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打破“一考定终身” 考试录取须分离

2013年11月16日04:00  新京报
2012年9月15日,浙江诸暨,海亮高中考点考生参加英语听力考试。图/CFP 2012年9月15日,浙江诸暨,海亮高中考点考生参加英语听力考试。图/CFP

  【看点】

  《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备受关注的高考将何去何从?昨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正式发布,提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高考改革必须以考试招生分离为核心,如果不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将很难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切实缓解社会的考试焦虑。

  昨日,受访业内人士认为,根据招考分离的原则,大体可以总结出三种不同的改革猜想,而三种猜想也将推导出不同的改革效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实行考试招生分离,要求政府部门把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因此,怎样推进教育行政部门放权,将是改革的攻坚战。

  针对此次中央精神,教育部党组已于昨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扎实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工作,“要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上来,全力以赴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攻坚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想1

  考试很多次录取只一回

  《决定》提到,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

  “我们的高考确实面临很大挑战,就是不少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国外,不在国内高考了。”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认为,这说明高考制度必须要改革,但怎么改是个问题。

  据其介绍,实际上,全国已有部分省市开展两次高考,即在春、夏两季分别组织高考,而不少高校也已开展自主招生考试,甚至组织联考。

  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当前的这种考试改革,只局限于“变一考为多考,但仍集中录取”的模式。

  举例而言,2008年,江苏地区高考,即采取“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录取方式。表面看,这种方式动态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由于在集中录取中,必须依照分数高低排序依次投档,依次录取,而且每个考生只能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

  于是,考生的焦虑和负担,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可能增加。有人形象地说,分散高考、集中录取,是由“斩首”变“凌迟”。

  点评:无论学生多么优秀,仍只能接受高校的单向选择

  猜想2

  一考可换多次录取

  “学校要依法自主招生,但现在没有考试法,只是相关法律里面有涉及考试内容。”昨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从长远来看,教改的前提是最好按照立法程序,出台一部考试法,对自主招生进行规范。

  他认为,目前的自主招生只是在行政主导的教育招考机制上开了一个小口,“有人还说是流脓的小口”,滋生了招生腐败。

  “学校的自主录取仍然只是一小部分。”李宇明认为,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做好完全自主招生的准备,就如他担任党委书记的北京语言大学,虽然已经将很多小语种专业纳入提前批次录取,但也要在录取学生时,重点参照高考成绩。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这实际上可以发展成为高考招考方式的“第二重境界”,即“维持一考,变一次录取为多次录取”,简单来说,就是高校根据申请者的高考成绩(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综合评价,结合学校的面试考察,自主录取考生,考生可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

  举例而言,在现有高考基础上,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在录取时,均自主提出620分以上者可以申请,达到620分的考生,则可以申请以上这4校,再根据拿到的录取专业、奖学金确认自己选择哪所高校。

  “这种招考方式,考试次数没增加,但学生的选择权大大增加,学校对学生的考察,也摆脱分数这唯一依据。”熊丙奇说。

  点评:少数人的游戏,多数学生无缘参与

  猜想3

  多次考试多次录取

  熊丙奇认为,这样的考试、招生方式,就实现了招考相对分离,既能落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又能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此举操作成熟,以后的改革方向就可以是在此基础上,实行一年多次考试,最终形成多次考试、多次选择、多次录取,建立其全新的多元评价体系。

  多次考试可以是对录取具有同等效用的学业水平测试,考生可拿任何一次成绩,去申请高校,高校则以这一成绩为基础,综合学生的中学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进行自主录取,“在第二重境界基础上,再次减轻考生的考试压力。”

  对于这种招考分离模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有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学生和学校之间要形成谈恋爱的关系。”也就是大学可以独立进行录取,而每个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双方建立自由的相互选择关系。

  储朝晖说,招考分离的改革方向有利于各类高校,为了吸引不同层次的考生,满足各类考生需求,学校将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更准确定位自身,实现大学多元化发展。

  此外,大学也要按照管、办、评分离的方向,处理好自身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如要提升招生质量,就要建立专业招生团队,实现专业考核、评价。

  但熊丙奇担心,怎样推进教育行政部门放权,将是改革的攻坚战,否则,改革就可能一直悬在空中难以落地。

  而作为高校一线实践者,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认为,中央讲的是一个发展方向,“我自己感觉要稳步推进,如果推进太快,特别是保证不了公平性,改革将遇到强大阻力。”

  点评:学生与学校自由恋爱,双方互相选择

  ■ 曾经走过的那些实验

  浙江 高二就可考听力

  2009年起,浙江高考英语的听力部分被放到平时举行,且每名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从高二起,学生可自主决定参加考试的时间,并选择两次考试中的较高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天津 听力可考两套卷

  2010年起,天津市高考英语听力考试不再随同其他统考科目一并进行,考试时间由6月份调整至3月份。考生可参加英语听力考试A、B两套试卷的考试,两套试卷的考试安排在同一场次进行。两套试卷分别记分,取其中较高的分数作为英语听力考试最终成绩。

  江苏 英语听说变社会考试

  2012年,江苏高考英语考试的听说部分变成社会英语考试,考生一年有多次机会参加考试,考得不好的同学还可以再考。

  ■ 声音

  新一轮高考改革能否真正深入取决于是否切实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这也考验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真正放权,因为实行考试招生分离,要求政府部门把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要建立全新的考试招生格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原标题:打破“一考定终身” 考试录取须分离)

(编辑:SN098)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全文) 百姓阅读版
  • 体育亚预赛-武磊头球国足1-0险胜印尼 视频
  • 娱乐刘德华否认太太怀孕四个月 称多谢关心
  • 财经专家:养老双轨制并轨职工或还是吃亏
  • 科技思科等公司因棱镜门在华遭抵制
  • 博客日本皇后为何不同意跟天皇合葬(图)
  • 读书"绝命书"曝光:怕死的江青为何自杀
  • 教育在港留学生生存现状调查 新浪教育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