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为何难有太空合作

2013年12月27日12:04  中国新闻周刊

  中美为何难有太空合作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嫦娥三号”成功登陆月球,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这个话题却已被历史遗忘在一个没有人还记得的角落里。为什么中国依然没有或没能加入国际空间站

  文/薛海培

  中国“嫦娥三号”成功升空,特别是它的月球登陆探测器在月球上成功软着陆,意味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近年来,在陆地上,中美两国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性正在不断增强,中美两国彼此定义为“全面合作伙伴”已多年。这一两年,两军交流也已迈开了自己的步伐。现在美中真正进入了一种全面交往的新阶段。而在太空领域里,中美两国不仅没有任何合作的迹象,甚至还有不少退步。

  目前,从中美双边或者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多边国际合作来看,中美两国太空科技之间至今都没有展开过实质性的合作。

  在90年代,中美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几乎全都停了下来,只剩下美国高校对中国留学生的培训计划没有受到冲击。90年代中后期,就在美国对华关系有所松动时,国际社会就“国际空间站”的商讨恰进入了实质建设,有关中国“偷取”了美国核武器蓝图和其他敏感技术的指责声一时甚嚣尘上,并使得华裔核物理科学家李文和成为了替罪羊。这样的大背景下,中方曾试图加入国际空间站的想法,当然遭到了美国等国的强烈反对,最终没能成功。

  如今,中美关系已今非昔比,中国的航太科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参加国际空间站的大多数国家都愿意并期望中国加入,中国却依然没有获准加入。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美国科学家们,不在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不在于联邦政府的行政部门,不在于美国总统,也不在于美国的社会舆论,就在于美国国会有一小部分十分保守和对华十分不满的国会议员,他们常常把持着一些关键的国会委员会或小组委员会(保守派众议员罗恒巴赫就曾在90年代后期担任众议院航天航空小组委员会主席有近十年),或者是相关的拨款委员会,并铁了心要和中国对着干到底。

  如今在我们头顶上运行的国际空间站自身的寿命也到了老年期了,大概还有六七年时间,也就是2020年左右,它将被人类遗弃,坠入大海。届时中国自身的天宫空间站差不多也要建好了。

  可是,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这个话题已被历史遗忘在一个没有人记得的角落里,再没有人会想起或愿意提起这一“上个世纪”的遗事。

  美国国会另一位“和中国过不去”,同时也是权力很大的资深沃尔夫众议员,一反中美关系改善的历史潮流,在2011年5月7日,利用自己是分管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小组委员会主席的“特权”,利用奥巴马当局在年度预算上窘迫难堪的处境,在相关美国航空航天总署和白宫科技办公室的拨款法案中,“强行”塞进并通过了“沃尔夫条款”,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总署和白宫科技办公室与中国方面展开任何合作,甚至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总署使用政府设施或资源与中方官方人员有来往。也就是说,美方不可以用一分钱的公款招待中国来的官方客人。

  一般来说,对华务实派的行政部门不愿意把自己有限的政治资本都花到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争议上去;而众议院的民主党派议员一方面对华也有自己的意见,再加上担心被其他保守派议员、或者自己选区的下一届选举挑战者抓住小辫子,也就顺着这个惯例萧规曹随,这就使得国会人数并不多的保守派能长期维持在这样议题上的少数派立场,并对行政当局形成了很大压力,把这个议题一搁就是近20年。

  过去三年来,由于奥巴马政府和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在年度预算上谈不拢,使国会每年都是采用上一年度的预算,这条“沃尔夫条款”也就跟着实际生效了两年多了。

  这两年多来,该条款给中方与美方交流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就在一个多月前,美国航空航天局主办第二届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开普勒国际会议(与国家安全没有任何关系)时,拒绝了一些中方科学家以及在美从事相关研究的中国籍研究生的参会申请,引起西方科学家和美国舆论的一片哗然,导致许多欧美科学家威胁要抵制这次会议。沃尔夫众议员马上出来解释说,他的这个条款主要是限制美中双边会议,而不是限制多边国际会议;而该条款的限制令只适用于中国官方人员。这样,一场风波才算平息。

  无论是通过法律手段(“沃尔夫条款”严重限制了总统行使对外交往的宪法保障的特权,因此该条款很可能违宪),还是通过正常的立法游说活动来废除该条款,或者是通过每两年一度的众议员选举让沃尔夫众议员下课,都是在美华人和美国各界相关利益受损团体所应该考虑的应对之策。

  华盛顿中国中心和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已经展开了在美国国会和行政部门的“游说”和宣讲活动,特别是针对一些不大了解事实情况的参众两院的议员们。目前国会已有十多位国会议员初步表示支持废除“沃尔夫条款”。倡议也得到国会一些议员组织,包括众议院亚太裔党团,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和黑人党团的同情和支持。

  中国刚刚成功登陆的“嫦娥三号”如果能促使美国反思其过度政治化的对华太空政策,思考人类应如何一同合作探索太空的未来,那将会是“嫦娥三号”带来的一份意外的礼物。 ★

  (作者为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会长)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座谈会的讲话(全文)
  • 体育英超-曼城2-1利物浦 曼联3-2 阿森纳3-1
  • 娱乐加藤鹰忆战7千女优AV路:为生活不停做爱
  • 财经楼市遭遇假性降温 明年房价或爬缓坡
  • 科技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蹊跷:巨头缺席
  • 博客中南海摄影师还原毛泽东真实晚年生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四女生背影照征友 网友求转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