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教育赢得漂亮翻身仗

2013年12月25日08:20  南方日报

  经过数十年起步成长期的积淀,广州市技工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步入快速提升期。

  从那时起,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规定,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广州技工学校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动力,也逐步树立广州技工教育品牌。

  “十五”期间,广州技工教育贯彻“做大、做强、做优”的方针,稳步推进全市技工学校“上规模、上档次、上等级”的工作。全市技工学校每年为广州地区输送1万多名中高级技能人才,全市技工教育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虽然“高校扩招”改变了不少学子的入学选择,但挑战的存在却激发了技工教育尝试探索“政校企”、“工学评”、“技艺道”三维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逆境之下,广州技工教育打出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技工教育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技工教育发展至今,除了担负着传统的“兜底教育”外,将更加注重优质就业教育,不但要有优质的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还要致力把学生培养成掌握高超技能的高层次技能人才。

  南方日报记者 张西陆 通讯员 秦月

  提升期

  构建多元化办学体系

  改革开放的列车高速驶入了20世纪90年代。当时,广州国民经济发展迅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在提速。市委、市政府将广州发展目标定位在20世纪末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个时候,社会急需大量优秀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鉴于此,1995年广州制定了《广州市技工教育改革发展意见》,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列入议事日程,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迅速制订规划方案,列入广州市国民经济“九五”发展规划。

  广州技工教育又一次迎来了绝好的发展机会。然而,广州的技工学校虽然经过10年的调整办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多家市属技校已成为省级重点技校,并初步具备国家级重点的条件,但学校建设资金、场地、设备、师资队伍等严重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

  借助政策东风,广州根据全市技工学校的实际,相应调整了技工学校的规划目标,不仅保障了技工学校的财政经费划拨,还将逐步形成省级、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办学配置格局。

  从1995年至2007年期间,广州市技工学校、广州市冶金技校(现工贸技师学院)、广州市机电技工学校、广州市轻工技工学校、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工学校、广州市交通技工学校、广州市白云工商等技校分别通过广东省和国家劳动保障部门评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

  同时,一批学校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校,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广州市政府于1998年批准实施的广州市技工教育“281”工程(创办2所国家级重点学校和8所省(部)级重点学校、重点建设1所高级技工学校)的指标任务。随着这些学校的升级,得到了劳动部、省、市政府从政策、资金、场地、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的支持,极大地增强了技工学校的办学实力。

  到2005年,全市技工学校在校生累计65437人,比“九五”期间增加35437人,增长幅度为118%,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6%以上。

  阶段研判

  机遇与挑战并存 技工教育迸发活力

  那一阶段,各级政府“井喷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规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广州技工学校带来了发展的动力,技工教育进入快速提升期。

  然而,当时也发生了一个足以影响技工教育发展的大事件:1999年,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主动安排增加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技工教育沉着应对“高考扩招”

  能上大学的孩子多了,选择上技工院校的孩子慢慢少了。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秦坦言,自1998年国家高考扩招后,广州乃至全国技工教育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冲击,主要体现在财政投入增长放缓,高中生源急剧减少等方面。

  杨秦表示,虽然广州技工教育在高考扩招的大势影响下,也受到了不少冲击,但广州及时做出调整,如从1999年起,一些行业办的技工学校合并重组,实行强强联合,开始了发展壮大的新里程。同时,技工教育紧贴社会、企业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换而言之,这一阶段之所以被视作技工教育的提升期,不仅源于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更在于机遇与挑战并存,激发了技工教育的活力。

  杨秦介绍,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广州创造了技工教育三维一体的“广州模式”,即“政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工学评”一体的培养模式,“技艺道”一体的成才模式,实现了年招生数、在校生数、校均规模、就业率、技能鉴定人数、教学科研成果、世界和全国性技能竞赛获奖名次和奖牌数目、高技能人才培养量八项综合指标“全国第一”。

  不止步于就业 追求优质就业

  虽然在提升阶段,“宁可读三流大学也不愿意就读技校”的观点在家长、学生中逐渐蔓延,可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技工荒”呼声不绝入耳,不少家庭开始转变这种固有观念。

  在杨秦看来,广州技工教育之所以能在全国技工教育中脱颖而出,一是广州技工教育者谋发展的内驱动力,不断探求技工教育的新发展与新突破;二是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对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促进广州技工教育的飞速发展;三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普遍社会现状,促使国家、社会日益重视技能人才,更多的家长、学生选择了能“高就业”的技工教育。

  在广州,各类公办和民办技工学校28所,在校生超过12万人,每一所技校至少有十余家与学校深度合作的公司和单位,订单式培养的结果是对应的行业企业几乎可以要走学校每年毕业的全部学生,如此一来,广州的技校生就业率可高达98%以上。

  技工学校的优质就业前景吸引了不少高分段的考生前来报读。去年,广州市的技工学校招收600分以上的学生便有32人。前年,中考生何家伟成绩是730分,由于其看中技工学校广阔的技能培养平台和优质的就业前景,报读了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记者从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了解到,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前都会被五星、四星酒店提前预订。去年该校毕业的2000多名学生,保守估计,平均一个人对应的技术岗位就有5个,“现在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就业,而是追求优质就业。”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亟待技能人才助力“广州创造”

  对于目前技校生、本科生就业“两重天”现象,杨秦认为,在人才队伍中,技能人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广州要想实现从“广州制造”到“广州创造”的转变,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技能人才,这也是大势所趋。同时,广州的技工教育强调“政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企业需要哪方面的技能人才,技工学校就培养怎样的人才。近年来,技工教育除了担负着传统的“兜底教育”外,更加注重优质就业教育,不但要有优质的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还要把学生培养成掌握高超技能的、能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

  需要强调的是,从就业角度来看,高校和技校不应该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相互补充的。目前,所有的技师学院都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相应工种的技能培训鉴定服务;而技工院校毕业生到高校全日制就读的道路比较曲折,只有单招这么一个渠道。“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职教和普教立交桥畅通以后,大学生读技校或者技校生读高校,都不再是一种新奇的事。”杨秦如是说。

  接下来,市人社局还将继续对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推动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走上技能就业和技能成才之路。

  ■大事记(1991年至2004年)

  1992年,形成了市一级办学、行业主管局办学和企业办学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技工学校办学体系。

  1994年,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成立。

  1995年,广州市政府制定《广州市技工教育改革发展意见》,将技工教育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1995年,广州市属技工学校进行招生改革,坚持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1998年,广州市政府印发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技工学校毕业生与其他职业学校毕业生同等待遇。

  2000年,广州市属技工学校共35所,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率达100%,就业率超过90%。

  2001年以后,广州市技工教育循着“做大、做强、做优”思路,稳步推进全市技工学校“上规模、上档次、上等级”工作。

  2004年,广州市正式启动了专向增城、从化两市开展的广州市技工学校教育扶贫项目。

  (原标题:技工教育赢得漂亮翻身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外媒:中国反腐“打大老虎”到关键时刻
  • 体育斯塔诺:难解国安想法 CBA拟建联赛公司
  • 娱乐王岳伦微博怒斥遭黑 节目组力赞王诗龄
  • 财经媒体随崔永元赴美调查转基因结论迥异
  • 科技联通高层5年来最大规模调整分工详情
  • 博客2013年十大两性事件 王岳伦反击造谣者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精英弃百万年薪回国遭解聘 海归屡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