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清廉贡献
经过安史之乱和唐皇几次入蜀“避难”,蜀地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自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到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在担任剑南三川节度使的93人里面,先后有40人入朝为相,此时的蜀地也被称为“宰相回翔之地”。朝廷对四川官员的选拔,更是重德甚于重才。
由于时代和地域的改变,以及外来官员们在蜀地受到的不同礼遇,导致蜀地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发生变化。同时,他们也受到四川本土风俗的影响,二者相互相互、逐步交融。
后蜀皇帝孟昶在朝堂之上设立了一种叫作匦函的匣子,凡是臣民们不管是有冤要伸,还是想要向朝廷提出批评意见的,都可以写成状子投入其中。孟昶还亲自撰写了《官箴》,作为官员的行为准则。
说归说,做归做。相比皇帝,孟昶显然更适合去做艺术家。此时的蜀地官员和文人都陷入了一种醉生梦死的境地。后蜀赵崇祚编有一本《花间集》,里面收录了五代时期靡靡之音的代表作,18个作者中,除了温庭筠等人外,余者14个均为蜀人。
到北宋时期,官箴被赵官家沿用,由此,省、府、州、县各级地方衙门大堂前甬道正中俱立戒石,向南刻“公生明”3个大字,向北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铭文16字,成为官箴建筑“戒石铭”。
似乎是为了奖励巴蜀“贡献”出官箴的功劳,朝廷给成都府派来一位“铁面御史”赵抃,赵知府前后4次,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相随。他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
和诸葛亮治蜀崇严恰恰相反,赵抃崇宽。他注意根据蜀地的具体实际而采取特殊的治蜀政策,曾坚决反对王安石在这里推行保甲法,“臣深知蜀人情状,闻欲作保甲教兵,必惊扰失民心”。于是“蜀人既闻公来,男呼于道,女欢于灶”。
后来,朝廷每次派往成都地方官在离京赴任拜辞皇帝时,皇帝都要提到赵抃,说治理川蜀赵公的方法最成功,要他们好好向赵抃学习,从此“一琴一鹤”成为为官清廉的代名词。黄庭坚、陆游等也秉承了赵抃这股崇尚实际的清风,重在为民减负。
陈希亮、三苏,这批由蜀地走出去的清官或名士,则在全国政坛上掀起一股西蜀旋风,在宋哲宗时期形成蜀党,成为文人参政的典型而备受瞩目。
有人说,四川人干任何事情,开始时总是默默无闻,往往到了关键时刻就会闪光发热。苏轼和苏辙作为蜀党的领袖,倡导行仁政,而他们个人无论出于何种境遇,仍时刻关注民众疾苦和现实政治,改变了过去四川官员为官形象,并影响他们积极通过科举来达到内圣外王,经国治世的政治抱负。宋《图经》说,靖康之变后,光是眉山籍在京官员“眉之忠义死者犹有四八焉”。
可惜南宋秦桧及其党羽当政时,对反对“和议”的蜀地官员几乎弃用,让蜀籍官员很难得到正常成长,影响深远。成都人宇文虚中被金国扣留,还封为国师。但宇文虚中心怀故国,密谋挟持金主,曾向南宋偷传情报,但被秦桧缴还给金人,宇文全家因此被害。
直到秦桧死后,才有仁寿书生虞允文的擢升。更亏得范成大认识到要治理好四川地区,必须充分利用蜀人的智慧和才能。于是他在处理与蜀士的关系上做了两件事,一是表彰名士,二是网罗人才,其结果是蜀士纷纷归心,达到了预期成效。
坚韧包容的最终定型
1279年,崖山一役,距离当年虞允文在采石矶两万军士破百万北兵的壮事已去105年。南宋灭亡后,四川孤悬抗元的钓鱼城终于挂出白旗。自此之后,四川成为元帝国的一个普通行省,而在划出利州路的一部分至陕西后,四川残缺了北面的一角,已不成其为传统意义上的四川。
至此,四川再也没有出过李白、苏轼这样惊世绝才的官吏,“人文之盛,莫盛于蜀”尘封了起来。清初以来,四川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移民来自全国各地,各地风俗相互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了坚韧包容、独具个性的文化特征。
元明清三代,最有名的四川籍清官有三人,杨廷和、卫承芳和张鹏翮,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做过吏部尚书。
其中最著名的是清朝官至吏部尚书的蓬溪人张鹏翮。《大清一统志》称“扬厉中外,以清节著”。康熙称:“朕留意察访,果一文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
然而,张鹏翮每天进入宫门,他就自然而然的感到一种沉重的负担。这是一种清官道德观念的负担。皇帝赞誉得多,却也骂得多,或谓,不被挨骂,则难有赞誉。张氏挨骂,源自他治理黄河时:“上南巡,阅清口,见黄水倒灌,诘鹏翮,鹏翮不能对。”康熙臭骂他一顿:“若徒自表廉洁,於事何益?”
