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人的心灵叩问进入高潮期。”何道峰说,这些叩问包括:挣钱越多就越幸福吗?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世界有这么多的不公平?我们每个人能为这个社会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实现做些什么?
此时此刻,2012年的宏观环境已然不同,中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而城市化水平也首次超过50%。社会心理必然要与之呼应。
会不会“轰轰烈烈、原地踏步”?
在慈善公益领域,政府作出了大幅度改进。
当总结郭美美事件之后的史无前例大讨论时,王振耀曾提出这样的遗憾:“我们还缺乏管理现代慈善的结构,而行政管理层面缺乏协调功能,谁说了都算,谁说了也都不算。”“容易形成轰轰烈烈、原地踏步的传统格局。”
事后的事实说明,整个党政系统,对慈善危机迅速作出了反应。比如,因为“千分一”称号问题,坤叔助学团体与东莞当地的登记机关僵持不下,时任省委书记汪洋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转变观念,努力成为社会公益和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助推者,而不是障碍。随后,“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注册成功。东莞市民政局局长杨东如表态:“我们要降低等级门槛,对一些不涉及政治问题的名称,能批的就批,批了以后,考虑如何加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满腔热情地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2011年以来,广东、上海、北京、山东、云南、郑州、深圳等地政府,持续推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新政。
2013年3月,国务院发布决定:慈善公益等四类社会组织无须业务主管单位,在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2012年,广州、上海先后正式实施募捐条例,为中国公募权放开与加强监管开了先河。北京市政府提出公务人员逐步退出公益慈善组织,形成平等竞争的社会公益主体。深圳市政府取消市民政局与市慈善会的行政隶属关系,实行政社分离。
2012年7月,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表示,不再指定接收捐赠的救灾慈善组织。以汶川地震救灾为例,760亿元捐款近50%捐给政府,30%捐给红会和慈善会系统,只有20%通过市场化的社会公益组织,致使在救灾款使用过程中76%又流回政府,成为二次税收和政府用款,使公益精神和功能因之流失。李立国部长表示,这种垄断局面有望得到改变。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在推动社会公益组织发育,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宁波、太原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社会组织孵化器,以帮助初创的社会组织解决登记、办公、培训等问题。
慈善新“气候”带来了什么
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行政逻辑,抑或是大众共识,都在2011年以来发生了显著改变。由此,慈善公益形成了新“气候”。
它会结出什么果子呢?
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师曾志说,2012年的特点是“微公益”遍地开花,“随着公众的反思及微公益的兴起,以此为契机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拉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公益是慈善的更进一步,而“微公益”则将慈善、公益从富人、权力机构手中,通过互联网聚少成多的功能,转变为平民慈善、人人公益。
根据新浪“微公益”官方微博视频宣传资料数据,2012年,“微公益”已经与300个公益组织合作,1000个项目得到网友支持,6000余人获救助,募款总额达到670万元。此外,其他主要门户网站还各自有自己的微公益平台。
在这个领域,我们注意到了“钢子”(见本期《神秘捐者“钢子”轨迹》)。
这位始终没有公开姓名的网友,在2013年突然出现,在新浪“微公益”平台中占据遥遥领先的捐款第一名位置,他是第一个在微公益上捐款100万元的人。“微公益”网站上显示,在这个平台上,截至9月12日,“钢子”迄今已经捐助过263个项目,累计捐款420万元,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传播和分享,带来2万人捐款,共募款896万元,他分享了435次微薄,影响86万人开始关注公益。2013年9月,他对思源工程的1亿元捐赠,展现了他的实力。
“钢子”并不是圣人,他承认自己有可笑可叹的过去,也不避讳对车、对各种奢侈品的追捧,他的捐赠行为争议不少,但他的捐款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映照了徘徊谷底的中国慈善正在发生变化:
他呼吁网友每天捐1块钱,回归了平民慈善;他组织“钢丝善行团”巡回寻找救助项目,具备了新生、自发社会公益组织的形态;他宣誓不纳捐,不过手网友的钱,而将呼吁来的捐款直接给各个慈善组织的项目,呼应了慈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慈善需要的不是神,而是普罗大众的点滴参与。至少在目前看来,神秘捐赠者“钢子”的出现,恰逢其时。
从宏大叙事转向小叙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评选的2012年社会微公益十大事件,五彩纷呈:儿童大病医保、北京7.21爱心车队、帮“廖丹夫妇”渡难关、“与父母合个影”、救助“西单奶奶”、用爱撑起百岁老人鞋垫摊、京城接力救助小传旺、抗癌漫画家熊顿感动网友、救助“白血病女孩鲁若晴”、带着外公去旅行。
这十大微公益事件显示了慈善与公益的紧密相连,在这里,我们很容易看到对良善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与父母合个影”和“带外公去旅行”,这本来是属于私人领域的亲情,最后演化成一场公益行动。
在师曾志看来,十大微公益事件呈现出的是关注人本身的生命和生存,人们的关注点从政治和经济转向社会,尤其是人的日常生活,“由远及近”关注身边的人、事及生存环境等,重返个体生命的富生态家园。
确然,公益的核心内容,由过去的宏大叙事越来越转变为日常生活的小叙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关注的是政治和经济等宏大议题,但在这些领域内,人文关怀话语有所缺失,人们常常陷入一种批判的悲观循环中,最终造成人的无力感。
如今,局面开始出现转变。
微公益也呈现出年轻化、少对抗、多行动的特征。2012年9月,三峡大学学生刘艳峰申请公开陕西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工资。南京邮电大学学生段国超申请公开广州城管番禺分局原政委蔡彬2011年的工资总和。这种方式少了尖锐的对抗,同时也是具体的行动。
“人们对公共利益的关注,从站在国家角度进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尖锐批判,到站在个人角度从个人的私人情感、利益出发的公益行动,从被动到主动。”师曾志说。
社会氛围变了,从更多的抱怨和批判转向更多的自我行为的改变,从“围观改变中国”到“行动改变中国”。慈善甚至时尚起来,敏感的企业营销人员也注意到,介入慈善,公益项目最易获取民心,比如,在央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活动中,人们会注意到白酒企业洋河的宣传身影。
这是慈善公益领域的社会转型,复杂、多元、日新月异,它是中国社会整体转型进步的注脚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微公益事件往往很快转变为线下公益组织,比如,北京7.21爱心车队灾后成立“双闪志愿者”公益组织。在与思源工程基金会达成1亿元合作之后,“钢子”所倡建的“钢丝善行团”正在开展全国万里行活动,以寻找合适的救助项目。
这些公益色彩的组织将走向何方,堪为中国慈善、公益转型的注脚与标本。
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49.2万个社会组织,比2011年增长6.5%,是自2009年以来社会组织总量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基金会2961个,比2011年增长13.3%;民办非企业单位22.1万个,比2011年增长8.3%。此外,在城市街道社区备案的群众性社会组织达20多万个,在上述社会组织总量中还没有计入各地尚未登记的草根型社会组织。
公益回归了平民。这在本刊预言“慈善的春天到来”的2006年,是不可想象的,那个时候,我们对慈善的视野还局限于富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