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公交爆炸之前:曾有人质疑BRT安全性

2013年06月20日11:10  《第一财经周刊》

  爆炸之前

  47个生命,幸存的受害者,陈水总,BRT,厦门,和整个社会。

  文|CBN记者 李会娜

  连着3天,厦门每天都比前一天热。

  6月7日,气温已经达到30OC,这也是厦门这个季节该有的温度了。这一天除了是高考的第一天,也没什么特别的。上下班高峰的快1线BRT(快速公交)上也像往常一样。车上的人已经连转身的空间都没有了,但经过一些站点的时候,下面的人还是会拼命往上?挤。

  江明是做房屋装修的,几乎每天都要乘坐这条路线,他通常要先走上15分钟,早上7时10分在嘉庚体育馆站上车,根据工程所在地,选择就近的站点下车。之前一段时间,他一直都是在火车站下车,然后换乘公交到海沧的岳阳小区。6月2日,他刚刚接手的一个项目是在瑞景商业广场附近的瑞景小区,他要在东芳山庄换乘快3线,坐一站到洪文站下车。这个装修工程到6月9日结束。

  6月7日这天,江明没有去上班,和几个朋友约了晚上19时在火车站旁边的世贸商城聚餐。下午看望过一个朋友之后,大概18时10分他在县后站(机场)上了BRT的快1线,车上已经很挤了,前门上车后他就站在了紧靠司机后面的一个位置。

  18时14分,车子到了金山站,站台上全是人,不等车上的人下来,下面的人已经开始往上挤了,车上的乘客带着点怨气嚷到,“上不来就别上了,后面的车很快就到了。”但江明知道,再过两分钟,车子到蔡塘站的时候,想上这辆车的人会更多。上下班的高峰期就是这样的,他每天下午下班后坐BRT回家也是如此。不过他预计最晚18时40分,就可以到火车站了。

  但18时15分,这辆BRT就停下来了。它开出金山站仅仅38秒,距离下一站蔡塘站还要1分29秒。江明也终究没能在他的“终点站”下车。

  厦门BRT的作用有点像北京、上海的地铁,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只在设定的站点停靠。它不像北京等其它城市的快速公交,虽然有划定的行驶专线,但并没有道路优先权。厦门的BRT是在高架上,更确切地说,穿过厦门岛的高架是专门为BRT而建。

  每次有朋友来厦门,董铭远都会带他们去体验一下BRT,他今年29岁,是一名房地产策划师。他觉得BRT也是厦门的一个特色—“中国目前没有一个城市的BRT是在高架上走的”。他说给朋友的时候,会带着点自豪感。在他心里,厦门BRT是完全不同于公交的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他日常生活中首选的交通工具。当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准时,而且够快,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BRT一定是厦门市区最快的交通工具。

  这趟没有到达终点站的BRT,是闽D-Y7396 ,当天是从岛外集美开往岛内。也就是从厦门北站开往第一码头站。第一码头站是目前3条BRT线路的起/终点站,在这里乘坐BRT的地面公交,也就是BRT连接线L1,不到5分钟的时间便可以到达厦门有名的中山路步行街,和通往鼓浪屿景点的轮渡码头。

  据说BRT开始的时候是计划建轻轨的,为的就是连接岛内和岛外。2007年9月25日,厦门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BRT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之后厦门市市民一直怨声不断,他们不理解,也觉得厦门根本不需要建BRT,而且他们觉得穿过岛内的高架桥非常难看,就像这个城市的一道伤疤一样。但BRT硬是在市民的反对声下建成了。2008年8月23日,BRT开放为期4天的体验日活动,体验线路从第一码头到前埔,开放的站点有4个。8月31日,BRT正式通车运营。

  根据BRT运营公司厦门快速公交场站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的数据,BRT运营近4年,日均客流量高达26万人次,节假日高峰超过30万人次。两条通往岛外的线路全程运行时间都在40到50分钟。0.5元的起步价成为工薪阶层和学生中性价比最高的出行选择。虽然挤得很痛苦,但BRT的快、方便,尤其是票价还是让他们对BRT颇有好感,甚至不乏溢美之词,BRT很快成为了厦门最受欢迎的一种交通工具。

