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布加勒斯特11月26日电 题:中国总理“超长”的一天
中新网记者 欧阳开宇 沈晨 郭金超
布加勒斯特时间25日22时30分,李克强罗马尼亚之行的首日外交活动仍在继续,如果按照当地时间来算,中国总理当天凌晨3时不到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已经连续工作了近20个小时。
罗马尼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首脑外访的第一个目的地。李克强所乘专机25日上午9时从北京起飞,经过10小时的长途飞行,当地时间13时(北京时间19时)抵达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甫一抵达,李克强就展开一连串密集外交活动。包括出席欢迎仪式,与罗总理会谈、共见记者,分别会见6个中东欧国家总理,与塞尔维亚、匈牙利总理共见记者,出席罗总理为与会各国总理举行的非正式工作晚餐会等,活动场次之多令许多媒体“分身乏术”,只得多路人马接力报道。
其实,李克强总理的这个“超长”外交日一开始就显得不同寻常。当天,罗方打破“常规”的礼宾安排,罗马尼亚总理蓬塔不仅亲率两位副总理及多位内阁部长到机场迎接,并在机场为李克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有媒体报道,这是罗政府20年来首次在机场举行仪式欢迎外国贵宾。实际上,上述“不同寻常”背后折射的正是两国加强合作的强烈意愿。
正如李克强与蓬塔举行会谈时所言,明年中罗将迎来建交65周年和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深化传统友好,挖掘合作新领域,推动中罗关系取得新发展。蓬塔则表示,李克强总理对罗马尼亚进行的“友好、务实访问”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有此相向而行之意,再加上客观上经济互补性强,两国达成统一意见也就不足为奇。在两国总理会晤中,双方就深化经贸、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这“超长”的一天,被罗总理蓬塔称赞为“高效务实”。与之相佐证的是,两国有关部门及企业在会晤后签署十余项合作文件,两国总理还当场决定成立工作组,当晚就对接落实双方在高铁、核电、普通铁路改造等方面开展合作的事宜。
“互利共赢”,在中罗两国总理共同见证双方合作文件签署时,现场所响起的掌声或许是这个词最恰如其分的诠释。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李克强在会晤罗总理时提出,推动中国企业在参与切尔纳沃德核电站等电力项目建设方面早日实现突破。同时,他又指出,要扩大罗农畜产品输华,中方愿扩大进口罗马尼亚牛、羊肉等优质农产品,加强长期合作。毋庸置疑,这是中方为实现“互利共赢”所展现的诚意和作出的积极努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方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平等相待也“延长”了当天外交活动的时间。
与蓬塔共见记者后,李克强连续会见了波黑部长会议主席、克罗地亚总理、立陶宛总理、爱沙尼亚总理、塞尔维亚总理、匈牙利总理等6位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国家不分大小,李克强总理均与各国领导人进行一对一的会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平均每场会见都有约20分钟时间面对面交换意见。
记者注意到,在与上述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的会见中,李克强对每一个国家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务实合作建议,明确传递出中方的态度。当李克强与塞尔维亚、匈牙利两国总理共见完记者后,已接近当地时间20时,而当日的外交活动依旧是“进行时”。(完)
(原标题:中国总理“超长”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