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6月13日电(“中国网事”记者张莺 王存福 李斌) 2013年6月8日,距离2012年初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已有一年半之久。这一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一则信息,文中称此次镉污染处理“是我国镉污染事件处置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则淹没在官方文件中的表述引发了众多网友“吐槽”,称广西环保部门歌功颂德,将负面新闻写成正面报道。不久之后,自治区环保厅很快删除了文件中的相关“奇迹”语句。
事件真相究竟如何?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次镉污染事件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并采访了主管部门。
龙江河发源于贵州,流经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宜州市,在柳州市柳江县与融江交汇,最终流入柳江。
2012年1月15日,河池市境内的龙江河宜州拉浪水电站附近渔民反映网箱养鱼出现死鱼,当地环保部门实地采样检测发现,龙江河宜州拉浪码头前200米处重金属镉含量严重超标,后经自治区环保部门检测,水体镉浓度最高峰值一度超标约80倍。
1月24日至25日,随着龙江镉污染事件的传言广泛传播,下游柳州市部分市民开始出现恐慌性购水屯水现象。
1月30日晚,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发布消息称,此次镉污染事件是由于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等相关企业涉嫌违法排污,污染源初步确定。与此同时,上游作为“有色金属之乡”的河池市开始整顿矿企。
在此之后,龙江保卫战、柳江保卫战持续不断。污染水体经7道防线拦截削污,絮凝除镉,调水稀释,龙江河水镉浓度峰值从最初超标80倍不断削减……最终数据表明,此次镉污染事件泄露镉量21吨,波及300公里河段,达到历史之最。
在这场灾难来临之前,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镉污染”。矿企四处冒烟,经济发展的背后隐匿着多少可怕的“致命毒素”,不到灾难出现那一刻,没有人会意识到其中的危害。
据医学专家介绍,镉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长期过量接触镉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对肾造成损害,晚期病例则会出现肾功能不全,并可伴有骨骼病变;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镉可引起急性中毒,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处置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专家、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表示,河池市的矿镉含量很高,而这些冶炼厂大多没有综合提炼能力,把最有价值的部分提取之后,没有能力把镉提炼回收,就把含镉的废渣、废液堆积起来,造成了镉污染的隐患。
在此次事件中,对镉污染的处置方法中,用投药絮凝的方法将镉从水体中消减,絮凝物将进入底泥中,是否在今后还会释放溶解到水中、是否还会别的水生物中富集?专家称,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将在事故处理完之后再做回顾性评价。
许振成说,镉比较易溶于水,当Ph值在7的时候可能溶于水,这是镉元素的性质所决定的。相对来说,镉比较容易在自然界中暴露。除此之外,镉这种元素比较特殊,农田中如果镉超标比较容易进入米里面,从而进入人体。镉对人影响主要是在人体富集,富集多之后对人的精神系统造成影响。但这次事件会不会给流域生态环境和流域内居民健康带来的长久次生危害,尚无定论。
实际上,早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就有专家提醒要警惕后续污染:“切不可有只要污染峰团过了就万事大吉、就可以鸣金收兵的思想。”就龙江河镉污染这起牵动广西群众目光的事件而言,自治区环保厅应急中心主任黄勇称,他们密切监测着柳江水质,目前水体不断好转,水质完全达标。
但如今,显然环保部门的“奇迹”说刺痛了网民的神经,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6月13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黎敏对新华社记者说,关于2012年龙江河镉污染事件,自治区环保厅官方网站多有报道,但作为信息公开披露还是第一次。原因是今年4月收到一份法制类媒体的申请,要求公开这一事件。
对于“是我国镉污染事件处置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样的表述,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治区环保厅自身没有这样总结过。只是在2012年处置这起环境事件中,参与处置过程的部分专家,就处理技术和效果层面做出上述评价。
今年4月16日,广西一媒体发表的文章中,有“国内专家认为这是我国镉污染事件处置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样的表述;在此次官方网站发布信息时,自治区环保厅内部工作人员摘录了这样的表述,将其发在官网上。
黎敏表示,由于自治区环保厅内部信息发布管理疏忽,把关不严,将这样不合时宜的表述公开发表,引发网民批评;他们承认将“奇迹”用于这样的公文确实不合适,接受网民的批评,也感谢网民对环保工作的关心。
采访中,自治区环保厅多名工作人员称,事实上厅领导都没看过这个文件,看到了舆论批评才知道有这个事情,内部管理问题值得反思。
(原标题:中国网事:“奇迹说”背后的镉污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