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院刑二庭法官邱波承办过很多重大案件。审理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案时,他曾“闭关”一个月。近日,《法制晚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之前,北京高院官方微博“京法网事”曾就丁书苗等二中院审理的重大案件进行过庭审情况发布。邱波表示,微博直播对庭审来说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有示众,才能保证审判的透明。它会推动整个法院的进步,是个里程碑。
回忆
看卷做笔录手指头写变形
FW:做审判长第一次独立审案,紧张吗?
邱波:还真没有。在此之前我已经做了7年的书记员。1999年我到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工作,那时的书记员和现在的工作方式有些不同。
当时的书记员不仅负责当庭的审讯记录,还要看卷宗,写好司法文书,协助审判长处理审判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特别是看卷要做笔录,那时候没有电脑,全部手写,我记得有一次做了厚厚一本,做了半个月。
就这样,经过7年的磨练,已经完全适应了法院的气氛、审理的程序。做法官后,感觉和书记员惟一不同的地方是:真实地感觉到肩上责任重大。
FW:您在做书记员期间,印象深刻的案件是什么?
邱波:中国股市第一案“中科创业案”,那个案件是中国股市完整地由庄家操纵股票价格的案件,影响非常大。光卷宗材料就540本,印象非常深,在2001年,200本以上的案卷很罕见。
一个铁皮柜子大概装50本,500本就是10个铁皮柜子,整整一面墙,看卷的工作量相当大。
当时法院有个专案组,3个法官,2个书记员。一个人面对几百本卷宗,加班看是常态。
我刚上班做书记员的时候,电脑还很少,一个合议庭40多人就一台电脑,全部是手写笔录。我刚来上班就帮一个老法官做笔录,做了厚厚一本,做了半个月。那时候一个案件开庭要五六天,全部靠书记员手写,最后写得手指头都变形了。那个时候要求就是写得快,字好不好看是其次的。
所审案件卷宗最多近千册
FW:您承办的案件中,被告人最多的案件是哪个?
邱波:2011年的“蒙京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告人26名,犯罪数额2.9亿余元,投资人2900余名,卷宗933册,会计账册15箱。当时案多人少,我只能独立承办。案子光向上级提交请示报告就14次,接待被告人家属、投资人30多次,最多一次400多人。
另外,还得到30多家银行冻结涉案财产。干了近一年才审结。
FW:您审理的案件中,开庭时间最长的用了几天?
邱波:6天。而且每天都开到傍晚,我记得判决书写了80多页,大概5万多字。
FW:一个复杂的案件您要在多长时间内审理完成?
邱波:按照规定,一审案件3个月审结,复杂的报北京市高院延长审限,再延长需要报最高院。因此一个案子基本要在3个月内审结。每年都会赶上“卷宗装满一面墙的柜子”的案件,办完简直要脱层皮。
审刘志军案“闭关”一个月
FW:审理刘志军这样的大案,和审一般案件有不同吗?
邱波:每个案件,我都按照大要案的标准看待。我们刑二庭,每年每个法官都要审理三四十件案件。
但大案确实客观上说更复杂。首先是案卷多,刘志军案的卷宗有400多册,卷柜也是一面墙。
因为社会关注度高,无论是开庭还是写判决书,都不能出现一点点失误,要经得起放大镜下的检查和历史的考验。最后写完判决书,真的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最后判决书被上级法院和同事一致好评。
FW:接触刘志军这样的部级高官,您紧张吗?
邱波:我参与审理过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受贿案、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案、山西省原省委副书记侯伍杰受贿案等,一开始审理大要案时确实会感到紧张,怕自己出现错误。
这些人曾身居要职,我们法官平时不可能会接触到这么高职位的人。而且这些人有的很有水平,在法庭的发言很吸引人。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阅历越来越丰富,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平和,无论你面前的被告人职位有多高。
FW:听说您为了办刘志军的案子“封闭”了一个月?
邱波:是的。因为案件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一个月里连续办案,其间很少回家,或者说基本不回家。做了这个职业,有得就必有失。歌德曾说过,人需要的精神层次不一样。我是公务员,挣的钱不多,而且也要做出家庭牺牲,比如有时不能抽出时间照顾爱人孩子,但是法官这个职业给予我的精神上的愉悦是其它职业不能比的。
FW:能具体说说这种愉悦感吗?
邱波:这个职业需要你不停地对事物做出判断,权力很大。如果你正当地行使,通过你实现了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它能给你带来很强的心理满足感。
另一方面,案件如果判得公正、漂亮,被公众和同行一起称赞,成为标杆,这个满足感也是挣多少钱换不来的。
但法官确实挣的不多,需要你降低自己的物质需求。一名优秀法官不但要有出色的专业能力,更要耐得住寂寞和各种诱惑。
FW:旁听您的案子很多次了,我感觉您在法庭上说话并不多。
邱波:你们是在听故事,法官是在考虑,这个案子的犯罪事实能否成立,证据是否充分,被告人和律师意见是否成立,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什么地方。
法庭是个舞台,法官是个居中的裁判者。
观点微博直播是法院的进步
FW:据《法制晚报》记者了解,今年不少大案都是通过微博进行的直播。现在二中院也开通微博了,您怎么看待庭审微博直播?
邱波:微博直播对庭审来说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有示众,才能保证审判的透明。
透明才能保证审判的公平,只有将审判放在阳光下,大家都来看,才知道事实是怎么样的,做出的判决才能让人信服,具有权威性。它会推动整个法院的进步、推动审判水平的提高,是个里程碑。
FW:庭审直播了,会不会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邱波:网友看问题的角度、目的不一样。有人会在网上骂你。法官得学会自我调节。
自媒体时代了,每个网民都有自己的观点。
作为法官,一定不要被左右,要坚持自己的判断。
上大学时,一位老师说的话我至今记得:法律不是用来平民愤的,法官是个精英行业,需要生活的积累,才能淡定从容地做好。
很年轻的人可能干不好,因为他会遇到很多诱惑和冲击。如果是正确的,就要坚持,不能因为有人批评就不坚持了。
只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管案件被炒到什么程度,被别人议论到什么程度,都要坚持正确的判断。
FW:明年1月1日起,全国法院的判决书都要上网,您有压力吗?
邱波:大家都有压力。我审理的稍微复杂的案件,判决书有上万字。有时会梦见判决书写错了。如果上网被人家看见了,本来是笔误却被人恶意放大,就会酿成事故。做法官,不能光勤奋,你还要有自己的判断、分析,最终做出公正的让人心服口服的判决。 本版文/记者洪雪
人物简介
邱波今年35岁,出生于军人家庭。1995年,邱波以北京市延庆县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1999年大学毕业,进入二中院刑二庭工作,担任书记员。
2006年,邱波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成为刑二庭大要案承办人,审理了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
7年来,邱波承办的一审案件除一件因被告人坦白新的犯罪事实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外,其余案件无一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11年,邱波成为二中院刑庭最年轻的审判长。
做法官这个职业有时会战战兢兢,有时做梦都会醒来,梦见判决书写错了。几十页的判决,两三万字,如果有一个错字,上网被人家看见了,本来是一个笔误,被人恶意放大,就会酿成事故,对法院、个人都不好。对法官来说,判决只是一份文书;但对被告人来说,判决会影响他一辈子,死刑犯要拿着它上刑场。所以,写好判决书,是对被告人起码的尊重。
——邱波