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长驻村住户调研:与村民围坐谈生活问题

2013年10月20日06:30  新华日报
 李学勇省长在沭阳县庙头镇聚贤村驻村住户调研期间与村民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本报记者肖勇摄    李学勇省长在沭阳县庙头镇聚贤村驻村住户调研期间与村民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本报记者肖勇摄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13-16日,省长李学勇来到宿迁市沭阳县庙头镇聚贤村驻村住户调研,几天中,他吃住在农家,劳动在田间,与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共同谋划推进苏北全面小康的新路子。

  一扇“窗”,看苏北农村新变化

  从2011年6月到位于苏鲁交界的徐州沛县胡寨镇草庙村,到2012年4月赴金湖县戴楼镇楼庄村驻村住户调研,连续三年的“三解三促”活动,省长李学勇都选择一个苏北的乡村作为调研点。他通过这扇“窗口”,掌握基层情况,倾听群众呼声,研究解决问题,着力推动苏北全面小康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这一次,李学勇选择了沭阳县庙头镇聚贤村“落户”。

  13日,李学勇一路轻车简从,直接来到聚贤村村民仲东家。这个村10多年来发展花木种植,家前屋后长满苗木,仲家门前就有一棵粗大的“馒头柳”。

  与仲家人围坐在一起,李学勇询问他家的情况。仲东今年不到40岁,他介绍,自己家除了种花木,还从事水泥预制板加工,妻子开了家网店销售苗木,儿子在县城念初中。相比过去,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得知聚贤村村民绝大多数从事花木种植销售,白天下地起苗,晚上有的上网接单,李学勇说,聚贤聚贤,聚了人才把精力用在发展经济上,大伙儿日子会越来越好!

  无拘无束的交谈中,李学勇了解到更多村情——

  聚贤村共1096户,4250人,耕地3900亩。村民们通过花木种植收入逐年提高,去年人均收入超1.5万元,一部分农户开始富裕起来,但还有一部分平均线以下的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接下来几天中,从新建的集中居住区到老庄台,李学勇走访了仲其艳、胡建军、张新军等村民,看望了姬桂成、陈文书等困难户,并慰问了杨在洲等老党员,认真倾听普通群众真实感受;察看龙头企业的温室大棚和生态示范园,亲身体验聚贤村发展富民新变化。

  李学勇对当地干部说,苏北要建成全面小康,难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因地制宜选准促进农民增收的好产业,非常关键。从这几年调研情况看,草庙村发展长茄种植,楼庄村靠运输业致富,聚贤村做出了花木产业富裕农民的文章,都给我们有益启示,也值得苏北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学习借鉴。

  2007年3月,聚贤村与坐落于村里的江苏苏北花卉有限公司“村企共建”,在村党委书记李生一班人带领下,这个村已发展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李学勇称赞:聚贤村的发展,得益于一个致富乡亲的主导产业,一位带领大家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这两条很关键。

  拉家常,民情民意民生最关切

  经济数据有了新变化,老百姓感受如何?这是连续三年的驻村调研中,李学勇最为关切的话题。

  带着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基层干部群众对全面小康建设反映的情况,他又召集聚贤村村民听心里话。

  村民周海洋家简朴的院落里,李学勇和14位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没有议程,没有讲稿,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围绕聚贤村的发展变化和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村民胡道霞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得多,自己在花木公司打工,月收入2000多元;丈夫搞电器修理,随着农村家电普及,修理量也变多了。

  叶志光老人说,以前在村上做会计,退下来后每月拿200元,加上养老保险、尊老金等,七七八八加起来也不少。

  “你做会计时,村集体经济怎么样?”李学勇问。

  “那时基本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家家户户只种粮。”叶志光说。村党委书记李生介绍,去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56万元。

  李学勇十分欣慰。他又诚恳地征询村民们的建议。

  村民胡扬平反映,今年夏天高温干旱,水井打到10多米也打不上水。希望能够解决“旱能灌、涝能排”的问题。另外,村上道路还缺路灯。

  村民仲崇杰把灌溉的问题又提了一遍。“我们这边其实不缺水,要装个泵站把水提高点才能浇地。”

  “你的建议实事求是,我们要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李学勇说。

  “我们村几乎家家种花木,都盼着花木纳入农业保险,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能有保障。”村民周友银建议。还有,村医务室比较小,能不能扩大点?

  “你的建议值得研究,现在生猪、粮食等都有保险,如何保障花农利益,确实要关注。”李学勇表示。

  “省长,我就是一大早在喇叭里讲话的人。”村民张士洋是位花木经纪人,每天清晨他就通过村上的喇叭发布苗木需求信息,见到省长不忘自我介绍。他说,“经过村里的‘扎新路’开通快10年了,随着花木交易量增加,春天运苗时常堵车。能不能帮村里拓宽这条路?”

