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年两度的香港特首官邸对外开放,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参观,且无须登记身份,无须安检。
在内地,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决定》在“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部分中提到“探索实行官邸制”,随即引发了广泛关注。在香港,现时行政长官和三司司长都可获提供官邸,也有相应制度进行规范,或可为内地探索官邸制提供借鉴。
特首官邸一年举办两次开放日
昨日位于香港中环上亚厘毕道的礼宾府内人潮涌动。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从上亚厘毕道的东闸进入,参观者无须任何身份登记、无须安检就可以进入礼宾府内参观,最后从礼宾府正门离开。礼宾府是香港行政长官的官邸,现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就居住里面,但对于香港人来说,礼宾府并不十分神秘,昨日是礼宾府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开放日,上一次的开放日在今年3月10日举行,当时吸引了逾1.2万人参观。
事实上,礼宾府从1968年起已首次开放,现在通常每年举办两次开放日。“香港是一个公开透明的社会,特首官邸不是密室,礼宾府开放日之前来过几次了,不觉得有什么神秘。”港人林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
昨日,参观者可以在礼宾府的户外空间欣赏花卉树木,还可以进入礼宾府主楼参观饭厅、客厅、宴会厅等行政长官举行官方活动和接待宾客的地方,官方准备了有关礼宾府历史回顾和建筑特色的展览,并安排有导赏员介绍,香港警察乐队和学生乐团在花园表演,不少市民驻足聆听。
游客:“望学习香港公开透明”
昨日礼宾府举办开放日,除了香港人外,也有部分内地旅客去参观,多名内地旅客表示知道礼宾府就是香港特首的官邸。
内地旅客李小姐向南都记者表示,香港官员的薪酬福利制度公开透明,而内地在这一方面则远远落后,纳税人、公众的知情权不足,希望未来官邸制可以成为公开透明的一个试点,清楚详细地向公众交代计划,包括费用支出等。就如何实行官邸制,她认为政府需要接受监督,让公众有话语权。
他山之玉
A
仅特首和司长可获编配官邸
目前香港并没有硬性规定特首和三司司长必须入住获编配的官邸。行政长官获提供礼宾府作为官邸,但有选择权,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和律政司司司长也各自获编配官邸,回归后,特首和三司司长上任后基本上都选择入住官邸,个别人没有。目前官邸并不做办公用途。
回顾礼宾府的历史,其前身是英国殖民地时代港督的官邸。1855年落成后,第四任港督宝宁成为了礼宾府的首位主人,先后曾有25位港督以礼宾府作为官邸,包括末代总督彭定康。香港回归后,并没有建设新的行政长官官邸,礼宾府过渡成为行政长官官邸所在地的首选。
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并没有选择入住礼宾府,而是决定继续居住于其半山寓所,但港府当时为其租用了另一相邻单位作为扩充,董建华时期,没有在礼宾府内办公,礼宾府仍然是举办官方活动或接待贵宾的首选场地。首位入住礼宾府并在内办公的行政长官是曾荫权,2006年1月,曾荫权正式迁入礼宾府居住和办公,但2011年位于添马舰的新政府总部落成后,行政长官办公室迁至新政府总部,礼宾府不再作为特首办公地。
梁振英还是候任行政长官时曾表示,本来想留在位于山顶的私人寓所居住,但出于保安理由,听从警察部门的建议,上任后入住礼宾府。去年10月底梁振英搬入礼宾府居住,办公地位于新政府总部。
离职须搬离,官邸费用公开
获提供官邸属于在任时待遇的一部分,离开岗位,必须搬离官邸,腾出来给岗位的新接任者入住。以曾荫权为例,曾荫权当年任财政司司长的时候,住在财政司司长官邸,成为政务司司长后,居住在政务司司长官邸,当选行政长官后,又搬离了政务司司长官邸。曾荫权在2006年入住特首官邸礼宾府,2012年任期结束后,失去了获配官邸的待遇,同妻子曾鲍笑薇搬出了礼宾府。
香港回归后,港府没有为行政长官和三司司长新建官邸,而是选择了已有的政府物业,现时特首、政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的官邸都属于评级历史建筑。
尽管没有新建官邸,但官邸有时需要进行翻新和装修工程。从曾荫权和梁振英的情况看,行政长官正式入住礼宾府前,礼宾府都会有一次维修和装修工程,相关费用由政府支付,但会向社会公开,涉及官邸费用还有其它项目,但有相应的规范,并向立法会交代。司长官邸的工程费用同样有向立法会交代。
梁振英去年10月底入住礼宾府,根据特首办提供给立法会的资料,去年7月至12月期间,礼宾府进行了定期维修和翻新工程,包括全面更换屋顶瓦片等,工程费用约为995万元(港元,下同)。
董建华8年没有入住礼宾府,2005年曾荫权当选行政长官后要入住礼宾府,港府花费950万元进行翻新、装修和提升设施,此事被指太奢侈。曾荫权当时解释,已要求按照最节俭的方法去做。
C
公帑酬酢须与执行公职直接相关
行政长官官邸家居服务人员列入行政长官办公室的人手编制,并领取薪酬。
行政长官和三司司长都享有以非实报实销方式领取的酬酢(交际应酬)津贴,用于支付在其官邸内举行公务酬酢活动的开支,并向立法会和公众公开。根据港府政策,由公帑支付的酬酢开支,必须与执行公职直接相关,或属因公职需要与有关人士建立或保持联络所涉及的必要开支,且此等活动必须符合公众利益。如果在官邸以外设宴和出席宴会,则没有另设拨款。
以行政长官为例,从1997年7月起,行政长官每月领取非实报实销酬酢津贴,2008-2009年度至2012-2013年度这5年期间,行政长官每月领取的上述津贴为64025元(港元,下同),每年可以领取768300元的非实报实销酬酢津贴。 南都记者 王睦广
(原标题:香港官邸制是如何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