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12月22日电 (倪欣然) 针对“数百村民云集皖苏交界河道疯狂挖宝”的报道,22日,安徽省宣城市文物部门回应称,经专家实地勘察,认定这是一处含有唐宋至明清时期陶瓷片的次生堆积层,没有抢救性发掘的意义。
此前有报道称,自2013年10月起,在安徽省宣城水阳镇、狸桥镇和南京高淳区砖墙镇交界的水阳江河道上,每天有数百村民云集疯狂挖宝。与此同时,每天数十名文物贩子云集此处收购。当地传言,无数村民靠此发财,少则人民币数万元,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宣城市文物部门介绍,2013年10月,在拓宽水阳镇东岸原卫东街一段河道过程中,出现附近部分群众在淤泥中挖掘陶瓷片的情况。而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重点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已有一年多,目前已接近尾声。
安徽省宣城市文物部门表示,经过考察后发现这里地下堆积的陶瓷片较多,且绝大多数是残器。据安徽省考古所专家现场勘察,认定这是一处含有唐宋至明清时期陶瓷片的次生堆积层。
宣城市文物局石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挖掘出的瓷器多为民用生活瓷器,“值好几万元应该是文物贩子的炒作,诱导村民挖掘并倒卖”,并且“次生堆积已没有了原始的面貌,所以没有抢救性发掘的意义”,宣城市文物部门已采集了瓷器标本。
目前,宣城市政府已采取措施,制止村民的非法挖掘行为。(完)
(原标题:安徽官方回应村民云集河道挖宝事件:无发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