  李学勇说,年初省政府出台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政策,正在一步步落实。“你说的事情我们记着,一定想办法解决!”

  对村民们的建议,李学勇一一回应。他说,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我们在苏北建设全面小康,就是要发挥好干部的带头作用,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支持苏北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才能让苏北的人民群众普遍受益。

  驻村期间,李学勇白天走访考察,还连续利用三个晚上,与县镇村三级负责人谈话,希望当地更好地围绕群众诉求群众期盼,着力解决大家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四化同步”,苏北发展要积极探索新路子

  深秋时节,苏北乡间凉意阵阵。一早,李学勇便由村党委书记李生带路,来到花木种植户马亚巍的大棚里,一边为一棵棵“夜来香”移栽装盆,一边与大伙儿聊起花木生产经营的情况。他鼓励马亚巍等花农抓城镇化建设机遇,不断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走进庙头镇附近的新河镇农民创业一条街,眼前一片忙碌场景。在春园花卉旗舰店,25岁的店老板董延鹏面对省长的发问一一介绍:网店交易密集时段多在晚上十一二点,一般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能收工,虽然辛苦点,但去年销售180多万元,净利润有三四十万。

  新生代农民借网生财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李学勇。他随机走进包装公司、快递公司、花卉配送市场,一家家考察。

  国通快递员工汪凯介绍,公司客户已发展到台港澳地区,平均每天6000多单,按一张单子挣1元算,也很可观。

  “你们的创业成果,是把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沭阳特色产业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既有花木实体产业发展,又带动了物流快递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商家赚钱、农民致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李学勇说,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沭阳农村的实践证明,通过政府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新生事物发展,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完全可以在基层农村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带动农业提质农民增收。我们还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积极探索“四化同步”的路径。

  得知新河镇已发展淘宝商城450多家,沭阳全县通过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发展网店约1万家,实现销售20多亿元,李学勇对沭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发展花木产业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他们抓住机遇,把这个产业做得更大。

  在聚贤村,李学勇还考察了垃圾收运、生活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他说,各地要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方向,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全面小康,要更多关心平均线以下群众

  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更多关心平均线以下群众的要求,是李学勇调研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聚贤村慰问困难户陈文书时,他告诉省长,老伴去年因病去世,治病花了二十多万元。李学勇表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是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重要原因。我们既要加大帮扶力度,更要不断完善大病医疗救助机制,逐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聚贤村通过代办服务的方式,进一步密切与村民的联系,提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李学勇在村部服务台前询问有关情况。他说,为民务实清廉,干部形象如何,服务意识如何,都代表了党组织的形象。要把这种好的形式坚持下去,不断取得百姓满意的成效。在村警务值班室,李学勇询问矛盾调处情况。他说,干部工作做好了,矛盾自然就少了。要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坚持好、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在党员活动室,李学勇了解村里开展党员民主评议的情况,希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建设全面小康的基础。

  赶埠村是庙头镇两个省定经济薄弱村之一。村支书葛恒亮介绍,村里成立了有300多农户参加的草产品加工合作社,低收入农户利用空闲“摇草绳”,每亩可增收近1000元,还为花木运输提供服务。李学勇说,大家想办法致富,还有助于解决稻秸焚烧污染的难题。农民创业致富要围绕花木特色产业,在产业链上促增收。

  李学勇先后来到庙头镇敬老院和中心幼儿园看望老人和孩子们。庙头镇敬老院居住着55位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年龄最大的91岁。李学勇感谢敬老院工作人员的辛勤奉献,他说,发展养老事业政府应做好“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工作,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在庙头镇,李学勇与该镇所辖村10多位村支书座谈,详细了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情况。他说,去年,沭阳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已经取得的成绩当作事业发展新的起跑线的要求,推动“六大战略”向苏北纵深推进,不断巩固全面小康成果。特别要加大帮扶力度,让生活困难的群众也能脱贫奔小康。

  李学勇表示,苏北是我省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苏北发展一方面要增强内生动力,一方面要主攻薄弱环节。省里明确在已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脱贫奔小康重点片区帮扶、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中心镇建设、苏北铁路建设、区域供水与污水处理、科技与人才支撑等六大关键工程,大家齐心合力,努力建设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群众认可的全面小康。

  本报记者 陆 峰

(原标题:齐心合力共建全面小康)

(编辑:SN086)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61名院士上书请求转基因水稻产业化
  • 体育英超-厄齐尔两球阿森纳4-1 切尔西4-1
  • 娱乐小S涉案后首现身 称在家喷汗缓解心情
  • 财经多部委就养老方案达成共识:养老金并轨
  • 科技苹果公司因故障召回2012款MacBook Air
  • 博客大学贫困生演讲比穷是公开侮辱
  • 读书毛泽东唯一一次出国铁轨上发现手榴弹
  • 教育公务员热背后有诱惑亦有缺陷 国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