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制度改革去利益化是关键

2013年11月27日10:08  法治周末

  原题:院士制度改革去利益化是关键

  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终究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只有让院士回归学术荣誉,与各种利益脱钩,才能让院士发挥其激院士制度改革去利益化是关键

  熊丙奇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引起了舆论关注。最近,年满80岁的沈国舫院士,向工作了一辈子的北京林业大学表达了退休的意思。结果,学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都不放。校方表示:“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呢。”

  从这个典型例子,不难看出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院士遴选和管理制度改革显得十分迫切,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极为必要。但要注意的是,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终究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推行这一改革需找到院士无法退休、退出的根本原因。

  我国设立院士制度的本意是激励科研人员投身学术研究,院士本来只是最高学术荣誉,可现在院士却与具体的经济利益和学术利益挂钩。具体而言,某人当选院士之后,这不但是单位的荣耀、资源,个人也可获得各种津贴、社会福利等,有些地方甚至给院士副部级待遇。最为重要的是学术话语权,院士处在学术顶端,掌握最高的学术权力,是重大课题的负责人和各种评审的牵头人,这致使院士评审、院士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比如:集体为个人包装材料“跑要”公关现象、院士四处兼职、学术腐败等。

  另外,针对院士当选年龄过大、终身制等问题,曾提出过年轻化、建立退出机制的建议。其实,如果院士只是学术头衔、学术荣誉,不与学术利益挂钩,没有高人一等的学术话语权,年龄和终身制根本不是问题。只要学者符合当选的条件,什么时候当选都可以,因为当选之后,他还是和其他学者一样平等竞争进行学术研究,没有学术特权。例如:在欧美等国,院士就是学术荣誉,与利益毫无关系,甚至有的还要求院士缴纳会费,于是不存在院士的年龄和终身制等问题,科学院等机构因其学术声誉而获得尊重。

  所以,院士管理改革的关键是去利益化,即取消院士的经济待遇和学术待遇,将院士回归学术头衔和学术荣誉。让科学院、工程院成为真正的学术共同体,而不是异化为利益共同体——一个个院士幻化出一个个利益的“山头”。如果,不去利益化,恐怕现在所提的退休和退出制度难以实现。一方面,有些院士自己不愿意退休和退出,不论退休和退出都意味着失去经济利益和学术利益,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最多做一些象征性的改革。另一方面,院士所在的机构——大学或科研院所,不会让院士退休或退出。好不容易有一个院士,能够提高机构排名指标,为机构带来课题、资源,现在退会造成损失。只看身份、头衔来设立课题、评价人才的学术能力,导致学术界只关注头衔、运作头衔,而忽视真正的学术研究。少数为学术腐败服务,利益化之后的院士,甚至会成为影响学术健康发展的毒瘤。另外,在院士制度之下,产生了一系列的被称为小院士制度的人才制度,大家费尽心思挤入某项计划,成为某个学术头衔的拥有者,以此混入学术江湖。这一系列事件导致近年来,一直有舆论呼吁改革院士制度,可见其公信力已经降低到何种程度。

  那么,谁来推动这一改革?从利益角度分析,光由科学院、工程院自身进行改革,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发动全体教授、学者的力量,按照学术共同体的属性,以学术共同体规则,重新制定科学院、工程院章程,同时按照此次决定提到的取消学术机构的行政级别,让中科院、工程院不再有行政级别。只有让院士回归学术荣誉,与各种利益脱钩,才能让院士发挥其激励学术创新的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所以,去利益化是院士制度改革的核心,否则,退休、退出既解决不了院士制度存在的问题,更难以顺利推进制度改革。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男女65岁同龄退休
  • 体育郑智获亚洲足球先生 中国揽亚足联5大奖
  • 娱乐王力宏曝光女友:27岁学生 爸妈喜欢
  • 财经人社部:2012年3.09名职工养1退休职工
  • 科技360诉腾讯庭审综述:多疑点引激辩
  • 博客陈剑:我与张艺谋妻子的真实关系(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两成大学生恋爱为满足生理 99万人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