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析李克强的演讲艺术:强调时右手握空心拳

2013年05月24日17:43  决策网
李克强 李克强

  作者:崔璨

  3月17日,全国人代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李克强的干练睿智与朴实直白给记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他的演讲,我们看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活力与朝气,一个大国总理所具有的胸怀与气度,和一位资深学者的缜密与严谨。

  用“心”演讲

  从李克强总理略带方音的谈吐可以感受到,他的演讲用的是“心”。答记者问他自始至终不看稿子,不照本宣科,整个过程胸有成竹。

  一是直白。

  李克强的说话方式延续了一贯实在、亲切的风格。他说的都是老百姓能听懂的话,不说套话、空话,“语速中等,大白话多。”他对每一个问题都不回避,不绕弯子。比如,香港记者问到他的经历时,“我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讲述个人的经历,我想说的是,在我个人的经历中,从读书、做事、文化熏陶当中,悟出一个道理,就是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这九个字不是什么典籍的原话,是我的心得。我坚信,做人要正、办事要公,才能利国利民。”干净利落表达真诚做人之意。这样的话,既感动人心,又发人深省;既谦逊低调,又不失独特个性。

  被问到改革时,一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让人回想起李总理知青记忆与村干经历,用人民熟悉的话语解释问题,浅显易懂而富有说服力。相信这句话也会成为经典名句广为传诵。

  总的来说,李克强演讲的“直白”,体现在“四变”上:把深奥的变成浅显的;把枯燥的变成生动的;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把书面的变成口语的。

  二是平实。

  李克强在记者会上的答问表现平实、质朴,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位高高在上的总理,反而更像一个有亲和力的长者。

  李克强的开场白为首次记者招待会定下了“务实”的基调。几句开场白,把人民摆在了心中最高位置,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把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当作建设政府的措施和手段,把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作为政府的追求目标……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实在,没有假大空,有的只是如何干、如何干好的使命和责任。

  不回避问题,尤其国际国内大事,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说真话、谈实情、讲真知灼见是李克强的说话风格。谈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李克强说本届政府下决心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谈实现三项任务,李克强提出需要有三大保障;谈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李克强强调“己正,才能正人,这是古训,也是真理。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应当两道’”;谈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李克强为本届政府“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这些表态不仅展示了李克强个人的务实品质,尤其展示了本届政府的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三是谦逊。

  谦虚是一个人的品质。在李克强答记者问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为人谦逊的品格。11次提问,他用了11次“谢谢”。“我要补充对刚才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记者提问的感谢。”10时58分,李克强回答第三个问题之前,特意补上了对前一个记者的感谢,既得体又亲切。

  可以说李克强的回答既给人以正面引导,又毫无教训人的口气。在外媒提问时,李克强会不时在纸上记下问题的要点;一段发言结束后,他会礼貌性地伸出自己的左手,示意翻译;翻译时,总理还会下意识地看看译员的笔记,似乎是想看看是否准确。

  第四个问题由美联社记者提出,总理作答、译员翻译后,全场都等着下一个问题。但李克强又补充说道“谢谢”。译员随即翻译“thanks”,这也成了全场记者会最短的单句译言。

  用心演讲博得了记者的尊重,用心演讲俘获了听众的诚心。李克强不掉书袋,不咬文嚼字,他的话语平白、务实,贴近现实也贴近民众,实在是做到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事醒人。

  用智慧演讲

  总理一出场就让人感觉到非常抖擞,状态十分年轻,整个答问过程,给人的感觉是,总理讲话很有条理,富含逻辑,还时不时即兴发挥,体现出他的智慧和博学。

  一是全面。

  今天的中国,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把超过13亿人带入科学发展的全面小康时代,李克强作为13亿人民的“当家人”,通过首次答记者问,传达出了一位大国总理对责任的担当,表现出了一位成熟政治家全面、坚毅、睿智的力量,更展示了本届政府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的努力和追求。

  此时,总理说:“今天在场的有很多来自国外的记者朋友没有机会提问,我想再讲几句。”接着,李克强就国际媒体关心的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对于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说法,李克强说:“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谈及此处,他语气凝重,“但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问题回答的全面精当,滴水不漏,无可争辩。

  二是独到。

  在答记者问一类的场合,有很多问题是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正面回应的。很多时候答问者往往是用外交辞令绕开棘手问题。但是李克强直面应对,用自己独到的方式予以回答。比如,应对美国网络遭遇中国黑客的猜疑,他强调不能做有罪推定。“刚才你说的话我怎么有种‘有罪推定’的感觉啊?我想还是少一些没有根据的指责,多做一些维护网络安全的实事。”这样的回答既专业也十分尖锐,却又不失体面,更彰显回答者的智慧和力量。

