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农膜污染何以屡治不绝

2013年11月19日10:03  瞭望

  废旧农膜污染何以屡治不绝

  残膜在自然环境中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完全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的有毒物质,不仅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土壤肥力,还直接破坏土壤的理化结构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邹欣媛

  随着覆膜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覆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大量残膜引发农田“白色污染”的问题也引发媒体高度关注。本刊今年5月曾对此进行过深度报 道。近期本刊记者在宁夏等地采访时发现,“白色污染”的情况仍未得到遏制,甚至直接影响了土地可持续耕作。

  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和基层人士认为,应尽快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残膜回收利用网络,同步加大科研力度,以推进污染的治理速度。

  “白色污染”危及农业生产

  “每年基本是在‘白色垃圾’堆上种庄稼。”宁夏覆膜耕种的一些农民告诉记者,每年收获后大量农膜翻捡不净残留地里,有的被随意丢弃堵塞沟渠、影响排灌,有的被就地焚烧,污染空气;一些破碎残膜还经常被混入秸秆、牧草里,毒死误食的牛羊……

  据了解,覆膜栽培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被引入我国,由于覆膜可以控温保墒,农田地膜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得以大规模应用,为干旱地区带来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成为我国旱作农业的一项核心技术。

  在宁夏中南部山区,推广这一技术带来的增产变化尤为突出。由于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蒸发量却达2000毫米,宁夏中南部山区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经常让当地农民颗粒无收。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宁夏开始使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保墒抗旱,2008年大面积推广后让原本贫瘠的土地不断增产。

  “覆膜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每亩收成能翻一倍,覆膜种植面积也就迅速扩大。”自治区农牧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局长王林说,由于农民增收显著,2008年至2012年,宁夏大力推广以秋季覆膜、早春覆膜和全膜覆盖为主的覆膜种植,面积共计630万亩。

  然而,多年来农膜残留带来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不治理农业生产就无法正常继续的后果。

  目前,宁夏每年推广覆膜面积约300万亩,由此每年产生的废旧地膜达2万余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王利告诉记者,现在残膜回收主要依靠人工捡拾,残膜在地里越积越多,仅彭阳县覆膜土地里残膜就约有4000吨,回收仅400多吨,回收率10%左右。

  在甘肃、新疆等省区,“白色污染”也让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人员担忧。本刊记者了解到,这些省区所有监测地块均残留不同程度的农膜。其中甘肃省每亩残留量最多达14公斤。不少地方地膜被风化成指甲盖大小,根本无法捡拾清除。

  更严重的是,残膜长期留存土壤中将直接造成耕地减产甚至绝收。相关农牧部门试验数据显示,短期来看,播在有残膜的土地上的种子烂种率、烂芽率等均较无残膜土地高5%左右,这些残膜分解时产生的毒性会致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长期来看,残膜在自然环境中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完全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一定的有毒物质,不仅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土壤肥力,还直接破坏土壤的理化结构。

  残膜回收利用面临瓶颈

  针对残膜污染现状,宁夏等省区已通过农民捡拾、机械回收残膜等方式进行治理,然而目前残膜回收面临着农民不积极、公司吃不饱、网点不完善等瓶颈制约。相比快速增长的覆膜面积,治理进度并不乐观。

  采访中,本刊记者发现,捡拾残膜的主体——农民,对残膜回收并不积极。固原市彭阳县红河乡徐塬村村民常富学说,“捡拾残膜一点都不划算。一人一天最多捡三亩地的残膜,带泥、草每亩13公斤左右,每公斤八毛钱收购,一天只能挣30元,收入不到打工的一半。年轻力壮的都选择出去打工,剩下老人妇女冬闲时随便捡捡。”

  人工捡拾“无人配合”,宁夏2011年开始引进机械技术选取试验田尝试机械捡拾,但推广仍需时日。固原市西吉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机工程师薛振彦说,机械化回收残膜效率高,但适应性仍不强。每台机械每小时捡拾3至5亩地,作业费一亩30元,比人力捡拾快一倍还节省开销,残膜捡拾率达70%。但残膜上混杂着草和泥土需要人工分解,效率又被拉低。而且,目前使用的机械是政府出资购买,而农户对残膜回收认识不足,后期购买、使用机械需要一个接受过程。