  中国各城市的政府部门深谙修路的价值,一线城市的地铁带动未开发地区,这已经是标准模式。所以会经常看到规划部门宁可把一条路线规划到人迹罕至的区域而放弃成熟区域,因为这可以带来新的土地增值。

  况且,厦门本身的发展有它的局限性。据厦门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年厦门岛内人口密度为9371人/平方公里,岛外为833人/平方公里,岛内和岛外的人口密度比例达到11:1。在很多厦门人眼中,岛内和岛外是完全分开的两个世界,他们不愿意到岛外去。厦门市政府的规划是实现岛内和岛外的一体化,他们要把岛内的那些人拉出去,盘活岛外。

  修路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铁建系统一内部人士接受《东方早报》的采访时说,“当年厦门地铁(轻轨)项目提交申请时未获批复,但那个时候轨道钢筋都已经预埋,项目几近完工,所以临时改做BRT。”

  4年后,岛外商品房销量占全市商品房销量的73%。而在2008年,还只有40%。从BRT开始运营之后,岛内商品房销量占比一直在下降,岛外商品房销售占比则一直在上升。2013年厦门拟出让的62幅地块中,岛内的思明区和湖里区能够出让的住宅用地仅有2块。

  水涨船高。岛外集美区商品房的销售均价从2007年的6765元/平方米,增长到2012年的1.06万元/平方米。这几年每年的楼盘销量都排在厦门6个区中的第一位,万达集团也将在集美开厦门的第二家万达广场。

  江明每天早上上车的嘉庚体育馆站是BRT在集美区内的一个站点,站点的两旁是密集的楼群。泉舜房地产集团的泉水湾小区紧靠这个站点,3期将在6月底交房,原购价为1.3万元至1.4万元/平方米,现在价格为1.5万至1.6万元/平方米。旁边的古龙御景小区有点尴尬。它靠近快1线的嘉庚体育馆,也靠近通往同安的快2线凤林站,但挨得都不是很近,但从BRT的链接线L22坐过去,也不会超过5分钟,价格却因为这5分钟比泉水湾平均每平方米便宜了约3000元。

  从BRT高架上可以直接进入到新华都购物中心,在它的另一边,也就是嘉庚体育馆的后面,是正在建设的国贸商城,所以可以推测,房价还是会继续涨下去。

  不过BRT对同安房价的拉动并不像集美那么明显。从厦门市政府的规划来看,集美是文教区,而同安是工业区。快2线靠近岛外终点站的工业集中区站附近,已经集中了福特、宝马、丰田、大众、通用等4S?店。

  所以情况也正在发生改变。在今年3月7日厦门的首场土地竞拍会上,一幅位于同安的商住地块T2013P02吸引了包括万科、保利、建发等18家开发商的争抢,最终由厦航地产以4.86亿元叫价获得,楼面价5331.29元/平方米,溢价率92.17%,成为同安新的单价地王。

  城市变迁正在发生。金山站的上一站市政务服务中心站,周围几乎都是正在建设的房地产工程项目。在一道朱红色的旧墙上面,能够清楚看到“五缘湾西区旧村改造”的字样。

  这里的乐都汇商场是2012年圣诞节才开业的,100米处的大唐地产的销售中心都是临时搭建的。去年刚搬来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大楼后面,是还没拆迁的旧村民房,这个村庄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就像是处在洼地中。现在这块地已经被厦门建发集团买走,旁边就是正在施工的建发地产项目。

  瑞景商城是另一个被BRT改造的地方,它在快3线洪文站的一侧,另一侧是后起的加州商业广场,旁边的厦门牛庄原来是生产各种塑料的大大小小的破旧厂房,现在除了写字楼,中间还辟出了一条美食餐饮街,成为很多年轻人喜欢来逛一逛的地方。洪文站的下一站就是快3线的终点站前埔,厦门人习惯把瑞景商城也称作是“前埔一带”,它位于厦门岛的东部,原来是个城中村,自由职业者何书彬还记得4年前如果想去逛大超市,还得跑到4公里以外的地方,现在他住的小区旁边就有沃尔玛和新华都。

  岛内有更成熟的商业形态。更多的人还是乐意到岛内来消费,火车站附近基本达到百米之内就有一个商场的密度,比如江明选择和朋友在这里的世贸商城聚餐;同样从这辆BRT上逃过一劫的秋来宝,也还是习惯到中山路步行街附近逛逛,当天,她就是和朋友约了下班后去那里吃刨冰。相比于那些被BRT带起来的新区和商区,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因为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

