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记者打电话给高邮市周巷镇前进村种粮大户薛连春,问及粳稻收购价格的最新情况。老薛说,他收获的粳稻前些时全部卖掉了,每担(100斤)148元,虽然达不到国家出台的最低收购价,但因为水分较高,能卖出这个价格他已经很满意了。“幸好卖得早,这几天价格往下走,每担只有146元了。”
收购老薛粳稻的,是当地的粮食加工企业高邮双兔米业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徐卫东证实,粳稻收购价格大概是10天前开始下行的,因为大米销售价格也下降了。因此,不论是国有还是民营的粮食加工企业,都相应下调了稻谷收购价。“米价下跌跟东北大米的大量南下有关。”徐卫东说,今年,东北地区这个国内最大的粮仓又获大丰收,国家为缓解那里的农民卖粮难问题,对其实行“出关补贴”政策。比如,辽宁运往上海的大米,今年起国家每吨补贴70元,而江苏的大米不享受补贴,这样,价格上就有竞争压力了。
就在11月2日,我省启动了粳稻托市收购预案,托市收购的粳稻每担150元,这也是国家连续10年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以来,我省首次启动托市收购。既然托市收购了,为什么粮价仍然出现下行呢?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张国钧解释道,很多人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托市收购就是敞开按照最低收购价收购。其实,托市收购的粳稻是有质量要求的,如对水分含量和杂质含量就有明确要求,达不到要求,不能按托市价收购。“启动托市收购的主要目的,是引导粮食市场的价格走向。实际上,托市收购的粳稻,只占全省粳稻总产的一小部分,大多数粳稻还是由地方国有和民营粮食收储和加工企业收购。”
谈到最近粳稻价格下行的原因,张国钧说,东北大米享受补贴政策大量南下是原因之一,而大背景则是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库存充裕,同时,进口大米的冲击依然存在。这些因素导致省内的各类粮食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有所下降,收购量下降,价格自然会有所下行,这也导致某种程度上农民惜售。此外,今年我省收获的粳稻还普遍出现“谷外糙米”含量偏高的情况,这也影响了收购价格。谷外糙米是在机械脱粒过程中稻壳被磨坏而形成的,托市收购政策明确,除了水分和杂质不能超标外,谷外糙米含量也不得超过2%。“因为谷外糙米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引起温度上升,产生黄粒米,致使大米不符合卫生指标。如果谷外糙米含量较高,也会反映在粮食收购企业给出的收购价格上。”
据了解,我省粳稻托市收购的截止期为2014年1月31日。省粮食局最新统计显示,到11月底,各类粮食企业收购的粳稻仅占三分之一强,大部分稻子还没有被收购。针对近期粮价下行的现状,省粮食局已要求国有粮食收购部门增加托市收购的库点,地方国有粮食加工企业加大自营收购力度,方便农民卖粮。“最近粮食系统还将加紧政策性储备小麦的拍卖,腾出更多的仓容储存稻谷。”张国钧说,此外,粮食部门正跟农发行协调,适当增加市场化收购贷款额度,保证收购企业有充裕的资金、不向农民打白条。
尽管眼下粳稻价格有所下行,但不少规模粮食收购和加工企业对粳稻价格的后市看好,认为明年春节以前粳稻价格会有所反弹。“总体来说,国内粮食市场供需还是‘紧平衡’状态,这就不会造成粮价有大的波动。”溧阳市强丽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粮食收购企业,总经理傅云保认为,随着秋粮大量上市期的结束,我省粳稻价格会有所回升,“托市收购截止期来临前,也正是粮食加工企业库存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估计那时候价格就会恢复正常。”本报记者 朱新法
(原标题:托市收购,粮价为何还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