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灾区外来务工者:找不到救助点拦车要物资

2013年10月11日10:10  东方早报
昨日,余姚城区积水开始回落,但因姚江水位高江水倒灌等原因,姚江两岸部分地区积水仍高过成年人胸口,而在8日,这里的积水最深淹到楼房二楼。早报记者 张刘涛 图   昨日,余姚城区积水开始回落,但因姚江水位高江水倒灌等原因,姚江两岸部分地区积水仍高过成年人胸口,而在8日,这里的积水最深淹到楼房二楼。早报记者 张刘涛 图

  早报记者 仇锋平 张刘涛 发自余姚

  被积水围困3天,能吃的都吃完了,外来务工者王双德趁着昨晨水势下退到腰部,带着媳妇和11岁的儿子,蹚出余姚姜家渡村,到镇上找吃的。

  姜家渡沿着姚江,为水患重灾区,8日最严重时,多处积水没过人顶,具体深多少,早报记者询问过多位当地人,都报不出具体数字,“浑浊的积水那么汹涌,谁有闲心实测?”即使到了昨日,还有不少地方的积水没到胸部。余姚官方在分析受灾原因时,将姚江的因素排在第二,仅次于超过百年一遇的降水。

  昨日下午,余姚市政府通报了灾情进展,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较此前公布的69.9亿元大幅增长,至200亿元,转移受灾群众99500余人。至昨日积水下降明显,80%区域已经恢复供水,自来水100%符合安全标准,山区、平原公路大部分恢复,市区通信也已基本恢复,接下来将对积水地段进行消毒,以防疫情发生。

  和房东一起躲灾

  姜家渡7日中午开始积水,水势上涨很快,租住在一楼的王双德家没多久就淹了,家什全部被毁,一家三口被房东接去二楼,与其同住,同时被收容的还有其他一户务工者,十几口人挤在一个楼层里躲灾。

  接下来3天,姜家渡与姚江沿线一些余姚村庄一样,断水、断电、断路、断通信,完全与外界失去联系。

  3天里,王双德他们全赖房东的蔬菜、大米度日,房东每天煮一大锅菜,所有人坐在一起吃。挨到9日,房东家的东西都吃光了,十几个人趁着水势下降,一起到镇上找吃的,王双德一家去找餐厅和超市,房东去找菜市场,为接下来几天做准备。

  同时,姜家渡村委也趁着水势下降,蹚了出去,联系上街道,申请到一车救援物资。王双德一家并不知道这个喜讯,至中午找遍了全镇都没能找到一家营业的超市和餐厅,却在悻悻返回时,遇到了往姜家渡送物资的军车。

  军车行进极为缓慢,走走停停,除了道路淹水,还因为很多外来务工者要求搭车,他们或是衣服不全,或是挑着被褥、热水瓶等,问去哪里,却不知道具体地点,只想去个高点的地方,没有这么深的积水。家中被淹,已经没法居住。

  “去哪都行只要能逃离”

  一些务工者哭诉这几天的惨状,家中被淹,无法居住,到处找临时蜗居点。有个中年男子指着一个敞着大门的营业厅说,他在那个大厅窝了3天,晚上就趴在摩托车上睡觉,也不知道那摩托车是怎么到了大厅的。

  军车载着物资进村,陆陆续续冒出人蹚着水,或者划着舢板,接连而来,痴痴地望着军车上的物资。王双德说,这些人跟他一样,都是租住在这个村里的务工者。该村有3000名村民,2000名外来务工者,后者租赁房多在一楼,大水一来,一楼遭殃,“无家可归”,而本地房东住在二楼及以上楼层,不会受到影响。

  军人卸下一车矿泉水、泡面和八宝粥,以及两艘皮划艇,由村委负责分发。该村还有一些点至今仍被积水围困,需要皮划艇才能送进救灾物资。

  军车返回时,又搭载了一对年轻男女,河南籍,在余姚务工,希望搭车去汽车南站,然后买最近的长途汽车票:“去哪都行,只要能逃离。”租的小平房7日就被淹,根本没法居住,家里的东西一样都没带出来,这几天到处找地方睡,实在熬不下去了。

  余姚是经济重镇,当地人口80万,外来务工者50万,这几日积水基本没有不淹到二楼的,本地人可以往楼上搬,可以投亲靠友,有着本地资源,但外来务工者呢,正如他们在街上无目的晃荡的样子,湿漉漉的,甚至还衣服不全。

  救助点缺乏指引标识

  截至昨晚,余姚当地已经设置了289个临时安置点及相关救援物资发放点,受灾群众已可前往相应地点免费领取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物资。但一些涉水而出且多日未充分获得食品、饮用水的部分群众,因为饥饿难耐等原因,沿路阻拦前往积水地区运送救援物资车辆,要求车辆物资就地发放。

  昨日,多位负责驾驶车辆向余姚严重积水地区运送物资的解放军官兵向早报记者证实,在部队协助当地政府运送救援物资前往周边积水严重地区过程中,遭遇到出门躲灾群众阻拦车辆,强行要求官兵就地分发救灾物资的情况。

  据介绍,沿途拦车索取救援的群众除了少部分当地居民外,主要人群为在当地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

