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许三中全会的里程碑意义
备受瞩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入最后一天。这一次的三中全会,将会推出怎样的改革举措,为国内外舆论所关切。
从舆情来看,整个社会对于三中全会有很多的期许,这种期许尤其体现在改革方面。梁任公有云:“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为什么要继续改革?这实在是时代形势使然。透过当前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可以清晰看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不继续推动改革不行。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召开。进入“深水区”的改革阶段已经来临,也使得此次三中全会背负了更为艰巨的任务。舆论希望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一如当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为有改革,就有希望;有改革,就有未来。
事实上,从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再表态来看,此次会议确实会区别一般的全会,“这一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何为“空前”?即是中国的改革事业在经历了30多年的积累之后,要像“触及灵魂”一样“触及利益”了,要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了,要“啃硬骨头”了。
有些观察者对三中全会在推动改革方面的力度持犹疑态度。其理由是,期许改革由政府主导,而改革正是要触及政府内部的许多利益,这导致政府缺少激励。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换一种表达方式,改革正是要“自我革命”,其难度不言而喻。舆论中或有悲观论调,也不足为奇。
不过,在我们看来,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推动改革方面的努力,还是应该更为乐观地看待。理由在于,一者,再改革乃民心所向,已有社会共识——改革固然艰难,但不改革未来会更艰难;二者,主政者在推动改革方面决心很大,谋求“全面深化”,且一再强调勇气与智慧相结合;三者,三中全会定下的应是改革的主要目标,相信更多操作层面的改革措施会在未来次第铺开。
如今,系统性的整体改革乃是民心所向,这是一种“势”。因此,新一轮的改革一定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零碎的、修补式的维护工程。这个系统工程顺“势”而行,触碰痛处和敏感处,希冀的是在复杂国情中寻求某种突围,求解种种时代难题。
三中全会追求在改革方面的“全面深化”。谈及全面,就是要涉及市场经济、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谓其深化,是要拒绝浅尝辄止的改革,在深层次上进行制度的革新。这一次的三中全会之所以可能超过一般的全会,而更具里程碑意义,原因恐怕也会在此。
今日中国的国情很复杂,这是现实。改革必须在既有的约束条件下进行,而不是真空中的试验,就一定会遭遇阻力,也可能会出现种种的不足与问题。这些都不足虑。三中全会聚焦改革,自然会在许多方面有不少改革动作。从大幅度、实质性地减少行政审批到打破垄断、促进竞争、重塑监管,从土地制度改革到金融业改革等诸多方面,或都将有改革部署。当然,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目标可能更多是在原则意义上。指望一次会议解决所有问题,并不现实——只要这次会议为未来改革明确了目标,腾出了空间,加之日后在其确定的框架下大胆而务实推进改革,这次会议的里程碑意义就会在30年改革的宏大背景下得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