川人又是忍耐的典型,若没有康熙的责难,张氏也不会发愤学习履职业务,在实践中长本领,成为“治河专家”,故而德能勤绩,样样有可道者。
历任明朝两朝宰辅杨廷和是新都人,革弊政,朝野称颂,其子杨慎亦有显名。明朝达州人卫承芳,他赴任时,经常会绕道三十里以避开地方官员的迎接,或者干脆不通知地方官员到任时间,只带随从悄然赴任。
同时,随着湖广填四川的高潮和平息,四川也迎来一位位清官、循吏。
四川人爱吃宫保鸡丁,四川总督丁宝桢对川人的贡献绝不只是这道名菜,他被誉为四川数百年来第一好总督,曾在川治水通河道,整修都江堰,从总督衙署开始,将以往的一切应酬规费全数革降,更大力惩办贪官,导致得罪人太多,一年(1878年)内连降三级,最终儿子来川奔丧时,竟无钱为其办后事。
和他类似是是曾任四川巡抚的冯俊,他卒于任上,死后仅余俸银十两;合州知州于成龙,著名的“于青菜”,其长子廷冀来看望他,都跟仆人吃同样的粗茶淡饭。儿子临走时,他只割了半只熟鸭和红薯供其路上充饥,于成龙从此多一外号“于半鸭”,老爱把话说满的康熙皇帝称他是“天下廉吏第一”(他把此誉还给过张伯行、张鹏翮等人)。
四川学政张之洞,尽力革除教育腐败,创办了尊经书院,“服官四十余年,乡里未造房舍、置田产”。
在官场,官员是否拥有“公心、公情”,在关键时刻往往能改变时局走向,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即使不能扭转,也能给后人留个念想。到晚清光绪朝,戊戌六君子中就有绵竹杨锐、富顺刘光第慷慨赴义,只要能让一个沉睡的民族觉醒,他们不惜献上自己鲜活的生命,四川官员中照样可以有燕赵慷慨悲歌之风。
有意思的是,从百日维新、张居正改革、王安石变法,最终上溯到商鞅变法,里面不可忽视的要点均是土地改革和兴修水利,而垦、灌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由此,历代四川清官治水的这条暗线变成了明线。
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有一项统计说,中国在民国前的2270年中,见于官方报告的水灾有1621次,政府最重要的一项公共职责便是治水和救灾。何开四则认为,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历代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能把水治好,证明他至少专心在做事,蜀也基本上能治好了,这就叫实干兴邦。“古代科技条件有限,治水不力是会被问罪的。官员们除了勇气,更多的是一种担当,那就是四川官员,尤其是清官们的一种特质了”。
北宋仁宗时期,在包拯即“包青天”的盛名之下,朝廷中其实还有一个四川地区眉州的“陈青天”同时期存在。
1030,“白面青天”陈希亮
文_本刊记者 舒炜
1030年是北宋天圣八年,契丹太平十年,大理正治四年。之所以要做如此详细的叙说,因为这是我们叙事的一个时间节点,为了让历史的记忆更清晰而已,后人要记住的,应该是在多个版本中均被列入“中国十大清官”的陈希亮之一生。
这一年,河中府通判(相当于地级市副市长)范仲淹上书,“请太后复辟”,即请太后把政权交还给皇帝。宋仁宗此时已经20岁,于情于理都应该亲政了,已是63岁高龄的章献太后刘娥(也是一个四川人)依然“垂帘听政”。
不过宋仁宗也的确是个“孩子”,此年里,他亲自召问了龙虎山第二十五代天师张正随冲举(飞升成仙)之事,此时的仁宗还不知道自己将有一个无子的沮丧未来。其后神宗、徽宗对天师道均加崇奉,国力也逐渐式微。
不过对远在国家西陲的眉州青神县,1030年却是个大年,乡人陈希亮(字公弼)和他的两个侄子陈庸、陈谕一同中了进士,家乡人在他家门口树碑褒扬曰“三隽坊”。
“结仇”刘太后,“青天”名初现
唐代广明年间,因避黄巢之乱,陈家从京兆(今西安)迁于四川青神,至宋已有上百年。陈家世代从商,没有人出仕做官,幼年丧父的陈希亮想拜师求学,却被遵循“传统”的哥哥为难。