  陈水总的家就处在传统商区,距离最近的BRT站点是第一码头站,但这个城市的发展变化跟陈水总的关系不是很大。

  从被爆出陈水总为纵火嫌疑人之后,很多媒体记者就出现在了局口街24号,这里属于厦门的老城区,这条街的一个出口靠近思明西路路口,另一个出口就是中山路步行街。这条街更被厦门人熟悉的一个名字是“女人街”。这是一条很短很窄的巷子,两旁都是服装店铺,过道两侧还挤满了各种小商小贩,碰上节假日,这里几乎是水泄不通。

  这里都是建成几十年的老房子,低矮、逼仄。通往陈水总的家,是一条仅容得下一人通过的黑暗巷子,如果稍微胖点,估计就得侧着身子走。有的邻居对媒体说陈水总忠厚老实,有的说他脾气暴躁、性格古怪。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家的日子不好过,和妻子、女儿挤在一套30平米不到的两居室里。陈水总没有稳定的收入,偶尔会去打打零工。卖过麻糬、汤圆,但经济状况一直不好,这些年为了户口和低保的事情在到处奔走。

  在中国,像陈水总这样的城市低收入者在几年前被称作“40-50人员”,指的是男性50岁、女性40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与其它年龄段的下岗失业人员相比,他们受教育程度低,经历过“上山下乡”、国有企业改革等多个大的社会转型,在转型期付出很多,没有一技之长,生活比较困苦,现在他们正在进入真正的退休年龄—60岁上下。陈水总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是1954年,但在微博中,他认为自己真正的出生年份是1953年,并将身份证出现信息错误的原因归为当年派出所工作人员的填写错误。一岁之差,关系到他能否在2013年退休。

  这也是在微博、天涯社区等社交网络上讨论这次爆炸事故时不断有人同情陈水总的背景原因,很多微博大V都参与了其中。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老宇在新浪微博上发帖:“我一再呼吁,城市要包容穷人,善待屌丝,给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辆突然起火的BRT,就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大家都在同一辆现代化客车中高速驶向新生活,但如果其中有一个绝望的人,那么所有的人都不会安全。”原《国际公关》杂志副主编丁来峰发帖说,“厦门警方说陈水总自感生活不如意,泄愤纵火。陈水总为何生活不如意?他自力更生摊位却被取缔,申请低保跑了几十次政府部门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如果无人对此负责,对草民冷漠依然,还会出现更多的水总们!”

  但账号为老奎_27065的网友反驳说,“全国比陈水总冤的人多得是,为什么都没像他那样纵火殃及无?辜?”

  但所有人都同意一点,纵然生活如此压抑、困窘,也不能构成加害无辜的理由。

  “草民陈水总……苦熬至今60岁盼能办理退休,苟延残喘,万没想到户口当年迁移过程,派出所把年龄填写错误,社保不予办理,找公安改错又到处踢皮球,草民年纪已大工作又难找,数十年来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下。”

  这段话被认为是陈水总最后的申诉。在厦门警方和家人回忆所拼接出的场景就是:6月7日下午16点左右,陈水总推着一辆手推车离开家,车上驮着一个编织袋。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他登上BRT公交车后来回多趟,最后他登上了“闽DY7396”公交车,从厦门北站开出驶入厦门岛。18时15分,公交车开过金山站之后的第38秒,公交车起火爆炸。

  江晓婷当时就坐在车子后排靠窗的一个座位上,和她一起的还有她的朋友黄璐琪、余阮青和孙莉榕,她们大部分都是90后,刚刚在厦门旅游工商学校参加完高考,在集美上车回岛内。她们都是今年5月份刚刚毕业的,在厦门卫校同安分校读的护士/助产专业,想要通过这次高考升大专。

  江晓婷一直在玩手机,坐在她旁边的黄璐琪和余阮青问她是否闻到汽油味时,她都没在意。之后突然听到黄璐琪的尖叫声,猛抬头看到车厢里已经起火了,人们已经乱作一团,惊慌失措中她根本找不到逃生锤,密封的玻璃也撞不开,她是从密封玻璃上面大概不到20厘米宽的可移动玻璃窗那里跳下来的,跳下来时小腿已经烧伤,手部骨折。余阮青的上半身已经探出窗外了,但是下半身被卡住了,江晓婷使劲去拉她,但还是没能把她拉下来。在逃生过程中,她再也没有看到黄璐琪和孙莉榕,黄璐琪上车后一直在和同学发微信,她最后一条微信发出的时间是18时14分。

