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监狱新方法促罪犯悔过:打坐7日只想3个问题

2013年07月12日14:59  北京晚报
狱中犯人打坐 狱中犯人打坐
心理学专家魏世伟 心理学专家魏世伟

  “亲朋好友为你做了什么;你为他们做了什么;你给他们添了什么麻烦?”三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深深反思。北京市监狱的一些服刑人员已经开始反思了,一连7天、每天十几个小时独自冥想这些问题,重新审视自我,竟让他们有了不一样的心境——懂得感恩,学会理解。北京市监狱引进“内视观想”方法促进罪犯悔过,这在全国监狱系统还是第一家。

  这是什么

  一连7天只想三个问题

  一间四五平方米的小屋,白墙蓝地,简洁素雅。墙角竖立着一扇高大的白色屏风,围起了一个一平方米的密闭空间。屏风里面,一个男人正端坐于蒲团之上,双腿盘起,低着头,一动不动、一语不发。乍一看,有种进了僧寮禅房般的错觉。可这“打坐”的不是参禅悟道的出家人,而是在高墙内用自由赎罪的罪犯。

  “你现在再回想一下,从6岁到12岁这段时间,你的母亲为你做了什么?”一位干警走进屏风,席地而坐,发出指令询问道。服刑人员又陷入了入定冥思。干警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师,接下来的一连7天,他要陪伴着这个服刑人员完成这场记忆的穿越。在心理学上,这有个专业的名称——内视观想。

  “他们(周围的亲朋好友)为你做了什么?”“你为他们做了什么?”“你给他们添了什么麻烦?”这是内观体验中,心理咨询师会问服刑人员的三个问题,让他们针对不同的人回顾自己从小到大与父母、与朋友、与同事等周围人的关系。每隔1小时左右,咨询师会询问回顾情况,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回顾。

  一连7天,除了睡觉、用餐、如厕之外,体验者每天的全部生活就是在内观室里反思,一日三餐清淡饮食都是干警给送进去,端出来。

  有何作用

  7年不认罪 内观解固执

  这跟关禁闭有什么区别?7天与世隔绝反思冥想不枯燥吗,能有什么用?

  事实上,从去年8月试行至今,北京市监狱已开展6期共40人的内视观想活动。参与内观体验的服刑人员都是主动申请的,报了名还要排队等上好久。

  入狱后曾7年不认罪的服刑人员李某是第一期“内视观想”的参与者。在体验中,当心理咨询师问到他为家人做了什么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家人劝他认罪时,他斥责家人不理解、不支持。可结果呢?同期入监的服刑人员都减了不少刑期,而他不认罪耽误的7年里却不能获得半天减刑。

  出了内观室几天后,萦绕在他头脑中的就是如何弥补自己给家庭、亲人带来的亏欠和伤害。“时间过一天少一天,机会失一个少一个,必须努力改造,早日回家弥补亏欠父母的‘孝’,亏欠妻子的‘情’,亏欠子女的‘爱’。”

  服刑人员刘某,被捕前是一名副镇长。入监两年多,刘某不敢直接面对父亲,不让父亲来会见,不通信,不打电话。在被咨询师问到“假如生命还有十分钟你最想见谁”时,他第一个想到的是父亲。这种“临终体验”让刘某不愿再错过一分一秒,“我想立即跪在他的面前,乞求他原谅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刘某说,通过“内观”回顾,他发现是自己太自私了,总以为当多大的官、挣多少钱才是不辜负父亲,回忆完父亲对他从小到大的教育,其实只是要求他堂堂正正地做人,平平安安地生活。“现在,我打开了这个心结,给予父亲做子女的亲情就是孝顺,以前是我太残忍了,我要尽快见到他老人家,告诉他我在‘内观’中的一切,告诉他:我爱您。”

  为何有用

  日本罪犯学“内观” 重新犯罪率下降超20%

  据介绍,“内视观想”也称作“观察自我法”或“洞察自我法”,是日本学者在1953年提出并于60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的一种方法,其本质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君子日三省吾身”相似。

  “人们犯罪的原因大多是创伤,因为创伤,仇恨家人、仇恨周围人、甚至仇恨社会,才出现了攻击性。”北京市监狱心理矫治室主任曹广健分析说,内观首先从改善服刑人员与父母的关系入手,进而让他们想到自己与周围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他们把以往支离破碎的事全想起来,重新梳理,会发现当初做的事情,那些受当时环境、情绪所限的固执的想法是错的,就会改变对周围人和社会的态度,从而降低攻击性。

  由于“内观”需要连续7天“与世隔绝”,静思冥想,因此在监狱中开展最具条件,发展也最快。曹广健介绍说,这种方法在日本发展了五六十年,法律甚至规定未成年服刑人员必须参加内观。有学术论文为此专门进行过调研,参加过内观的服刑人员比没有参加过的罪犯重新犯罪率下降超过20%。欧洲从2000年开始引入,有的国家甚至将其作为一种政府认可的心理治疗方法纳入医保报销。

  心理专家

  内观教你

  如何

  换位思考

  关于这种内省的作用,记者专门采访了心理学专家魏世伟,他首先肯定了这种做法的作用,还推而广之,认为:不仅是监狱里的罪犯,社会上的人每天奔波劳碌,其实同样缺乏对自己的反思。

  他说,人人都知道“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说法,但是社会上有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换位的方法?其实“内视观想”就是训练人们体会、理解、运用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一种方法。

  魏世伟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从不缺乏换位思考的观念,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人们的物质追求也高了,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而人们的快乐感、满足感却没有上升,甚至还在下降。因为社会还有一些弊端和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医疗、养老这些问题会带给人们一种不安全感,人们寻求安全直接的方法就是追逐金钱。在追逐的过程中,有的人会一直不满足,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需要多少,又获得了多少,只看到了自己还没有的。当被不安全感控制着,又反思不到从家庭、亲人、友人那里已经得到的爱,那种不满足的追逐在极端的时候就会造成违背公理、道德、法律的行为。

  “如果一个人看到有很多人给予过自己帮助,而自己却没有为别人做什么,甚至添了麻烦,他就会知道自己被爱了很多,责任很多,人沿着这两个方向走,那么就会学会感恩、负责。”魏世伟分析说,如果多一点对自己所得到的体会和感恩,多一点对给别人造成麻烦的愧疚,多一些责任,人们犯罪的心理和动机就会减弱,就很难做出极端的行为。

  魏世伟说,内观绝对是一种让人反思、得到促进和成长的方法,对于社会普通大众来讲,也许没有条件和机会进行专业的“内观”,但也可以自己来回想一下“内观”的三个问题,甚至就是计算一下是我为别人付出的多,还是我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更多。只要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就会得到体验和感受,收获幸福感,增加责任心。

  本报记者 孙莹

  通讯员李东 任鹏/文

  贾永立/摄 J001

(原标题:狱中犯人的七日“打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毛泽东“两个务必”意义深远
  • 体育卡马乔就解约金问题正式将足协告上FIFA
  • 娱乐春晚班底曝光 冯小刚赵本山任正副导演
  • 财经发改委证实再造10个区域性城市群
  • 科技诺基亚发布4100万像素摄像头手机
  • 博客李承鹏:中国官场史是部循环播放的滥剧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海归硕士应聘小学教师 因学历不符被拒
  • 育儿四川孕妇与侄女吃肯德基后双双中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