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王正昱报道:曾执导过《珠江泪》、《三家巷》、《七十二家房客》、《南海潮》等脍炙人口的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王为一老先生,于10月8日下午5时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逝世,享年102岁。被誉为“中国电影活化石”的王为一导演,曾跟随蔡楚生导演入行,当过场记,当过演员,最终在导演的工作上一干就是一辈子,并参与筹建了珠江电影制片厂。按照王为一导演的遗愿及家属要求,将不举行公开的遗体告别会。珠影集团将策划举办王为一导演作品展,以电影的名义来悼念这位百岁电影人。
他是中国电影的活化石
在王为一导演七八岁时,有幸在大银幕上看到了喜剧悍将查理·卓别林的表演,在十岁时,他便开始看到早期中国电影。不过王为一第一次参与电影的制作,却是因为他擅长拉二胡。在蔡楚生导演的经典作品《渔光曲》筹备阶段时,王为一被挑选为主角王人美演唱的影片插曲《渔光曲》配乐,这是其第一次接触电影。1934年,王为一开始在艺华影片公司担任场记、在新华影片公司担任演员、副导演,从此全面投入到电影事业中。1936年,经史东山介绍,王为一加入新华影业公司,并开始在几部影片中担任角色。1947年,王为一又以副导演身份协助史东山完成了联华影艺社的第一部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次年开始担任导演,与徐韬合作执导影片《关不住的春光》。1949年在香港南国影业公司独立导演粤语片《珠江泪》。新中国成立后,王为一又相继执导了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三家巷》和《七十二家房客》等。对于自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电影,王为一导演说:“至今,我的心里头老是想拍电影,拍电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爱好,怎么样也离不开。”这位百岁电影人在今年年初出版的个人文集《我的电影艺术观》这样描述自己对电影的深爱与执着。
他是珠江电影的奠基石
虽然出生、成名在上海,但王为一导演却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广州。1948年冬,王为一导演与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等撤离上海,南下筹建南国影业公司。在香港拍摄了讲述农村夫妇积极反抗悲惨生活的《珠江泪》之后,王为一导演又在华南地区一炮而红。新中国成立之后,王为一到广州筹建广州电影制片厂并任厂长。1958年王为一从上海调到广州,筹建珠江电影制片厂。珠影建厂之后,王为一陆续完成了一批相当有影响的影片,其中就包括《七十二家房客》等。创作于1963年的《七十二家房客》被认为是粤语电影的经典,他将广东人的幽默写进了市井的生活里。1973年香港导演楚原拍摄的《七十二家房客》就受到王为一同名作品的影响,就连周星驰的大片《功夫》的背景猪笼城寨也是取材于《七十二家房客》。
他是高尚的喜剧电影人
就像在小时候在大银幕上邂逅的卓别林一样,王为一导演的作品都秉承了搞笑却不低级的作风,这也算是喜剧电影的最高境界。在其出版的文集《我的电影艺术观》里,王为一导演这样描述他的喜剧创作:“喜剧是严肃的事业,既需要以笑来歌颂好人好事,也需要以笑来送走陈旧的东西,进而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实现心理上的自我洗涤。”王为一的女儿王笛透露,在父亲百岁之际,也还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躺在病床上还想拍关于恩师蔡楚生的传记电影,以及电影《牡丹亭》。
王正昱
(原标题:珠影百岁导演王为一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