占据田园房产的自然是哥哥,陈希亮只分到了乡邻们的三十万钱账单。他把那些借债的人都找来,当面将账单全部烧掉,然后背起书箧行囊,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这种做法颇有魏晋风度。等学业有成后,更是不计前嫌,把两个侄子也召去读书,最终同时高中。
新雨刚过,汴梁城门外的大堤上,柳丝垂碧,啼鸟婉转。一条小船停在了大梁门外的码头,青衣小帽的陈希亮下船上岸,走进城门,打量起这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也一脚踏入了官场,一干就是30余年。
陈希亮得到的第一个职务是长沙县令。长沙交通发达,百姓富饶,但陈希亮甫一到任,就摊上了棘手大事。当地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经常出入章献太后家,与权贵们相往来,仗势侵占民众土地,人们没哪个敢正视他,当地官吏则是变着法儿套海印近乎。
此时太后垂帘听政已近十年,陈希亮当然知道,惩治海印可能会引发什么后果。这个刘太后不是一般人,开了宋朝太后垂帘先例,整个两宋,循此故事的还有7个太后,此刘太后更是后世戏文中“狸猫换太子”的“反角”。
陈希亮在查获海印的犯罪事实后,他想得很清楚,就是要办这个和尚,以解百姓的心头之恨。陈希亮颤抖着发出了将海印治罪的决定,全县震惊。老百姓更是感激他,暗暗称他为“陈青天”。
在海印案还未传到朝中前,陈希亮“所幸”遇到了“郴州竹场案”。当时郴州竹场有人伪造凭证给输粮户送到官府充当税粮,事情被发觉,输粮户将被处死。陈希亮接到案卷颇觉不解:输粮户贫穷而目不识丁,有何能力造假?他派人去郴州调查真相,原是竹场吏人作祟。结案后,仁宗特赐给陈希亮五品官服,使其一跃进入了国家的中层官员阶层,在百姓中“青天大老爷”的美名传得更响。
此时的刘太后纵使怀恨,碍于民情,加之本身也并非偏颇之人,所以并未如一些人所想的那样去严惩陈希亮。当然,如果不是自身的清廉正直,一百个陈希亮也被罢黜了。调职决定很快下达,陈希亮不升不降,转任鄠县(今陕西户县)知县,开始不断颠沛流离的地方官生涯。
主动求降级,除恶丢乌纱
两任地方官做下来,陈希亮已是感慨不尽,思想更发生了巨大变化。
陈希亮是至孝之人,他在太常博士的任上提出降级做知县以便侍养老母,于是任临津(今山东宁津)知县,为官场少有。直到为母服丧结束,他才重新出任开封府司录司事。不过此时的开封并未出现太多让人振奋的好事,相反,西北党项叛宋,边防连连告急要求增加军备。
箭在弦上,朝廷必须有所作为。庆历三年(1043年)9月,著名的庆历新政开始,满朝文武都在议论澄清吏治、富国强兵,陈希亮也似乎看到了北宋王朝的曙光。大半年后,国都中最精美宏大的福胜塔被雷火击毁,仁宗准备以三万钱重建福胜塔,此时的陈希亮勇气倍生,力谏停建,皇帝居然听了进去,这笔钱被划拨至西北边防。
但这种直言抗命的精神,让陈希亮在不久后失去了一次升官的机会。有个叫沈元吉的外戚强行非礼一民女,并把民女丈夫活活打死。案发后,开封府将此案交陈希亮主办。不料,沈承受不了公堂威严,竟当堂吓死。
沈元吉的死,对一些嫉恨陈希亮的王公贵族而言,仿佛老天神助。他们纷纷鼓动沈元吉的老婆“上访”。向来看重他的仁宗得知此事后,也觉得陈希亮做得不妥,下诏给陈希亮及所有狱吏治罪。
陈希亮拿出了自己的名士风格:“杀此贼者独我耳”,于是免官,废为平民。之前,仁宗本是想提升他为御史的。不过此时,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已宣告失败,朝野朋党之争四起。
在一段时间后,房州(今湖北房县)盗寇四起,竟然杀死了地方官,名臣富弼便推荐陈希亮去平息这个“火坑”。在房州,除了日益严峻的维稳态势,他还遇到了张元家属案。
有探子报华阴人张元跑去西夏当了谋臣,仁宗听到这个消息,就将张元家族中的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全部抓了起来,转移到房州关押。这些人中多为老弱病残,一路上风餐露宿再加恐慌惊吓,纷纷病倒。
陈希亮此时陷入两难:如果求升迁,可以乘机对张元家族严加整治,但他怎忍下此辣手?如果向上禀告替他们求情,仁宗正在气恼之中,恐怕不是再丢乌纱了,而是丢脑袋了!