  李克强在答记者问时,不是枯燥、单一、乏味地说数据、说概念、说表面光鲜,而是说事实、说事例、说感受,体现独特。比如说到中国与美国关系时,他说:“我也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到美国访问,正值美国大选,两党人士我都有接触,他们都跟我说:你放心,无论谁当选,对华合作和一个中国的政策立场不会改变。”对于敏感问题不故弄玄虚也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的得体回答也是一种外交智慧。

  用无声语言演讲

  无声语言就是指态势语。演讲中只让听众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听众有看的效果。“您的双手打手势超过30次了。”香港记者胡一虎提出了一句引起全场哄笑的问题。李克强无声的特有的肢体语言也构成了总理特有的演讲风格。事实上只有充分调动了身体语言,才能使演讲魅力倍增。

  一是肢体。

  李克强在演讲时挺胸抬头,身体重心平稳,做到挺拔,又不显得过于僵硬。双手交叉自然放在身体的前面,没有在胸前抱臂或把手背在后面,给听众亲近亲切感。

  双手于胸前张开,侃侃而谈,是他最常用的动作。粗略计算,这个动作重复了20多次;需强调时,总理右手握空心拳,上下轻晃。手势反映了个人习惯,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现场我们看到李克强总理特别会使用手势语言,全程不低头看稿件,翻译人员在翻译的时候,总理还在听翻译的语言,偶尔还会点点头。

  据胡一虎在会后解释,11年前他采访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时,就注意到“他手势越大时,就越有自信、活力”。在李克强的首场总理记者会上,胡一虎再次读到了手势这个肢体语言蕴含的信息。

  二是表情。

  有人曾问古希腊最伟大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对于一个演讲家,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德摩斯梯尼回答:“表情。”又问:“其次呢?”“表情。”“再其次呢?”“还是表情。”由此可见表情在演讲中的重要作用。李克强善于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最灵敏、最鲜明、最恰当地显示出来;善于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对听众施加心理影响,构筑起与听众交流思想感情的桥梁。李克强的演讲艺术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手势以外,一定就是微笑了。

  正如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所以,李克强总是充分地利用面部表情和手势,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吸引听众,影响听众,感染听众。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内心世界的各种活动都能通过眼睛表现出来,因此,表情的中心是眼睛,将演讲者和观众的视线连接在一起。勇于目光交流是演讲者自信的体现,也是照顾对方情绪、表达沟通意愿的美好品格。在答问中,李克强自始至终没有看稿子演讲,眼睛一直盯着观众,在回答每个记者的提问时,李克强始终目视对方,生动、热情、自信、自然、亲切。

  用幽默演讲

  幽默,就是诙谐有趣,这里的趣,主要是情趣、美趣和乐趣。演讲要能给人带来听觉的享受、心理的兴奋、情感的愉悦。而让人觉得兴奋、愉悦、舒畅,这就需要动用各种修辞手法,让演讲就像按摩大师一样,听众哪儿痒痒,就准确挠到哪儿。总的来说,李克强的演讲能涉笔成趣、兴味盎然。记者会上一共有11位记者获得了提问机会,李克强应对这些问题显得轻松自如,不乏风趣与幽默。

  美联社记者提问,他先用中文提出了有关中美关系的问题,又用英文复述了一遍。李克强对他笑着说:“你自己给自己当翻译,应该拿双份工资。”逗笑了在场的记者。

  幽默的背后是演讲者的自信与风度。能够坦然调侃与逗趣,不仅传达了演讲者与听众拉近距离的意愿,更是缓和了演讲现场过于庄严紧张的气氛,还有助于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分别为安徽省演讲学会常务副会长、武汉大学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雷政富不雅视频事件全纪录
  • 体育NBA-热火胜步行者2-1夺回主场优势 视频
  • 娱乐张艺谋侧面回应超生:这7个娃咋来的?
  • 财经房产税试点年内将扩容:由地方加密上报
  • 科技上海出租车禁用打车软件加价:查实严处
  • 博客爆料人:埃及神庙涂鸦事件说明(图)
  • 读书解密:宋美龄与蒋介石政治联姻再定义
  • 教育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陷阱:花高价干苦力
  • 育儿河南56岁教师多年性侵10余名小学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