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城镇化高层论坛开幕

2013年12月04日10:51  《小康》杂志

  “中国(上海)城镇化高层论坛”开幕

  《小康》记者  齐岳峰  上海报道

  2013年11月30日,为响应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讲全、讲透、讲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号召,同时也为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的要求,在“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下,“中国(上海)城镇化高层论坛”在中国上海隆重举办。

  本届论坛由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大中华国际集团承办,围绕就近年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汇聚政界领导、专家学者、地方实践者、企业领袖、战略咨询专家和媒体精英实践经验与精彩观点,为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出谋献策,同时总结并推广其它各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关于全面小康社会探索与实践的宝贵经验,意义非凡。

  论坛的举办得到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部委领导和著名学者的大力支持。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会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原省长洪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著名经济计量学家、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求是杂志社编委葛洪泽,住建部城乡建设司司长赵晖,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西南政法大学常务副校长、土地问题专家刘俊等出席论坛并作精彩演讲。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高明光主持论坛并致开幕词。高明光在致辞中称,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执政以来,城镇化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更是进一步将完善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高明光强调,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召,决定完善城镇化体制的精神,本届论坛将围绕新型城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主题,回顾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汇聚政界领导、基层干部、企业领袖和媒体精英的观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谋划策。

  论坛主办单位求是《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在致辞中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建设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城镇化建设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对于城镇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将新型城镇化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指出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和结构管理布局,增强城市综合群等能力。本届论坛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为主题,就中国新型城镇化问题,会聚领导和专家,地方实践者和企业领袖,专家和媒体精英,就实践经验和他们的精彩观点为中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出谋划策。同时总结并推广其他政府和有关单位关于新型城镇化探索的宝贵经验。城镇化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事关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如何发展城镇化,我们希望通过论坛的方式,会聚各界成果和真知灼见,为科学推进城镇化献计献策,同时结合典型案例,共同关心和探讨城乡统筹话题,对完善建设都市小城镇发挥积极作用。

  舒富民强调,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和《小康》杂志社,愿意与社会各界一起持续关注城镇化的实践问题,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主办方的承诺,本次论坛承办单位大中华国际集团主席黄世再亦强调,中国作为世界的农业大国,共有6亿多农民。“新的领导人有智慧、有能力把我们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市场化。但是农民怎么走?能不能把“农民”这两个字改变成“国民”?能不能给他们改成城市户口?黄世再更希望给予农民以国民待遇,国民服务。而他个人更期望农民的土地能够流转,能实现证券化。

  中国梦也是农民的梦,也是我们的梦,但是需要我们共同将这个梦实现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去实现呢?与会人员希望将6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目前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家,有良好的外向投资环境,中国的发展或将在不远的将来取得飞速突破。

  求是杂志社编委葛洪泽代表求是杂志社向与会人员表示衷心的欢迎,他强调,历史是由改革者代表人民大众创造的,改革开放是推进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这次论坛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城镇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和习总书记的改革吹响了全面新型城镇化的号角。“面对新形式、新任务只有在新的历史上全面改革,才能开拓中国社会主义的全面情景。”

  葛洪泽称,本届论坛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为完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再就是坚持走国际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大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海的城镇化建设对于搞好全国的城镇化具有引领作用。

  他强调,我国的城镇化方兴未艾,如何避免大破大建,不仅需要法制的约束,也需要超前的目光,如何认真总结城镇化发展的得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慧和力量,成为中国当前务必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而在徐匡迪的观察中,首先需要厘清城镇化的概念,在现代意义上,城镇化是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的一种发展现象。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指标。他强调,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到2012年底,城镇化率达到52.57%,城镇人口7.2亿,超过了一半。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历史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持平的城市型国家。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则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里面的城镇化。此外中国的城镇化是在三农问题高度敏感的问题下产生的。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世界的意义,但是城镇化发展也形成了巨大的风险挑战。

  徐匡迪强调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必须是城乡统筹,四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提升质量,以新生代农民工(现在30岁以下或者是30岁左右)为人口迁移主体,城镇化率超过50%,标志着我们城镇化率进入了中级阶段。但同时也要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在资源环境严重约束下的城镇化。近20年来城镇化造成土地资源和水源的高速消耗。他称现在全国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在全世界来说,只有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水资源的短缺成为城镇化发展制约的刚性因素。而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观照中国现实,徐匡迪指出,中国新型城镇化应该以县、镇为基础。实行就地就近的城镇化。相当多的县、镇完全可以在附近通过产业升级,通过发展工业资源、农业来延伸产业链。“临近大城市的附近的城镇在农业服务、商贸旅游、市场物流等多智能类型的小城镇发展也很幸福。”