面临着升迁与被罢官、生与死的考验,我们今天或许无法窥见北宋一个地方官天人交战的情景。他向仁宗直书:“元事虚实不可知,使诚有之,为国者终不顾家,徒坚其为贼耳。此又皆其疏属,无罪。”
陈希亮把信封好,派人 500 里快马加鞭进京。仁宗看信后沉思了好久,还是觉得陈希亮言之有理,便下令放了张元族人。在房州府内当堂宣读诏书时,张家的100 多个族人跪在陈希亮的跟前,个个泪如泉涌,呼喊着“陈青天,青天大老爷”,陈希亮画像也由此永远留在了这脉张家族祠中。
若为天下善,清官不避权?
房州任职期满回朝,仁宗希望政绩卓著的陈希亮出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这是执掌大宋生杀刑罚的要职之一,应是少有的提拔。
任命尚未正式发布,这位拟任的大理寺少卿重新成为官员争相攀附的人物,庆贺的名帖摆满寓居的客栈案头。陈希亮却一面告诫家人坚决拒收庆贺的礼物,一面上表坚辞大理寺的任命:“法吏守文,非所愿,愿得一郡以自效。”意思是做法官守文书,不是我的理想,希望管理一郡来为皇上效力。
拒绝恩宠使仁宗皇帝多少有些不快,但对于这位清廉的能臣还是表示出格外的宽容,那么就去宿州吧。
从大理寺少卿到宿州知州,从执掌大宋刑律的高官到一个普通的州县官员,此种行为引起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精于谋算,辞去高官是为了避祸。也有人说他在地方上更便于放胆搜刮。这背后到底是怎样一种官念所驱使呢?
陈希亮抓捕盗案,兴修水利,培养士子,使宿州境内谧如,门不夜闭,百姓谓数百年来无此好官。无疑,这些行事,与他作为一个清官的形象是相衬的。
汴河作为北宋的生命线,当时宿州在汴水上造桥,河水涨后接近桥面,常损坏过往舟船。陈希亮想造一座不要墩柱的飞桥。屡遭水患之苦的仁宗在审阅陈希亮的方案后,要立即开工。
在建起飞桥后,皇帝下诏褒奖陈希亮,并在全国推广他的方法,这才有我们在《清明上河图》中看到的那座绝美虹桥。从陈希亮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工部侍郎一事,就可看出朝廷对他在工程上的才能肯定。
但陈希亮却又准备奔向下一个目的地,滑州。此时,他终于等到了皇帝的亲口认错:“知卿疾恶,无惩沈氏子事。”意思是过去沈元吉的事是个误会。但陈希亮的颠沛仕途并未停止,还将有曹州、庐州和凤翔府这些艰难的地方在前方。即使陈希亮间隙在京东转运史任上流放博平大猾截道虎(截道虎为人名),察明酷吏徐州太守陈昭恶行,属于人生的高光时刻,但仍不是志之所至。
惹“怒”苏东坡,何处桃花源?
