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男,于2013年10月22日去世,享年102岁,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仁之早年求学于燕京大学,后赴英国深造,毕业后归国。他是鲜为人知的中国“申遗”第一人。
1980年,在一次与美国同行的交流中,侯仁之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的情况。回国后,他立即为我国加入这个公约而多方奔走,终于使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对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中,侯仁之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为北京旧城的改造、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在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考察中,他揭示了历史时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为沙区的治理,在决策上提出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被英国利物浦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称号。
侯仁之为人勤奋坚毅。每天清晨三四点便起床工作。70多岁时,他攀上了一生的写作高峰,10年间发表文章百余篇;80多岁时,他利用暑假带学生到内蒙古等地进行野外考察;90多岁后,不能像以往一样投入工作,使他失却了生活的重心。直到100岁,侯仁之还思维清晰、精神不错,时常坐着轮椅在未名湖畔“散步”;在沙漠治理、环境变化、旧城改造这几个自己认准的研究方向上,侯仁之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