  中国新型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样的城镇化也就意味着必须重视公用设施建设。克服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城市病。正如徐匡迪所称,今后我们城市规划结构要调整,从源头上削减不合理的出行需求。

  长期关注相关领域的徐匡迪强调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一定要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保护中国的古建筑和保护中国的文物。“三十年发展很快,但是千城一面的城市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千城一面不只是物质空间形成的雷动,更说明了规划理念的精神干枯和城市文化知识的贫乏。”而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向21世纪的新型城镇化就迫切需要创新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治理能力。“现在三中全会又提出管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运行与管理。”

  故此他强调,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在众多的传统农业大国中推进的,无论从人口迁移得规模还是社会得转型来说都是空无前例的,这就必须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与“四化”融合发展。

  论坛亦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剖式”分析。合庆镇党委书记杨琴华介绍称,作为上海市九个新农村建设探索试点镇之一,合庆镇坐拥上海陆家嘴、外高桥保税区、自贸区、浦东国际机场等便利优势,更是临海、临港的全方位发展地域,该区域开发的生态旅游文化区与医疗器械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值,在半径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30万产业工人。合庆镇引以为豪的是该镇对基层民主问题的处理机制,通过调研全镇经济状况并召开人代会表决处理问题的方式,更使得社会经济管理透明化,社会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原省长洪虎认为“合庆很有新意。”合庆镇地处上海,要依托大都市圈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式思考,起点要高,要抄近道。他肯定了当地村民在自治领域的探索,但同时他也注意到一个尖锐的问题:“村民与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是否是一个概念?”此外,土地权如果到个人头上,但集体土地承包是家庭概念,且家庭是可以继承的,这个矛盾该如何处理?洪虎提议当地要充分考虑到大规模人群由于利益驱动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所带来的问题,更要注意从消除城乡差别的角度思考城镇化该怎么做。在这样的前提下去思考“中国城镇化特点究竟是什么,是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最大化,还是兼顾利益的均衡化”就有了底气,当然,在洪虎看来,针对当地特点,城镇化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关系也是必须深入思考的。

  作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合庆镇希望打造出全国能借鉴推广的小城镇模式。对此,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认为,农村管理机制是农村最大的问题,对于合庆镇来说,需要在规划定位角度与上海大都市相融合,并加强打造宜居环境。这一点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的赞同,方言认为,上海地缘优势特殊,不宜于发展农业和一般工业。合庆镇要充分挖掘自己的区位优势,着重解决土地问题,通过科学手段量化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并做好长期规划。

  当然,当地的发展还存在一个定位的问题,就如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土地问题专家刘俊所称,当地已经不需要再以土地权益为基础捆绑其他集体利益,在资源竞争的前提下,当地可试探建立股份制企业,形成资源池,但要建立在权利人自愿的基础上,而且,该镇一定要将增加的集体收入优先安排到环境公共安全与基层治理方面上来。

  《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对合庆镇的印象很特别,在他的观察中,合庆镇的基层管理创新、理论实践以及对土地的处理问题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在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土地利用效率。当地最大的优势是空间,他建议当地“发展慢不是坏事情,要保留好空间,留足空间配合大上海发展,配合产业发展方向,发展休闲产业。”

  这样的思路与大中华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黄世再不谋而合,黄世再强调,合庆要建设金融服务区,要为民众带来安静的合庆,这样的合庆将来将成为上海的“曼哈顿”,这样的前景,想必会为合庆未来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卡梅伦赠送习近平彭丽媛礼物单曝光
  • 体育巴西世界杯抽签分档:死亡之组几率猛增
  • 娱乐李某某同案犯律师:警察操电棍栓狗链逼供
  • 财经专家称1年内房价涨50%房企才能盈利
  • 科技马云身穿太极服与英国首相自拍
  • 博客胡紫微:最聪明的人才配得上章子怡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清华女研究生吐槽求职遭歧视:难过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