陈希亮深知升迁调动的权操在别人,而为官立品的责任在己。不过,他每到任一处,当地的不少官吏就会提早打听消息,以求他调,生怕这个寡欲耿直,面目冷峻,不露喜怒之色的四川小个子挡了自己的前程。陈希亮虽多次上书请老,但朝廷偏偏不允。
《宋史》称他经常是见义勇为,不考虑后果。所到之处,奸民劣官,都革心换面,不改的一定被杀。所幸他内心仁爱宽恕,所以严格而不残忍。在北宋一朝,像陈希亮这样个性分明的人并不少,如“拗相公”王安石、“青天”包拯,但屡屡要求降职,到偏远地方任职的人,只有陈希亮。他后来曾辞去三品的龙图阁大学士,坚决回滑州任职,简直就是官场另类。
可以说,同样是探寻北宋的兴盛之道,王安石走的是朝向未来的改革之路,陈希亮走的却是朝向上古的个人道路。他坚守的信念被平民称道,却受同僚讥讽。就连同乡苏东坡,也一度“记恨”他。
27岁的苏轼在凤翔府任签判时,就和太守陈希亮相处得很不愉快。陈家与苏家本是同乡、旧交,但陈希亮却对苏轼严格得不近人情,常对他写的公文“必涂墨改定,数往反”,令苏轼忍无可忍,每每与陈希亮争至面红耳赤。
苏轼作为皇帝赏识的才子委派到任半年,却被陈希亮“压制”,自是心意难平。
凤翔任上,有年饥荒,陈希亮准备用官仓粮食赈灾。仓官却怕朝廷怪罪而疑虑重重。陈希亮以官职担保开仓放粮,将粮食借给百姓,百姓由此度过了饥荒。秋天,粮食丰收,百姓感激陈希亮的信任,络绎不绝地来偿还粮食。
后来陈希亮疏浚东湖,筑凌虚台,命苏轼作记。苏轼写出了文采飞扬的《凌虚台记》,但其中多有借机讥讽太守之意,可陈希亮淡淡一笑,破天荒地一字未改,并让人刻在碑上。
待到苏轼47岁时,经历了太多的政事磨练和人生的坎坷,特别是“乌台诗案”和黄州流放,方理解到陈希亮当年的良苦用心。他为去世的老太守作《陈公弼传》中憾然写道:“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
但就是这样的直率,更让陈希亮得罪了不少同僚。宋英宗即位后,陈希亮升任太常少卿。认为有个强盗依法当处死,可同僚却统统反对。后来,强盗杀死守卫逃跑,陈希亮便将从前的议论交给朝廷,朝廷裁定陈希亮的意见是正确的。同僚官员纷纷恐惧,要借事来中伤陈希亮,纵使陈希亮一向自忖清风明月,并不在意,可花甲之年的他也首次感觉到了背后寒光。
当时的风气是州郡官员喜欢用酒来互相赠送,按法是不许可的。陈希亮曾用酒赠送过贫寒的游士,随后又改用自家财产来赔偿酒钱。但良心上过不去的他还是借此事,上书弹劾自己,坚持请求辞职。因为此时的他已经认清一生所追逐的清廉官场,终究是一场桃花源。
正如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形容后世的海瑞一样,陈希亮去职后的闲居生涯,对他其实也是一种痛苦,此时他已处于人生和事业中退无可退的最后终点。无奈,一生好著书的陈希亮只得重拾《易经》来克服自己的孤寂与悲伤。在推演的过程中,一次曾梦见有异人告诉他的年寿是64岁,最终果然是64岁。
瞬间中的一生,不过是一粒沙中的世界。此时,距王安石熙宁变法(1068年)还有三年,陈希亮终是无缘得见朝野上下的又一次风起云涌了。
以上种种,并非陈希亮的所有事迹,却已然可以解释出百姓称其为“陈青天”的由来。我们看到,在北宋包拯即“包青天”的盛名之下,朝廷中又一个“陈青天”出现,或许对良臣辈出的北宋并非大事,但对百姓而言,定是幸事。
陈希亮能断案、会治军、可外交、擅工事。在他兼任“开拆司”时,积压案牍成千上万。他仅用9个月时间,便办理了三分之二的积案,发现有官员擅自勾销案件者,必定严惩。
陈希亮治政、治家、治身的名言佳行,是为一个政绩卓著、万民爱戴、官声遗泽人间的循吏标本。很有可能,他是排在古代四川青天榜上的前几名。陈希亮的事迹流传并不多,不过,仍不妨碍我们今天从容瞻望,这位有古循吏风的四川青天之卓著政声。
仁宗在位时,宋王朝一度达到了鼎盛。1049年,仁宗取出福胜寺塔中的佛祖舍利,另建了一座开宝寺塔,当年阻建的陈希亮引时已在房州任上,而欧阳修和蔡襄的上书立阻也没能动摇仁宗的决心。新建这座塔就是遗存至今的开封铁塔,内有台阶168级,巧合的是,北宋王朝也居然是在建立168年后寿终正寝。而仁宗皇帝在位42年,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帝王。
四川周边崇山峻岭,交通不便,而成都平原却土地肥沃,人烟稠密,文化发达。所以四川既被有的人看作是安逸享乐之地,也被认为是封闭、狭隘的偏远之地,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官场“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