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常红 吕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今日共同发布女童保护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面对儿童伤害事件的高发,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加强监督和防范。防范的确非常重要,但须警惕走入极端的过度防范。过渡防范带来的后果是社会的整体信任程度不断降低,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和社会资本严重缺乏。报告建议,应从三个层面协同努力,让文化上、社会生活中,同社会技术上的举措同步进行。
在媒体大量报道校园性侵案之后,整个社会进入了一条通过控制和防范来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要打破教师的铁饭碗,教师这一职业将不再是终身制,要实行五年一注册。同时今年内将出台教师师德考核评价规定,越线教师将受到严惩。此外,石家庄市教育局召开动员大会,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护苗行动”,其中规定“男老师见女生须3名以上同学在场。”
师德考核和限制师生交流,这样的规定看似是为了保护学生安全,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隔绝式的防范策略反而会令一部分优秀的教师感到不被尊重和限制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社会将会因此而走上一条纯技术道路,认为可以依靠技术来解决社会问题。如此一来,社会资本被破坏,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越来越低,社会成为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这种机械式的控制和防范方式是治标不治本的举措。
报告认为,如何既能解决问题又不至于陷入上述社会隔绝的怪圈?让文化上的举措、社会生活中的举措,同社会技术上的举措同步进行。
首先,在基础层面应该加强对儿童的监护意识,如果监护人缺位的情况下社会力量应该更多的进行关照和保护,给女童创造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例如,在留守儿童聚集的地区建立留守儿童监护制度,设立“爱心妈妈”等志愿服务团队,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掌握她们的困难和需求。
其次,需要加强对儿童和监护人的防范意识和知识的教育,教育需要同时在学校和家庭、社区开展,形成一种共同防范的体系。目前已有很多公益组织和社会机构在这个层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探索,他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性安全知识教材和手册,并且已经在很多地区进行了试点。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副教授带领团队在2007年开始,以北京市大兴区行知学校为实验基地开展了学生性教育读本的编制工作,现在已经完成小学1-3年级以“珍爱生命”为题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再如,2010年 12月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建立我国首家“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基地”,教育基地根据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的特点,科学地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的性健康,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和完善的人格,直至其一生婚恋生活的自主选择与沟通调适能力,并且促进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为基础的三维青少年性教育体系。
最后,起到统领性作用的是第三个层面上的努力,即促进社会关系平等,提升女童个体权能感和尊严感。这既不是单纯依靠资金能够解决的,也不是特殊的知识教育能够解决的。其核心在于让一个人参与到社会或社区中、参与到共同体中,并且被有尊严地对待。只有社会、文化与人的发展跟上去了,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