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振兴脱困须过三大坎

2013年12月17日09:48  瞭望

  粤东振兴脱困须过三大坎

  振兴粤东,不仅是为了解开“潮汕商帮”何以“出则为龙、留则为鼠”的尴尬,更是为了去掉30多年广东发展不平衡的心头之耻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彦武詹奕嘉

  今年以来,随着广东省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下称《决定》),粤东地区逐步进行政策资源的集中输入,力求在2020年前使粤东成为广东经济的新增长极。在11月举行的第五届粤东侨博会上,“振兴粤东”成为上千名海内外潮汕侨胞会内会外热门话题。

  粤东曾经是广东省的第二增长极,拥有最早获批的经济特区和优良的港口海岸,诞生过以李嘉诚为代表的“潮汕商帮”,今天却成为了需要帮扶和支持的欠发达地区,长期被外界讽刺为“出生入死”,意即出外谋生的潮汕人不少都功成名就,而潮汕本土经济发展却长期疲弱。

  粤东多位基层干部和群众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这极有可能是粤东改变衰弱被动状态、实现振兴的“最后机遇”。

  但是,实现“经济增长极”之梦的道路并不平坦,追求“大干快上”、争当“区域中心”、忽视“外才外智”等隐患已经显现,如何正确寻找动力、形成合力、借助外力是粤东振兴必须迈过的“坎”。

  动力“坎”:

  科学发展避免“大干快上”

  粤东地区又称潮汕地区,主要范围涵盖汕头、揭阳、潮州三地市,常住人口超过1300万。1860年汕头开埠后,这里开始成为广东的次中心区域。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汕头还是广东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城市,1981年汕头更与深圳、珠海和厦门一起,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四个特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粤东地区一直处于经济迅猛增长的“黄金时代”。

  然而,这样一个发展条件优越的地区,在历经大额出口骗税、大规模走私和商业银行腐败案等一系列事件打击后,经济多年徘徊,社会矛盾激化,外部投资难有垂青,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当珠三角、长三角凭借“入世”利好又高速发展了十几年之后,粤东到2012年人均GDP仅有3936美元,不仅已远远落后于珠三角,连6100美元的全国人均水平都相差甚远。

  在《决定》的鼓舞和激励下,粤东各市近期均提出力争2018年人均GDP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据本刊记者估算,这意味着揭阳人均生产总值须年均增长接近17%,汕头和潮州都须超过14%,高于三市十余年来的平均增长值。

  而且,为促使经济快速增长,粤东三市均开始大规模扩建新城、提速基础设施建设。汕头一口气提出珠港新城、粤东物流新城、濠江新城、东海岸新城、西部生态智慧新城等建设项目,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揭阳则要在5年内总投入837亿元, 完成87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

  不少基层干部和业内专家对这种干劲表示赞赏之余也提醒说,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大规模启动基础设施和新区建设必然面临资金风险。汕头市一位长期从事发展规划工作的干部告诉本刊记者,粤东本来就有大量历史债务需要偿还,而新城区建设全面铺开,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弱小的财政规模与大量的开发资金需求矛盾突出,市本级财政运转必然面临“空前压力”。

  “不能一切都看GDP,而不关心投资是否正确。”广东省委党校一位专家向本刊记者建议,适当控制发展速度,关键在于调整偏重数量和速度、注重短期轻视长期的考核办法,不能拿投资和GDP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上级除了在政策、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粤东倾斜和扶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科学发展指标的制定与考核,帮助欠发达地区避免落入‘大跃进’式的陷阱。”

  合力“坎”:

  合作共赢而非“相互拆台”

  粤东各地血亲相连、文化同根,广东省也连续多年提出要建设“汕潮揭城市群”。近日,汕头、揭阳、潮州陆续宣布启动“交通建设大会战”,决定加快发展各市中心城区之间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到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

  尽管交通领域合作共建展现曙光,但基于现行的行政区划和部门壁垒,粤东各市区域合作整体上还处于“多驾马车分头跑”的局面,要形成互补共赢格局,还需要更明确的政策指引和规划导向。

  本刊记者在粤东调研时多次听到基层干部和群众议论,称粤东三市均在争当“中心”和“老大”。在三地各自的媒体上,汕头自视为“粤东物流、商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心”,潮州提出建成“粤东文化中心城市、粤东门户城市”,揭阳的目标是“粤东经济强市、粤东区域中心城市”。