  由于残膜回收量不足,残膜收购的公司面临“吃不饱”的窘境。彭阳县世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世平说,残膜回收是一个完整的回收加工再利用链条,首先要从地里将残膜收集起来,清除柴草泥土实现分捡,然后向回收企业出售,回收企业将收购的残膜加工成塑料颗粒,再向上游加工企业出售。

  “残膜收集、分捡环节跟不上,工厂从去年成立以来一直没有收到足量的地膜。”邓世平说,工厂满负荷运转,一年可加工残膜6000多吨,去年只收残膜680多吨。为此,工厂将收购价提到每公斤0.8元,尽管这样,来交售残膜的农户依然很少。

  基层收购网点建设不完善也成为限制残膜回收的重要一环。据了解,宁夏目前仍未建设正规的残膜收购点,愿意捡拾的农民大多因为离收购企业太远而放弃交售。“收购残膜的企业快到县城里了,我们家在村上,卖残膜挣不上钱,都花在来回车费上了。”彭阳县白杨镇阳洼村村民张世忠说。

  邓世平也告诉记者,工厂收购的残膜中,农民自己送来的不到10%。无奈之下雇工出去收购,收购价降到每公斤0.4元,低价格导致农民积极性更低,残膜回收利用陷入恶性循环。

  亟需完善回收利用网络

  事实上,残膜已对耕地的可持续利用造成威胁,为遏制白色污染,专家和基层人士认为,应以政府为主导完善残膜回收利用网络,同步加强科研支持,推进治理进程。

  王利等基层人士认为,政府应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其技术研发、宣传培训、以奖代补等,逐步形成农民人工捡拾、机械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相互支撑、相互约束的残膜回收利用网络,提升各环节主体的积极性。

  目前由于不同厚度地膜的不规范使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膜人工回收和机械化捡拾推广的难度。一些专家建议,应适时提高地膜厚度“国标”,让“超薄地膜”退出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应考虑参照国外地膜标准,研究修订国家地膜厚度标准,将现有国家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厚度的最低标准提高到0.01毫米以上。

  同时,加大扶持残膜加工企业,加快建设残膜回收网点。王林建议,应制定出台信贷支持、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以政府补贴来调动回收企业建设网点的积极性。可鼓励企业通过发展协议收购大户、流动废品收购商户等形式,在乡村广泛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对回收规模、范围不断扩大的企业,政府应适当给予奖励。

  本刊记者从宁夏农牧厅了解到,针对残膜治理的瓶颈,宁夏近日已出台相关规定和政策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在资金方面,安排残膜回收利用专项资金1000万元,按照每亩30~35元标准补助3个县区开展残膜回收工作;安排残膜回收试验项目经费300万元,在6个县区每县选择1万亩继续开展残膜回收利用试验示范。

  另外,宁夏还采取七项措施落实残膜治理。包括严格地膜使用标准,机械覆膜与残膜回收相结合、创新管理制度,合理增加残膜回收机具购置补贴,安排残膜回收作业补贴,合理建设残膜交售网点,实施残膜交售、加工奖励等。

  一直关注残膜污染治理的全国政协委员马秀珍建议,政府应将治理与科研结合起来,加快研制推广回收效率高、地膜与杂草分离效果好的残膜回收机械,支持科研机构及塑料制品企业进行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发、使用和推广,使废旧地膜资源能够循环再利用。应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地膜污染的调查研究,摸清地膜污染的范围和程度,为在县、乡、村以及农业等部门建立残膜回收目标考核制度提供前提。□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人社部官员:延迟退休将设几年缓冲期
  • 体育亚冠决赛纪录片:广州!冠军终归这里
  • 娱乐张震今日大婚 旧爱舒淇出席最受关注
  • 财经地方债藏匿手段:玩起“10个瓶子9个盖”
  • 科技苹果客服称iPhone待机爆炸或因电池老化
  • 博客马未都:二胎政策不如索性彻底放开
  • 读书自杀之谜: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 教育户口成大学生求职永远的痛 新浪教育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