  早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强行拦车索取救助的群众,有着难言之隐。一名参与过拦车求援的非本地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他们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网络上部分网友将他们拦车寻求救援行为称为“哄抢”的说法,该人士表示十分委屈。“我们这种打工的,房子大都在一楼,所有家当都在里面,洪水一来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跑出来又不知道救援点在哪里,找也找不到,又饿又累,还要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找。不拦车求助解放军和政府,你说怎么办?”他说。

  虽然政府已经积极展开了多种模式的救援,但由于对相关救助地点地址不清楚,及涉水前行体力消耗的影响,部分外出避难群众,不得已采取了在相对地势较高区域等待救援甚至拦车求助的行为。

  9日晚,有网友发表了一段文字和几张照片,表示在余姚凤山街道分发物资时,被认为只发给本地人而遭哄抢,后来在民兵保护下,才再运来50箱物资发放。

  早报记者从多位街道干部和物资发放者处获悉,他们在发放物资时,都曾遭遇哄抢。10日上午,梨洲街道在发放救灾物资时,派了几十名保安,隔离出只容单人通过的通道,迫使申领者排队、挨个领取。街道干部表示,该街道不是救助点,因为有大量外来务工者临时入住躲灾,只能临时发放。

  街道在给村子派送物资时,由军车运送,但必须由村干部押车。街道干部表示,并非街道干部不认识路,但由村干部押运,比较安全。

  昨晨8时,一军车物资装运完毕,但村干部尚未到来,军车等待了至少半小时才发车。运行途中,遭遇不少务工者,喊饿,要求分发物资,但被告知,物资必须送往救灾点,务工者可到就近救灾点申领。但就近救灾点在哪,务工者一脸茫然。

  余姚市民政局局长顾天响表示,务工者的误解,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余姚现在并不缺物资,也不会区别对待救灾本地人或务工者,可余姚遭灾后,信息暂时没法如平时那般畅达,很多务工者可能还不知道余姚的救灾安排。

  每笔物资都有记录

  为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余姚制定有应急预案,比如与大型超市签署合同,一旦灾害发生,后者必须提供一定量的物资,政府在灾后再付款。

  8日,余姚在一所职业中学设立救灾物资囤放点,之后救灾物资绵延而来,同时又不间断地发出,送往各个救灾点等。余姚市民政局局长顾天响表示,物资一开始基本为政府采购,目前也有很多各界捐赠的,具体筹集了多少,又派发了多少,暂未有统计,不过每笔物资都有记录。

  据他介绍,物资主要派往救灾点,后者必须派代表至囤放点申领,由组织部人士记录在案,然后派发。具体是给每位受灾群众分一袋泡面,还是两罐八宝粥,由安置点灵活处置,物资是不间断、分批次发往的,可以保证安置点群众不饿肚子。另外,街道、乡镇等也可申领,然后转派至乡村,但前者必须派代表至囤放点,登记领取。也有一些受灾群众自发形成的安置点,申领时,基层政府会派人前往核实,然后发放物资。

  顾天响说,余姚只是一个县级市,干部身份彼此能确认,所以不至于发生冒领。何况,把物资尽可能地援助给受灾群众,才是关键。

(原标题:余姚救灾:弱势的外来务工者)

  余姚市委书记:绝没歧视外来人员

  据新华社电 大雨已过去3天,新华社记者蹚水入城,在余姚市救灾物资调配中心,截住了脚穿高筒雨靴、匆匆赶路的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请他回答公众关注的问题。

  记者:许多网民反映,余姚在救灾时,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百姓救助标准不一样,对此您有何看法?

  毛宏芳:我们在发放物资过程中,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一视同仁。尤其大灾大难来的时候,更应该多关心那54万的外来人口。陆埠工业园区的食品发放过程当中,政府优先发放给当地一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

  如果救灾物资发放过程中有不当的地方,绝不是政府“歧视”外来务工者,而是现场工作人员有疏忽。对此我们今后会更加注意、继续改进,发放不周到的地方,我们欢迎监督,让每一个灾民生活有保障。

  记者:有人质疑,你们在应对这次强风暴雨过程当中反应迟钝。

  毛宏芳:我用事实说话。这次台风很诡异,风很小,登陆之前雨量并不大。可在台风登陆福建后,我们并没有掉以轻心。我们在卫星云图上发现余姚一带的积雨云特别多,在第一时间,也就是7日早晨8点,还没有那么大的雨量的时候,我们就把二级响应改为一级响应。全市各级干部全部到岗,投入救灾一线。全市6万多名党员,我们要求每人都要发挥作用,他们要联系千家万户,发动群众自救,并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

(编辑:SN028)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调查:超七成网友不满意现行放假安排
  • 体育NBA-林书豪替补14+7火箭大胜 视频
  • 娱乐网曝梅婷老公为摄影师 拍《推拿》结缘
  • 财经报告称城镇职工5年涨薪七成 人均46769元
  • 科技手机预装软件不能卸:预装一个挣五元
  • 博客好囧:颐和园大黄鸭放气低头(组图)
  • 读书加拿大作家爱门罗获2013诺贝尔文学奖
  • 教育辽宁文科状元放弃港大复读 称适合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