  一些地方干部忧心忡忡地说,在这种心态影响下,粤东三地市很容易出现“产业雷同发展”、“市场雷同建设”的不良态势,不是“分工合作”而是“重复竞争”。如汕头潮南和揭阳普宁两地相邻,都有不少纺织服装企业,本可合作共赢,但却在各自辖区建设大规模的纺织服装城、开办同类纺织服装节;又如三市产业和物流各有特色,本可以依托海岸线分别建成物流港、生活港和生产港,但如今都在建设“亿吨大港”,各自压价“招商”合作伙伴。

  有关专家认为,粤东区域合作应打破行政藩篱、创设公平环境,发挥上级政府宏观调控力和市场决定性作用,加强地市党委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团体的合作,推进区域内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以三市港口建设为例,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专家建议,可整合汕潮揭各自的港务管理部门,构建汕潮揭组合港管理局,并成立汕潮揭组合港股份制运营企业,共同出资、共享收益,统筹开展港口建设投资、营销、招商、综合开发工作,这不仅可以有效消除三地港口重复建设和竞争招商问题,而且可以提升港口区域和海洋经济竞争力。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委员会有关人士进而建议,在广东省级层面建立推进汕潮揭城市群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一位省领导担任组长,同时尽快研究出台推进粤东区域合作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发展规划,明确汕潮揭城市群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发展重点、保障措施等内容,通过“城市联盟”或“城市联合体”等跨市合作方式,构筑一个使三市都共同得益、共同担责的长效机制。

  外力“坎”:

  招才引智戒除“盲目排外”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但在粤东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少,外来人才更少,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投入”是大难题。令部分当地干部群众更为忧虑的是,当前一些“排外”做法没有真正为外来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上千万的海内外潮人智慧也容易因此被搁置。

  本刊记者在粤东采访时了解到,粤东三市1300万常住人口中,外来流动人口数量仅占十分之一左右,与流动人口数量超过一半的广州、深圳等地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外来人才更加匮乏,有着600多万人口、力求扩大城区的揭阳,仅有两名高级城市规划师;潮州湘桥区某次科级以上职务竞争性选拔,结果潮州市内其他区县都没人来报名;本刊记者两个多月来在粤东接触过上百位科级以上干部,其中85%以上都是本地人……

  人才不愿来欠发达地区虽有待遇低、交通不便等客观原因,但更有当地人才工作相对滞后、忽视“外智外才”的问题,没有实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院长陈海忠就此发问:“人才战略至关重要,那为何不将中央、省直驻潮单位的人才列入潮州市管人才?把央直机关排斥在外面怎么吸引人才?粤东每年高考出二十几个北大清华本科生,结果几乎都不回来。这一现象难道不值得反思?”

  此外,粤东地区是我国著名侨乡,海内外潮人侨胞数量超过千万人,拥有大批商界、实业界、金融界巨子,和政界、科技界、文化界精英,虽然老一代潮人渐渐逝去,但潮人新生代“寻找投资商机”的动力依然强烈。如能顺势而为,打造新型侨务工作平台,盘活海内外潮人资源,则能为粤东地区发展注入相当的“财力”和“才力”。

  “外力”问题已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汕头正加强与侨胞新生代的联络交流,规划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力求把特区、侨乡优势与潮汕侨胞的人脉影响、雄厚资本和商业网络结合起来,这一举措得到了广东省的支持和鼓励。11月中旬,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汕头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认为这一规划“突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的特点。

  专家认为,针对海外潮人打造面向国际、服务华侨、拉动粤东的新国际战略平台,粤东地区还应改变“排外”心态,敢于打破僵化人事制度,对外来人才在入户、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优先保障,配套推进人才工作,并吸取上千万海外潮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外智”和意见,在重视招商引资的同时更要特别注重“招才引智”。□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疆暴恐案细节曝光:民警入户调查遭突袭
  • 体育欧冠16强抽签巴萨PK曼城 阿森纳对拜仁
  • 娱乐曝汤唯与海归男分手 相识1年聚少离多
  • 财经金融业高管平均薪酬是居民90倍
  • 科技美出动4艘探测器围观嫦娥3号登月
  • 博客赵普:我看北京台PK郭德纲 谁都不干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推励志早餐前20名免费吃 聚焦四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