  18点22分,这辆BRT爆炸。江明和秋来宝都从前门逃生。最要命的是在这六七分钟的时间里,后门的车门一直没有打开。

  江晓婷成了4人当中唯一的幸存者,但无力救余阮青的那一幕一直在她脑中回放。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余阮青和她都是江西人,可能是老乡的关系,也可能是别的原因,她们在读中专的时候就是好到睡一张床的姐妹,两个人几乎是黏在一起。她们的朋友黄璐璐说江晓婷本来是一个很开朗的人,事故发生之后都不怎么说话,一直流眼泪。比起身体治疗,她的心理治疗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对面“融景湾”楼盘施工的工人一开始还以为是大楼起火了,这个一共有6幢、每幢为32层的住宅小区计划这个月月底就交房。其中一栋正对着高架转弯处—也就是事故现场,很多人爬到距离最近的那一栋楼层上,看到了震惊的一幕,窜起来的火苗有两三米高。从车内逃出来的很多人都正往蔡塘方向跑。

  附近的居民都是听到爆炸声赶过来的,此时通往BRT高架的天桥以及下面的路段都被封了。15分钟后,第一辆消防车来了,但他们没有带云梯,而高架距离地面有10多米,很多人都说他们打119的时候,明确说是BRT起火爆炸,为什么消防队会不带云梯呢?一个居民说最后是砸了一块儿玻璃,把水管拉到上面去。救护车也是停在蔡塘站的天桥下,后来一辆承载伤员的BRT倒着把车开到了蔡塘站,车上面基本都是重伤和中度烧伤?者。

  《东方早报》采访的那名铁建系统内部人士还说,轻轨对线路的设计标准要求远高于公交,“用较高标准适用于低标准,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价都是达标的。”但他说,轻轨在设计上相对封闭,而作为公交则要求相对开放,因此严格来讲“作为公交系统是有缺陷的”。

  之前也有人质疑过BRT的安全性。2012年7月28日,厦门一中的退休教师庄南燕发过一个BRT安全隐患的帖子,里面所描述的他乘坐BRT的体验简直就像是这次BRT事故的前奏,“车到火车站情景最可怕:站台上是黑压压的人群,密不透风塞满了狭窄的长廊,不等车上人下来,他们就急急地要冲上车。我突然有种‘不祥预感’:什么时候要出大事故。”这个帖子被贴上“不幸言中”的标签在事故发生之后被迅速转发。

  而且,就在事发之前的5月14日,厦门快速公交场站有限公司还召开过安全专题会议,该公司党委书记郑全德在会上说:“BRT的日客流量目前居高不下,在安全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责任,严格执行制度规范。”

  直到悲剧发生,对安全的重视才开始落实到行动上:从来不进行安检的BRT现在也已经开始了“选择性”安检,尤其是对提塑料袋和编织袋的。但很多人并不觉得安检很有必要。另外,厦门市为此出了一个新的规定—购买灌装汽油实行实名制—这被媒体评论为是惰政思维。

  幸存者秋来宝说她不会再坐BRT了,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事件的阴影可能很快就会淡化。这个城市还要继续扩张和开发,不管是岛内还是岛外。低保的人还是会继续替自己要权利,江明可能还会继续坐这个车。

  董铭远说他之前从来没有质疑过BRT的安全性,现在他上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逃生锤在哪里,然后坐在靠前的位置。有时候,他会下意识地往后看看,满满都是人。

  一切就像爆炸之前一样。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江明、秋来宝为化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 体育基德出任篮网主帅 冠军决定麦蒂是否退役
  • 娱乐郭靖母亲饰演者苏杏璇去世 曾获金像奖
  • 财经市长们谈4万亿地方债:5年能加倍赚回来
  • 科技中国男子因盗版在美获刑12年
  • 博客宋英杰: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不准
  • 读书闻所未闻赶尸惊魂传奇:赶尸客栈
  • 教育动画法学等专业成高失业专业 高考查分
  • 育儿强生51次全球召回48次将中国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