带着女儿和儿子站在家门口百感交集。

  余国梅的家在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距离芦山县城四五公里。20日上午,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自家的两层楼房瞬间变成废墟,这是她和丈夫辛苦劳作了17年才攒下的家业。“全部家当都被埋在废墟里了,就连一件衣服都没带出来。”余国梅惋惜痛楚地说。而让她欣慰的是,当时在家熟睡的7岁儿子小佳骏居然奇迹般从废墟中钻出,毫发未损。

  “你家都塌成废墟了,你家娃儿还能从一个小洞洞里爬出来,简直不得了。”同村的中年妇女周开香对余国梅说。

  邻居们说,地震当天,小佳骏的爷爷和爸爸刚从楼上下来不久,正在楼前做饭。突然地动山摇,巨大轰响后,两层楼房顷刻间被夷为平地。

  而地震瞬间,小佳骏爷爷、爸爸被摔倒在楼前空旷的秧田里,一身泥水。而此前,小佳骏正在家里一楼的房间熟睡。面对灾难,父子俩蒙了,醒过神来,小佳骏的爷爷、爸爸围着废墟不断高喊小佳骏的名字。

  “爷……爷……我……在……这里……”废墟间传来孙子的应答声。余国梅说,自己的公公和丈夫赶紧循声寻找,借助废墟自然留下的一个小洞,搬掉砖块、水泥块,扩大成一个可容孩子爬出的洞。

  当小佳骏爬出废墟后,爷爷和爸爸惊喜地发现:孩子居然毫发未损。“我当时睡觉,醒来时发现被压在砖块里了,听到爷爷和爸爸叫声,我没有害怕。”小佳骏说,老师曾教过,地震来了不要慌张,要想办法逃生。

  小佳骏家人和邻居判断,楼房变废墟时,可能是家里柜子或墙角等物形成了狭小空间,保护了孩子。

  21日下午,当部队官兵来村子里帮忙搭建帐篷的时候,余国梅和其他妇女一起帮忙给大家做饭。她望着爱心志愿者送给儿子穿的成人衣服时,说心里感到了许多安慰,也有了希望。

  本报特派芦山记者程彬

  昨日8时本报微信微博报道

  #420地震华商报报道组#

  早上4:54又来了一次地震,整个过程持续了数十秒,感觉就像在坐火车,还伴随着一阵阵轰隆隆的声音。一名当地的群众喊了一声,又地震喽,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传出很远,然后再也没有其他声音了。

  华商报记者袁小锋 前方报道

  @Yest-ing2011:前方记者多保重。

(原标题:“房梁木坠下来我将儿子紧紧围住”(图))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
  • 体育中超-申花1-1 武汉主帅成下课第1人 视频
  • 娱乐曾志伟台湾开寿宴前妻大方现身
  • 财经地方密集拜会铁老大:盼加大铁路投资
  • 科技社交媒体成四川7级大地震网络生命线
  • 博客韩寒:救灾志愿者也需要反思 地震专题
  • 读书历史的荒谬:历代皇家贵妇裙下的面首们
  • 教育今年北京高考降低难度为学生减轻负担
  • 育儿5岁男童遭女幼师掌掴全身多处挫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